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49
单项选择题
1.下图是高中物理某教材中的某一实验电路。该电路用于( )的研究。
(A)
A. 光电效应
B. 质能方程
C. 跃迁现象
D. 磁生电
解析:题干中的电路图是用于研究光电效应的。光电效应证明了光具有粒子性。
2.下列关于温度、比热容、热量和内能说法正确的是( )。(C)
A. 物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只和物质的种类有关
C. 冰在熔化成水的过程中,水的内能不断增加
D. 物体的内能增加,则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解析: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A项错误。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与压力、温度、物质的种类有关,B项错误。冰在熔化成水的过程中,从外界吸收热量,水的内能不断增加,C项正确。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故物体内能的增加不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还有可能是外界对其做功,D项错误。
3.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块以一定的初速度v0从斜面底端沿斜面向上运动,恰能滑行到斜面顶端。设物块和斜面的动摩擦因数一定,斜面的高度h和底边长度x可独立调节(斜边长随之改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B)
A. 若仅增大m,物块仍能滑到斜面顶端
B. 若再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物块一定从斜面顶端滑出
C. 若仅增大h,物块不能滑到斜面顶端,但上滑最大高度一定增大
D. 若仅增大x,物块不能滑到斜面顶端,但滑行水平距离一定增大
解析:物块以一定的初速度v0从斜面底端沿斜面向上运动,恰能滑行到斜面顶端。根据动能定理-mgh-μmgscosθ=0-1/2mv20,即gh+μgx=1/2v20,可见物块能否滑到斜面顶端与物块的质量无关,增大m,物块仍能滑到斜面顶端,A项正确。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恒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可能小于摩擦力的增加量,则物块不一定能从斜面顶端滑出,B项错误。根据gh+μgx=1/2v20,可知h增大,物块不能滑到斜面的顶端。结合gh+μghcotθ=1/2v20,可知h=v20/2(g+μgcotθ),增大h,θ增大,则上升的最大高度增大,C项正确。根据gh+μgx=1/2v20,解得x=v20/2(gtanθ+μg),增大x,斜面的倾角变小,则滑行的最大距离一定增大,D项正确。
4.如图所示,重400 N的物体在40 N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以0.5m/s的速度沿水平地面方向向左匀速运动了5s,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则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A. 拉力F的功率为40 W
B. 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120 N
C.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2.5m
D. 有用功为240 J
解析:物体以0.5 m/s的速度匀速运动了5 s,物体移动的距离s’=0.5 m/s×5 s=2.5 m,动滑轮由三段绳子承担,故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2.5 m×3=7.5 m,C项错误。拉力F的功率P=Fv=40 N×0.5 m/s×3=60 W,A项错误。拉力做的功为总功,W总=Pt=60 W×5 s=300 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故有用功为W有=ηW总=80%×300 J=240 J,D项正确。有用功是克服摩擦力做的功,所以f=W有/s=240 J/2.5m=96 N,B项错误。故本题选D。
5.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流表、电压表都是理想电表,电源为理想电源,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闭合,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过程中,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的变化分别为( )。
(B)
A. 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不变
B. 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不变
C. 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
D. 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小
解析: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R2并联,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电流表测干路电流。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R2的阻值变大,总电阻变大。根据定律可知,电压不变时,总电流变小,即电流表示数变小。由于电源电压不变,因而电压表示数不变。故本题选B。
6.两个正、负电荷周围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P、Q为电场中两点,则( )。
(D)
A. 正电荷由P点静止释放能运动到Q点
B. 正电荷在P点的加速度小于在Q点的加速度
C. 负电荷在P点的电势能高于在Q点的电势能
D. 负电荷从P点移动到Q点,其间必有一点电势能为零
解析:正电荷在P点静止释放时,会沿电场线切线方向运动,所以不能运动到Q点,A项错误。P点的电场线比Q点的电场线密集,所以电荷在P点所受电场力大,加速度也大,B项错误。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所以负电荷在P点的电势能低于在Q点的电势能,C项错误。若取无穷远处的电势为0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10239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