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题
单项选择题
1.图1所示为中学物理教学常用的一个演示实验示意图。用不同数量的小球(可选用豆粒、玻璃球、钢球等),分别从不同高度连续倒在秤盘上,观察指针的摆动情况。该实验通常用于帮助学生理解的物理知识是( )。
(A)
A. 气体的压强
B. 机械能守恒
C. 动量守恒
D. 功能原理
解析:本实验是用小球做气体分子的模型,演示气体压强产生的机理。不同高度落下的小球模拟具有不同平均动能的气体分子;不同数量的小球模拟不同密集程度的气体分子。实验说明气体压强的大小跟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和分子的密集程度有关。
2.有些球类比赛在开赛前用猜硬币正反面的方法来决定谁先开球。如图2所示,若裁判员以5.00m/s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硬币,不考虑空气阻力,则该硬币能上升的最大高度约为( )。
(A)
A. 1.27m
B. 1.35m
C. 1.40m
D. 1.54m
解析:硬币向上抛出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末速度为零,重力加速度g≈9.8m/s2。根据位移公式,最大高度h=v2/2g≈1.27m。
3.图3所示是某种安检门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可以检测是否携带金属物品通过安检门。门框绕有线圈,闭合电键后,当金属物体通过线圈时,电路中电流发生变化,而非金属物体靠近时则对电路中的电流没有影响。其工作原理是( )。
(B)
A. 电流的磁效应
B. 电磁感应现象
C.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D. 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
解析:当金属物靠近探测器的线圈时,金属物体会产生涡流,而金属中的涡流产生的磁场又引起线圈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影响线圈中的电流,从而使电流表示数发生变化。故探测器采用了电磁感应原理。故本题选B。
4.如图4所示,玻璃管内封闭了一定质量的气体,气柱长度为l,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为h。若温度保持不变,把玻璃管稍向下压一段距离,则( )。
(B)
A. h、l均变大
B. h、l均变小
C. h变大,l变小
D. h变小,l变大
解析:先假设气柱长度不变,即l不变h减小,被封闭的气体体积不变,水银柱高度变小。管内气体压强p1=p0-p水银,p1增大,管内气体体积减小,l必须变小才能重新获得平衡,故h减小,l也要减小。B项正确。
5.下面的各种核反应中能产生中子的是( )。
(D)
A.
B.
C.
D.
解析:根据质量数与质子数守恒可知,A项的核反应产生的是正电子01e;B项的核反应产生的是质子11H;C项的核反应产生的是光子;D项的核反应产生的是中子10n。
6.如图5所示,将水平匀强电场中质量可忽略的带电小球M和N,分别沿图示路径移动到同一水平线上的不同位置后,同时释放,M、N均保持静止,则( )。
(C)
A. M的带电量比N的大
B. M带正电荷、N带负电荷
C. 移动过程中匀强电场对M做负功
D. 移动过程中匀强电场N做正功
解析:因为M、N在匀强电场中均处于静止状态,M、N均受力平衡。只有M带负电荷,N带正电荷时,M、N受力才可能都平衡。B项错误。M、N的受力大小满足EqM=EqN,则可知M、N带电量相等。A项错误。因为M带负电荷,故在移动过程中匀强电场对M做负功。C项正确。因为N带正电,故在移动过程中匀强电场对N做负功。D项错误。
7.如图6所示,一束单色光由空气以45°角射入厚度为d的长方形玻璃砖,入射点与出射点的水平距离为s。若所有的光线只在两水平界面发生折射与反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C)
A. 玻璃砖的折射率为d/s
B. 玻璃砖的折射率为C. 经两界面反射而返回原空气入射区的光线会互相平行
D. 若增大入射角,则会在人射区的界面发生全反射
解析:根据折射定律n1/n2=sinθ2/sinθ1可知,玻璃砖的折射率为
8.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三个质量分别为m、2m及2m的物块a、b和c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9620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