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 > 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 2018年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卷

2018年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卷

本单篇文档共15090字,内容预览3000字,预览为有答案版,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空白卷版和有答案版,同时也有职业资格类教师资格整科真题模拟题,讲义课件,思维导图,易错高频题等下载。
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真题试卷 6343人下载
价格: 1.20 原价:¥7.00
收藏

2018年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卷

单项选择题

西安某中学组织学生举行“乘火车,进西藏”夏令营活动。

1.下图为我国四地景观图。若走最短路线,则学生乘车途中可能看到的景观是( )。

(D)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解析:从西安乘火车到西藏最短的路线是沿陇海线和青藏铁路行进的路线,这条路线经过甘肃、青海两省,沿途经过黄土高原、青藏高原等。甲图为热带海滩风光,位于我国南方热带沿海地区。乙图为杭州西湖景观,位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丙图展示的是桂林山水景观,位于我国的云贵高原地区。丁图展示的是千沟万壑的黄土地貌景观,位于山西、陕西、甘肃等省区境内。因此从西安乘坐火车去西藏走最短路线的途中可能看到的只有丁图中的黄土地貌景观。

2.经过几天的西藏行,学生发现西藏自治区城镇分布的主要特点是( )。(A)

A. 位于河谷地带

B. 位于平原地带

C. 位于丘陵地带

D. 位于高山地带

解析: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气温低,城镇主要分布在深切的河谷地带。因为河谷地区热量较为丰富,地形较为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较为适宜人们生产和生活。

3.现代文化迁移扩散的主要特征是( )。(C)

A. 迁移速度较慢

B. 通过居民接触

C. 空间上不连续

D. 源地保留不变

解析:文化扩散就是文化现象的空间移动过程和时间发展过程,它可以分为扩展扩散和迁移扩散两种类型。扩展扩散就是指某文化现象出现以后,通过其居民,从一地向四周不断地传播,其所占据的空间也就越来越大。这种扩散的特点是空间上具有连续性。迁移扩散指某种文化现象与拥有这种文化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往往随拥有这种文化的人或集团迁移而扩散。迁移扩散具有三三个特点:一是扩散速度比较快,因为文化是随具有这种文化的人迁移的,比扩展扩散的速度要快;二是易于保持原文化的特征,因为随人迁移的是地道的原本文化;三是与原文化区不连续,由于文化现象是随人迁移的,有时会迁移到比较远的地方,因此,这种迁移的文化现象的分布表现为孤立的点或小区,与其原文化区在空间上是不连续的。

4.地理信息系统区别于其他类型系统的一个最主要的功能特征是( )。(D)

A. 属性分析

B. 统计分析

C. 计量分析

D. 空间分析

解析:地理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属于空间信息系统,它区别于其他类型系统的一个最主要的功能特征是空间分析。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等高距为50米)。

5.图中所示R河河段的最大落差约是( )。(B)

A. 149米

B. 199米

C. 249米

D. 299米

解析:由图可知,R河河段流经的等高线的条数为3条,且等高距为50米,则R河河段的落差范围为50×(3一1)~50×(3+1)米,即100~200米。所以R河河段的最大落差约为199米。

6.在山顶可能看到的村庄是( )。(B)

A. 两村都可看到

B. 甲村

C. 乙村

D. 两村都无法看到

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中的通视问题。由图可知,山顶和甲村之间等高线先密后疏,坡度由大变小,为凹形坡,视线不会被阻挡。山顶和乙村之间有山脊存在,且由高处向低处,等高线先疏后密,即坡度由小变大,为凸形坡。这样视线被山脊阻挡,在山顶无法看到乙村。

下图中箭头表示自然带更替方向。

7.下列自然带更替方向中,以热量为主导因素的是( )。(A)

A. 甲、丙

B. 甲、乙

C. 甲、丁

D. 乙、丙

解析:图中甲和丙的自然带更替方向为南北方向,纬度发生变化,主导因素为纬度即热量。而乙和丁的自然带更替方向为由沿海向内陆,主导因素是水分条件。

8.图中有一处具有明显的非地带性分异,它最可能是( )。(D)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解析:甲和丙的自然带更替方向体现的是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而乙体现的是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丁的自然带更替方向上自然带的变化受山地地形的影响,呈现出非地带性的特点。

2016年8月21—25日,第33届国际地理学大会在北京举行。本届大会的主题是“构建我们的和谐世界”。突尼斯(东一区)、莫斯科(东三区)也举办过国际地理学大会。下图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

9.本届大会期间,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所处位置的区间是( )。(A)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④→①

解析:由图可知,图中①处为远日点附近,地球运行到此处的时间约为7月初。③处为近日点附近,地球运行到此处的时间约为1月初。②处在秋分点附近,地球运行到此处的时间约为9月22日。所以8月21—25日期间,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所处的位置应为①一②。

10.在此期间,下列关于北京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 昼长夜短且昼渐长

B. 适逢中国农历处暑节气

C. 比莫斯科正午太阳高度小

D. 比突尼斯日出时间晚

解析:由题可知,8月21—25日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并在由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的过程中,因此北京昼长夜短且昼渐短,A项错误。中国的处暑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15090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

剩余未完,查看全文
收藏
2018年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卷

推荐资源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

客服微信:pujinet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