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 > 试卷一 > 国家司法考试卷二模拟试卷74

国家司法考试卷二模拟试卷74

本单篇文档共32895字,内容预览3500字,预览为有答案版,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空白卷版和有答案版,同时也有司法类法律职业资格整科真题模拟题,讲义课件,思维导图,易错高频题等下载。
试卷一 模拟试卷 6813人下载
价格: 1.10 原价:¥8.80
收藏

国家司法考试卷二模拟试卷74

单项选择题

1.A国国籍飞机副驾驶员甲与机组人员在执行飞行任务飞往B国的途中,劫持飞机并改变航向,降落在我国某省。根据我国刑法,下列判断正确的是?(4)

A. 对甲应根据普遍管辖原则适用我国刑法

B. 犯罪行为地在B国,所以对甲不能适用我国刑法

C. 对甲应当根据属地管辖原则适用我国刑法

D. 甲的刑事责任应当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解析:犯罪行为的结果发生在我国,应适用属地管辖原则,在可适用属地管辖原则时,优先于普遍管辖。

2.我国刑法规定,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的犯罪主体是______的董事、经理。同时,刑法规定,为亲友非法牟利罪的犯罪主体是______的工作人员;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的犯罪主体是______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徇私舞弊低价折股、出售国有资产罪的犯罪主体是______或者其上级主管部门自接负责的主管人员;逃汇罪的犯罪主体是______或者其他单位;私分国有资产罪的犯罪主体是国家机关、______、人民团体。(2)

A. 1处填写“国有公司、企业”,4处填写“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

B. 2处填写“国有公司、企业”,3处填写“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

C. 3处填写“国有公司、企业”,2处填写“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

D. 4处填写“国有公司、企业”,1处填写“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

解析: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的犯罪主体是国有公司、企业的董事、经理。同时,刑法规定,为亲友非法牟利罪的犯罪主体是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的犯罪主体是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徇私舞弊低价折股、出售国有资产罪的犯罪主体是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上级主管部门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逃汇罪的犯罪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私分国有资产罪的犯罪主体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参见刑法第165、166、167、169、190、396条)

3.警察甲与乙开玩笑,随手拿起执勤时放在桌上的手枪向乙瞄准、开枪,并同时戏称“我一枪打死你”,不料枪中有子弹,乙被当场打死,甲的行为是?(4)

A. 故意犯罪行为

B. 意外事故

C. 疏忽大意的过失

D. 过于自信的过失

解析:甲对危害结果的发生应该预见而没有预见。

4.下列关于单位犯罪的说法不正确的是?(4)

A. 依法设立的个人独资企业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的,应当以个人犯罪论处

B. 单位犯罪的处罚以双罚制为原则,例外情况下实行单罚制

C. 单位可以成为集资诈骗罪、金融凭证诈骗罪、合同诈骗罪以及诈骗罪的犯罪主体

D. 两个以上单位以共同故意实施犯罪的,成立共同犯罪

解析:诈骗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自然人。

5.甲系消防队员,一日去某林场执行救火任务,赶到现场时,甲看见火势很凶猛,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甲谎称肚子疼离开了现场。甲的行为应属于?(8)

A. 紧急避险

B. 正当防卫

C. 避险过当

D. 犯罪行为

解析:参见《刑法》第21条第3款。

6.下列犯罪中不属于继续犯的是?(4)

A. 非法拘禁罪

B. 遗弃罪

C. 挪用资金罪

D. 重婚罪

解析:

7.关于自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8)

A. 甲深夜盗窃他人摩托车一辆,但是无法发动车,便将摩托车推往住处,路上遇到民警巡逻,警察见其深夜推车而不骑车,觉得可疑,便拦住盘问,甲见瞒不住,便主动交代了盗窃事实。甲的行为是自首

B. 甲实施绑架罪被公安机关抓获,羁押期间,甲又主动交待其曾伙同别人另外实施的一起抢劫案(未过诉讼时效),甲的行为是自首

C. 张某盗窃价值15000元的财物后逃到外地,因害怕从重处罚,就向原居住地的公安机关写了一封信,如实交代了自己的罪行和赃物隐藏地点。后张某在投案途中被公安机关逮捕。张某的行为是自首

D. 甲、乙共同盗窃,甲被拘留后,如实交代了自己的犯罪事实,甲属自首

解析: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

8.甲因为诈骗罪被逮捕,在侦查人员对其审讯期间,他又交代了自己与李某合伙盗窃某商业银行10万元的犯罪事实,并提供了李某可能隐匿的地点,根据这一线索,侦查机关顺利将李某追捕归案。对甲盗窃罪的处罚,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1)

A. 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B. 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C. 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 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解析:刑法第68条规定,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甲自首并协助侦查机关追捕李某,且李某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可能判处无期徒刑,因此属于重大立功。

9.某企业因产品出口得到国家出口退税款300万元,后因产品质量问题被国外客商退货三分之一。该企业隐瞒这一事实且未补缴应缴的税款100万元。该企业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4)

A. 骗取出口退税罪

B. 逃避追缴欠税罪

C. 偷税罪

D. 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

解析:该企业因补交即应交100万税款而未交,属偷税罪。

10.张某、李某经共谋后于深夜持刀进入一狭窄小巷抢劫。张某叫李某把住街口,自己进入小巷抢劫了一妇女2000元。张某与李某会合后对李某说:“什么也没抢着,这妇女身上一分钱也没有。”李某信以为真。张某、李某的行为:(1)

A. 张某、李某均构成抢劫罪既遂

B. 张某构成抢劫罪,李某不构成犯罪

C. 张某构成抢劫罪既遂,李某构成抢劫罪未遂

D. 张某、李某均构成抢劫罪未遂

解析:在实行犯的共犯中,只要有一方既遂,所有共犯人就应当承担既遂的罪责。

11.下列与犯罪故意和共犯有关的说法哪个是错误的?(4)

A. 甲一开始不知道现住自己家的张三是罪犯而收留,但在知道其是杀人犯后仍然加以隐藏的,可以构成窝藏罪

B. 乙为发展公司业务而正常申请贷款100万元。取得贷款不久,公司业务停滞,乙便将贷款转贷牟利,不构成高利转贷罪

C. 丙发现李四挪用公款所取得的款项放在家中,尚未使用,就“借用”李四的公款50万元购买毒品,丙属于挪用公款罪共犯

D. 丁(非国家工作人员)一开始并不知道丈夫田某多次受贿的事实,但在行贿人王五告知丁其有求于田某时,丁接受了王五提供的财物,丁构成受贿罪

解析:B项中乙贷款时无转贷牟利的目的,所以不是高利转贷罪,D项中丁虽不是国家工作人员,但与其丈夫田某形成共犯,所以是受贿罪,C项中二人无共同故意不构成挪用公款罪。

12.下列关于数罪并罚的做法正确的是?(8)

A. 赵某犯甲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犯乙罪被判处有期徒刑9年,并罚后决定执行22年有期徒刑

B. 钱某犯甲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犯抢劫罪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罚后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C. 孙某犯甲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并处罚金2000元;犯乙罪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并罚后决定执行有期徒刑8年

D. 李某犯甲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犯乙罪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并处罚金1500元,并罚后决定执行有期徒刑16年,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解析:A项数罪并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32895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

剩余未完,查看全文
收藏
国家司法考试卷二模拟试卷74

推荐资源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

客服微信:pujinet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