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司法考试(卷一)模拟试卷99
单项选择题
1.张先生于生日当晚约了好友到某家知名酒楼庆贺。饭局过半,张先生上了趟洗手间,不料洗手间周围地面湿滑,加之灯光昏暗,故不慎踩滑摔伤。经查,地面湿滑系水管老化破裂所致,该酒楼几日前发现该问题但未及时修理。张先生要求该酒楼支付其医疗费未果,遂诉至法院,法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条第1款的规定:“从事住宿、餐饮、娱乐等经营活动或者其他社会活动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未尽合理限度范围内的安全保障义务致使他人遭受人身损害,赔偿权利人请求其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1)
A. 本案中所适用的判决依据体现了制定该依据者的一种价值判断
B. 法官作出判决是一种事实判断
C. 法官作出判决本身是一个法律行为
D. 在本案中,法官的推理主要是一种辩证的推理
解析:
2.某法律规定:“汽车所有人或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管理事件尚未处结者,公路监理机关于汽车所有人或驾驶人办理其各项登记或换发号牌、执照时,应请其对违规案件先予清结。但申请汽车检验者,不在此限。”根据此条规定,下列哪个判断是正确的?( )(2)
A. 该条规定反映了立法者更加重视对效率的维护
B. 该条规定属于法律规则
C. 该条规定属于法律原则
D. 该条规定反映了在法的价值发生冲突时,运用了比例原则进行解决
解析:
3.某大学基础法律课上同学们对法的渊源问题进行了讨论。 ①甲同学说某贫困县人大常委会作出的具有规范性的决定属于法的渊源; ②乙同学说《民法通则》第6条规定“民事活动必须遵守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应当遵守国家政策”,所以国家政策都是当代中国法的正式渊源之一;(8)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
解析:
4.《盐铁论.刑德》中认为:“春秋之治狱,论心定罪。志善而违于法者免,志恶而合于法者诛。”《圣经.旧约》中“出埃及记.惩罚暴行的条例”中记载:……人若任意用诡计杀了他的邻舍,就是逃到我的坛那里,也当捉去把他治死。……咒骂父母的,必要把他治死。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法律的产生过程,判断下列哪个说法是错误的?( )(4)
A. 法经历了一个从自发调整到自觉调整的过程
B. 人类社会早期的法律规范是和宗教、道德融为一体的
C. 法的产生经历了一个由习惯到习惯法再到成文法的发展过程,所以最早出现的成文法,其内容都是对习惯法的记载
D. 法的产生过程是一个从个别性调整到规范性调整的过程
解析:
5.结合法的传统的相关内容,分析判断以下哪个说法是错误的?( )(1)
A. 法律与社会占支配地位的文化总是一致的
B. “法律政令者,吏民规矩绳墨也”反映了我国古代法与西方法不同的功能
C. 在法的移植过程中不可忽视本民族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特性
D. 欧盟致力于其成员国家的法律统一也是法的移植的一种
解析:
6.《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32条规定:“澳门居民的通讯自由和通讯秘密受法律保护。除因公共安全和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有关机关依照法律规定对通讯进行检查外,任何部门或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居民的通讯自由和通讯秘密。”根据此项规定,下列哪个分析判断是正确的?( )(1)
A. 该条法律规定了权利也规定了义务
B. 该条法律规定的自由是基本权利、对世权利、集体权利
C. 该条法律规定反映了权利和义务是分离对立的
D. 此条法律规定是禁止性规则,必须强制履行
解析:
7.19世纪兴起的分析实证法学派是西方一个重要的法学流派,下列哪个选项代表了该学派的观点?( )(2)
A. “法不是别的,就是正确的理性;它规定什么是善与恶,禁止邪恶。”
B. “法律科学的任务并不是赞成或不赞成它的对象,而是知道和描述对象。”
C. “逻辑、历史、习惯、功利和否认的行为标准,可以单独地或结合起来形成法律进步的力量。”
D. “在任何地方,法律都是由内部的力量推动的,而不是由立法者的专断意志推动。”
解析:
8.关于宪法的效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
A. 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B. 全国每一个公民都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法定义务
C. 宪法具有最高的效力,是指宪法具有最高的司法适用效力
D. 任何人都必须以宪法为行为准则
解析:
9.根据我国《立法法》的规定,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立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
A. 关于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方面,只能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法律
B. 《立法法》第8条规定的事项尚未制定法律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可以授权国务院根据实际需要,制定行政法规
C. 一个代表团或者30名以上的代表联名,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法律案。代表们提出的法律案,由主席团决定列入会议议程
D. 常务委员会决定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审议的法律案,应当在会议举行的15日前将法律草案发给代表
解析:
10.关于县级人大代表的选举程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
A. 旅居国外的华人在县级以下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期间在国内的,只能参加原籍地的选举
B. 每个选民接受委托代人投票时,最多可以接受3个人委托
C. 委托他人代为投票,只要以书面形式进行委托,该委托行为即为有效
D. 县级人大代表在选举上一级人大代表时,代表候选人获得参加选举的代表过半数的选票时,就可以当选
解析:
11.关于宪法对自然资源的所有者的规定,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8)
A. 水流和森林只能是国家所有
B. 除非有特别的法律规定,否则城市郊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C. 不经征收或征用,农村土地不可能归属国家所有
D. 城市的土地不可能归集体所有
解析:
12.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下列哪种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8)
A. 下岗或失业
B. 未成年
C. 生活确有困难
D. 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
解析:《宪法》第45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因此D项正确。至于其余三项,也是公民所有的权利,但其依据不是基于宪法的规定,而是由一般性法律或行政法规规定的,因此,其不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
13.根据我国现行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下列有关行政区域建置、划分、行政区域边界争议处理的主管部门的表述中,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2)
A. 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置
B. 国务院有权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区域划分,批准自治州、县、自治县、市的建置和区域划分
C. 各级人民政府是处理行政区域边界争议的主管部门
D. 主管行政区域边界争议的部门也有权处理行政区划问题
解析:我国《宪法》第62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12)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置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32535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