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司法考试(卷一)模拟试卷81
单项选择题
1.我国《合同法》第95条第2款规定:“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期限届满当事人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从规则性质的角度分析,上面这个规则属于:( )(2)
A. 义务性规则
B. 授权性规则
C. 权利义务复合规则
D. 强制性规则
解析:解答本题时,不能看到权利消灭就想当然地认为这不是“授权性规则”了,实际上,这恰恰反映了授权性规则的本质:当事人不仅可以行使、也可以不行使权利。
2.按照法律的表达形式和创制方式的不同,法可分为( )(8)
A. 国内法和国际法
B. 根本法和普通法
C. 一般法和特别法
D. 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解析:法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做不同的分类。所列各项的分类标准分别是:A项是根据法的创制与适用主体的不同;B项是按照法的效力、内容和制定程序的不同;C项是根据法的效力范围的不同。D项是正确答案。
3.行政机关对自己制定的需要进一步明确界限或作补充规定的行政法规所作的解释属于( )。(1)
A. 立法解释
B. 行政解释
C. 司法解释
D. 适用解释
解析:立法解释是制定法律的机关对其制定的法律规范所进行的解释,所以行政机关对自己制定的法规所做的解释应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是司法机关所作出的适用法律的解释;行政解释是行政机关适用法律时所作的解释,所以本题应选A。
4.下列不属于守法的具体要求的是:( )(4)
A. 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
B. 按照法律规定的行为模式认真行使权力、履行义务
C. 认真行使权力,对法律许可行为应为积极的作为
D. 发生违反法律的行为或后果时,主动承担法律责任
解析:A、B、D均是守法的具体要求。注意对于权利,无论是积极的作为还是不作为都是行使权力的体现。
5.下列有关人权与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1)
A. 人权的主体为个人
B. 自由是人权的内容要素,平等是人权的形式要素
C. 人权可以作为判断法律善恶的标准
D. 人权的层次为应有权利、法律权利、实有权利
解析:人权的主体是人的个体和群体,所以A项错误,B、C、D均正确。
6.以下关于法的适用特征的表述错误的是( )。(2)
A. 是以国家为名义实施的法律活动,具有国家权威性
B. 法的适用具有较强的主动性
C. 法的适用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具有国家强制性
D. 必须有表明法的适用结果的法律文书
解析:司法,又称法的适用。A、C、D项均是法的适用的特征的正确表述,除此之外,法的适用还具有严格的程序性和合法性。但法的适用具有被动性,因此B项说法是错误。
7.“名例律”首次规定于( )。(4)
A. 《晋律》
B. 《北魏律》
C. 《北齐律》
D. 《唐律》
解析:《北齐律》将刑名、法例合并为名例,置于全律之首。
8.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是?( )(1)
A. 郑国子产铸刑书
B. 郑国邓析铸刑书
C. 晋国赵鞅铸刑鼎
D. 晋国范宣子铸刑鼎
解析: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为郑国子产“铸刑书”,第二次为晋国赵鞅的“铸刑鼎”
9.《大清民律草案》的编排体例是:( )(2)
A. 总则、物权、债权、亲属、继承
B. 总则、债权、物权、亲属、继承
C. 总则、物权、继承、诉讼、人法
D. 总则、人法、物法、家制、诉讼
解析:《大清民律草案》的编排体例仿德国、日本民法典的体例和内容草拟而成。吸收了大量的西方资产阶级民法的理论。其体例为:总则、债权、物权、亲属、继承等五编。
10.下列不属于《法国民法典》的正确判断的是:( )(8)
A. 权利平等、过失责任是《法国民法典》的基本原则
B. 它是资本主义社会第一部民法典
C. 其立法精神体现了法律最小限度的干涉
D. 第一次全面规定了法人制度
解析:D项内容应当是《德国民法典》。
11.一国的宪政制度如果常常为其他国家所效仿,这个国家的宪法就被称为“宪法之母”。被称为“宪法之母”的是哪国的宪法?( )(8)
A. 法国宪法
B. 美国宪法
C. 德国宪法
D. 英国宪法
解析: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生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制定宪法性文件并实行宪政的国家。英国虽然没有统一的宪法典,但具有丰富的宪政实践,这些宪政实践不仅被英国的宪法性文件所确认,更被其他国家所仿效,因而号称“宪法之母”。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在内容上确认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其宪政体制也为其他国家效仿,但在宪政史上并无“宪法之母”的称谓。
12.宪法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对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是( )。(4)
A. 指导、监督、合理控制
B. 指导、监督和帮助
C. 鼓励、支持和引导
D. 鼓励、指导和帮助
解析:《宪法》第11条及修正案第21条的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由此可见,只有C项表述是准确的,巧D项是对于集体经济的政策。
13.某省新源县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市人大代表,该县人大代表350人,该次开会时有320人到会,张三作为该次选举的候选人,在对其投票时20人投了弃权票,那么至少应当获得多少票同意方能当选?( )(2)
A. 175
B. 176
C. 161
D. 150
解析:
1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某省代表团向大会提出法律案,下列哪些程序是符合立法法规定的?( )(8)
A. 是否列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议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
B. 应先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关专门委员会审议,提出是否列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议程的意见,再决定是否列入会议议程。
C. 交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审议的,应邀请提案人列席会议发表意见。
D. 列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在交付表决前,提案人要求撤回的,应当说明理由,经主席团同意,并向大会报告,对该法律案的审议即行终止。
解析:
15.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可以如何处理:( )(1)
A. 报经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后变通执行
B. 停止执行,并自行制定适合本地区的决议案
C. 提请该上级国家机关重新制定适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决议等
D. 报请国务院决定
解析:《民族区域自治法》第20条规定:“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可以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该上级国家机关应当在收到报告之日起六十日内给予答复。”所以本题选A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28494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