首页 > 全部 > 试卷一 > 国家司法考试(卷一)模拟试卷97

国家司法考试(卷一)模拟试卷97

本单篇文档共31557字,内容预览3500字,预览为有答案版,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空白卷版和有答案版,同时也有司法类法律职业资格整科真题模拟题,讲义课件,思维导图,易错高频题等下载。
试卷一 模拟试卷 7429人下载
价格: 1.00 原价:¥9.00
收藏

国家司法考试(卷一)模拟试卷97

单项选择题

1.关于法的继承问题,下列表述错误的有( )(1)

A. 满清对明朝法律的吸收属于法理学上所说的法律继承

B. 1804年《法国民法典》对罗马法的吸收属于法的继承

C. 法的相对独立性是法的继承性的重要条件

D. 法的继承性已经得到历史发展的证明

解析:法的继承只能发生在不同的法律历史类型中,清朝法律和明朝法律均属于封建法律类型,因此A是错误的。其他选项正确。

2.自治区、直辖市、县、市和市辖区的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任免必须( )(2)

A. 报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提请上一级人大常委会批准

B. 报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提请该级人大常委会批准

C. 报本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提请上一级人大常委会批准

D. 报本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提请该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

解析:

3.张某与某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其中约定了试用期,以下约定有效的是( )(8)

A. 试用期为8个月

B. 试用期期间公司不支付工资

C. 适用期期间公司随时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D. 试用期期间张某随时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解析:

4.张某与某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约定试用期1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4)

A. 劳动合同无效

B. 劳动合同有效,试用期条款无效,即张某没有试用期

C. 劳动合同有效,试用期条款部分无效,张某的试用期为6个月

D. 劳动合同有效,试用期条款也有效

解析:《劳动法》第21条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第18条第2款规定:“无效的劳动合同,从订立的时候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确认劳动合同部分无效的,如果不影响其余部分的效力,其余部分仍然有效。”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试用期超过6个月,超过的部分无效,即试用期条款部分无效,试用期按照法律规定为6个月,所以C选项正确。

5.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国际法中关于引渡问题的基本原则?( )(4)

A. 双重犯罪原则

B. 政治犯不引渡原则

C. 国籍继续原则

D. 罪名特定原则

解析:

6.我国一架客机正从北京飞到纽约,如果该客机在韩国境内上空飞行时,对地面第三人造成损害,则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损害赔偿适用( );如果该客机在公海上空飞行时,对水面第三人造成损害,则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损害赔偿适用( )。假设这些损害赔偿案件都在中国提起诉讼。(4)

A. 韩国法;美国法

B. 中国法;美国法

C. 韩国法;中国法

D. 美国法;中国法

解析:《民用航空法》第189条规定:“民用航空器对地面第三人的损害赔偿,适用侵权行为地法律。民用航空器在公海上空对水面第三人的损害赔偿,适用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法律。”因此对韩国境内第三人造成的损害赔偿适用韩国法,对公海水面第三人造成的损害赔偿适用中国法,C为当选项。

7.下列有关对外贸易经营者的说法错误的是( )(1)

A. 对外贸易经营者,是指依法办理工商登记或者其他执业手续,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从事对外贸易经营活动的法人。其他组织、个人可以委托具有资格的法人企业代为办理对外贸易业务

B. 对外贸易经营者应当向国务院对外贸易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机构办理备案登记

C. 未按照规定办理备案登记的,海关不予办理进出口货物的保管验放手续

D. 对外贸易经营者可以接受他人的委托,在经营范围内代为办理对外贸易业务

解析:新修订的《对外贸易法》明确规定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在依法办理工商登记或者其他执业手续的情况下可以从事对外贸易。A项将对外贸易经营者局限于法人,故不正确。《对外贸易法》第9条规定:“从事货物进出口或者技术进出口的对外贸易经营者,应当向国务院对外贸易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的机构办理备案登记……对外贸易经营者未按照规定办理备案登记的,海关不予办理进出口货物的报关验放手续。”所以,BC两项正确。此外,《对外贸易法》第12条规定:“对外贸易经营者可以接受他人的委托,在经营范围内代为办理对外贸易,业务。”所以D项正确。

8.反倾销税、反补贴税的征收由哪个机关作出决定?( )(8)

A. 商务部

B. 海关总署

C. 财政部

D.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

解析:反倾销、反补贴的调查和确定都由商务部负责,但是征收反倾销、反补贴税则是由商务部提出建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根据商务部的建议作出决定,所以决定机关是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

9.2003年12月某晚,被告人肖某驾驶微型车载着被告人谢某和巫某从福建省清流县某镇开到该县交通局设在某岔路口的收费站上,收费站工作人员李红英让其交费,被告人肖某对谢某说“要交费”,被告人谢某叫道“本地的车怎么也要交费”,坐在后座的巫某即下车抬栏杆,收费站人员林某上前制止,双方发生争吵,被告人谢某便一脚踢到林某小腹,林某被踢到后即朝收费站办公室方向跑,被告人谢某迫打林某。巫某强行把栏杆抬起,叫被告人肖某把车开过去,巫某也追上去参与打林某,收费站工作人员李国富等7人闻息前来劝阻。被告人谢某、巫某又与其他收费站工(8)

A. 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B. 故意伤害罪

C. 不构成犯罪

D. 构成妨害公务罪

解析:

10.刘某涉嫌一起故意杀人罪,在诉讼过程中,聘请周某作为其辩护人,周某在会见刘某的过程中,得知刘某杀人所使用的一把匕首放在其家里的壁橱中,周某遂派人将该匕首取出扔进附近的粪坑中,后经过公安机关进一步侦查,发现该匕首。本案中,周某的行为( )(8)

A. 构成包庇罪

B. 构成妨害作证罪

C. 构成伪证罪

D. 构成辩护人毁灭证据罪

解析:依据《刑法》第306条的规定,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证据、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辩护人、诉讼代理人、伪造证据,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威胁、引诱证人违背事实改变证言或者作伪证的行为。要注意此罪与妨害作证罪和伪证罪之间的区别。因为周某在本案中身份特殊,不构成一般的伪证罪,应当构成辩护人毁灭证据罪。

11.一次,出租汽车司机甲得知公安机关晚上要检查某提供色情服务的旅馆,便给该旅馆报信,使其躲过了公安机关查处。甲的行为构成子( )(2)

A. 妨害公务罪

B. 包庇罪

C. 协助组织卖淫罪

D. 无罪

解析:《刑法》第362条规定,旅馆业、饮食服务业、文化娱乐业、出租汽车业等单位的人员,在公安机关查处卖淫、嫖娼活动时,为违法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情节严重的,依照本法第310条规定的包庇罪定罪处罚。出租车司机某甲的行为符合前述情节,构成包庇罪。因此,本题答案为B

12.甲某因犯危害国家安全罪被通缉在案。一日,甲某秘密到其朋友乙某家中,乙某向甲某提供钱物若干,要其逃往边境乙某的亲戚家躲避。甲某遂于次日逃走。对于乙某的行为应当如何定性?( )(8)

A. 构成资敌罪

B. 构成危害国家安全罪共犯

C. 构成包庇罪

D. 构成窝藏罪

解析:窝藏罪就是为犯罪的人提供隐藏住所、财物帮助其逃匿的行为。包庇罪应限于向司法机关提供虚假证明掩盖犯罪人。所以本题乙某向甲某提供住所,并资助其逃跑构成窝藏罪。资敌罪应限于战时,是指在战时供给敌人武器装备、军用物资资助敌人的行为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31557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

剩余未完,查看全文
收藏
国家司法考试(卷一)模拟试卷97

推荐资源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

客服微信:pujinet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