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 > 试卷一 > 国家司法考试(卷一)模拟试卷87

国家司法考试(卷一)模拟试卷87

本单篇文档共33349字,内容预览3500字,预览为有答案版,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空白卷版和有答案版,同时也有司法类法律职业资格整科真题模拟题,讲义课件,思维导图,易错高频题等下载。
试卷一 模拟试卷 2638人下载
价格: 1.10 原价:¥9.00
收藏

国家司法考试(卷一)模拟试卷87

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个行为表现了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规范化?(1)

A. 为了规范立法活动,健全国家立法制度,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全国人大制定《立法法》,要求立法机关应当遵循

B. 人民法院出版社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库》,将建国以来所有的法律法规汇编在内

C. 1997年,全国人大制定《刑法典》

D.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定期编辑《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汇编》

解析:

2.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56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承担违约责任。”这一规定不属于:(4)

A. 命令性规则

B. 强行性规则

C. 确定性规则

D. 义务性规则

解析:

3.由于人的出生便产生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扶养、监护关系,而人的死亡却又导致扶养、夫妻、赡养关系的消灭和继承关系的产生。这在法律上称为什么?(1)

A. 法律事件

B. 法律行为

C. 法律权利

D. 法律义务

解析:此题考查法律关系中的基本概念。法律事实是法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的后果即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现象。它又可分为行为和事件。事件是法律规范所规定的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更或消灭的客观事实。而行为则是法律规范所规定的,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更或消灭的客观事实,包括合法行为和非法行为。本题中人的出生、死亡对于这些人身法律关系的影响均是属于法律事件,因为其在这些法律关系中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4.下列有关法的特征的理解哪一项是错误的?(2)

A.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其认可包括明示和默示两种方式

B. 法的实施,并不需要依靠社会舆论、道德观念和法制观念等手段来保证

C. 法通常在国家权力管辖范围内普遍有效

D. 法所调整的是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或交互行为

解析:法的特征包括:(1)法是调整人们的行为或社会关系的规范,具有规范性;(2)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体现了国家对人们行为的评价,具有国家意志性;(3)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为最后保证手段的规范体系,具有国家强制性;(4)法在国家权力管辖范围内普遍有效,因而具有普遍性;(5)法是有严格的程序规定的规范,具有程序性。可见,选项A、C、D都符合法的特征的表达。D项正是法的调整对象的表述。而就B项而言国家强制力也不是保证法的实施的惟一力量。法的实施,还要依靠社会舆论、道德观念和法制观念、思想教育等多种手段来保证。

5.下列不属于法律意识范畴的有:(2)

A. 甲某打赢官司后一直拿不到赔偿金,便认为法院没有啥用

B. 乙法院现在在法庭上使用法槌,法官着法袍

C. 丙某以为偷书不算偷,不构成盗窃罪

D. 某地群众普遍认为结婚只需要办酒席,无需登记

解析: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是人们关于法和法的现象的思想、观点、心理和知识的总称,主要包括:人们对法的产生、本质、作用、发展的看法,对现行法的理解、解释、态度的情绪,对自己和他人权利、义务的认识,对人们行为合法性的评价以及人们关于法的知识修养等。法律意识是法律最内在的深层次因素,可以分为物化的、制度的与观念的三个层面。B项正是属于物化层面的法律文化,而不属于观念的。D项属于群体法律意识。

6.按照狭义的解释,下列哪一行为属于法的执行?(2)

A. 某人认为自己未达到法定婚龄而拒绝同女友结婚

B. 海关工作人员认为某人有走私嫌疑而查办该案件

C. 检察机关依法对公安机关提请逮捕涉嫌故意杀人罪的张某予以批准

D. 审判员办案途中发现两个人发生口角,而依事实和法律对其进行劝解

解析:法的执行,也称执法。广义的执法是指所有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实施法律的活动。而狭义的执法则专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法行使管理职权、履行职责、实施法律的活动。由此可见,只有B项属于狭义的法的执行。本题的解题关键在于把握住执法的主体—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

7.哪部法律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保存下来的最完整、最早、最具有社会影响的古代成文法典?(1)

A. 《永徽律疏》

B. 《武德律》

C. 《贞观律》

D. 《大明律》

解析:《永徽律疏》总结了汉魏晋以来立法和注律的经验,不仅对主要的法律原则和制度做了精确的解释与说明,而且尽可能引用儒家经典作为律文的理论依据。《永徽律疏》的完成,标志着中国古代立法达到了最高水平。作为中国法制的最高成就,《永徽律疏》全面体现了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水平、风格和基本特征,成为中华法系的代表性法典,对后世及周边国家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同时,因此前的《贞观律》等至今都已秩失,所以《永徽律疏》成为中国历史上迄今保存下来的最完整、最早、最具有社会影响的古代成文法典,在中国古代立法史上占有最为重要的地位。

8.西周时期,实行( )的婚姻制度。(4)

A. 一夫多妻制

B. 禁止五服之内亲属结婚

C. 一夫一妻制

D. 对婚姻年龄作出“男年15,女年13”的规定

解析:西周时期婚姻缔结三原则:一夫一妻,同姓不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BD项均为宋朝的婚姻制度。

9.以下哪项不属于清朝编撰的会典?(8)

A. 《康熙会典》

B. 《雍正会典》

C. 《乾隆会典》

D. 《道光会典》

解析:在《唐六典》之后,明、清都颁布了会典,清朝的会典有五部:《康熙会典》、《雍正会典》、《乾隆会典》、《嘉庆会典》和《光绪会典》,统称为大清会典。可见并没有D项。

10.下列对于《国法大全》的判断错误的是:(2)

A. 《查士丁尼法典》是《国法大全》的一部分

B. 《国法大全》是罗马国家第一部成文法

C. 《国法大全》的问世标志着罗马法已经发展到最发达、最完备的阶段

D. 《国法大全》包括历代罗马著名法学家的学说著作和法律解答的摘录

解析:《十二表法》是罗马国家第一部成文法。D项所述正是《查士丁尼学说汇纂》的内容,属于《国法大全》的一部分。

11.下列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职权的是:(2)

A. 审查、批准国家预算和国家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B. 决定特赦

C. 在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缺位时,选举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D. 决定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部分地区进入紧急状态

解析:

12.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正在监狱服刑期间,有关其选举权的表述哪个是正确的?(1)

A. 可以行使选举权

B. 不能行使选举权

C. 没有选举权

D. 经监狱批准可以行使选举权

解析:依《宪法》第34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所以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在服刑期间还是应该有选举权,也无须经过监狱批准。

13.下列哪项不属于宪法的修改程序?(8)

A. 全国人大常委会提议

B. 1/5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

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通过

D. 在全国人民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33349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

剩余未完,查看全文
收藏
国家司法考试(卷一)模拟试卷87

推荐资源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

客服微信:pujinet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