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 > 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 2018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卷

2018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卷

本单篇文档共13375字,内容预览3000字,预览为有答案版,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空白卷版和有答案版,同时也有职业资格类教师资格整科真题模拟题,讲义课件,思维导图,易错高频题等下载。
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真题试卷 5498人下载
价格: 1.00 原价:¥7.00
收藏

2018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卷

单项选择题

1.下图为四种民居景观图,能反映干旱炎热环境特征的民居是( )。

(C)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解析:①图为雪屋,出现在寒冷的北极地区。②图为福建土楼,分布在我国气候湿润的福建地区。③图为厚墙小窗土楼,主要分布在热带沙漠地区,反映了干旱炎热的环境特征。④图为茅草屋,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地区,反映了湿热的环境特征。

2.一条河流长7.5千米,若在某地形图上长度为7.5厘米,则该图是( )。(D)

A. 小比例尺地图

B. 中小比例尺地图

C. 中比例尺地图

D. 大比例尺地图

解析: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的比。由计算可知,题中地形图的比例尺为1:10万。地图按比例尺大小分为大比例尺地图、中比例尺地图、小比例尺地图三类。通常来说,大比例尺地图的比例尺大于等于1:10万;中比例尺地图的比例尺介于1:10万与1:100万之间;小比例尺地图的比例尺小于等于1:100万。

3.编制两极地区地图,一般采用的投影方法是( )。(C)

A. 横方位投影

B. 斜方位投影

C. 正方位投影

D. 正轴圆锥投影

解析:方位投影又称平面投影,是以平面作为投影面,使平面与地球表面相切或相割,将球面上的经纬线投影到平面上的投影方式。根据投影面和地球球体相切位置的不同,方位投影可分为正轴方位投影(投影面切于地球极点)、横轴方位投影(投影面切于赤道)和斜轴方位投影(投影面切于其他位置)。制作两极地区和南、北半球地图适合采用正方位投影。制作赤道附近地区和东、西半球地图适合采用横方位投影。制作其他地区的地图适宜采用斜方位投影。圆锥投影以圆锥面作为投影面,使圆锥面和地球球体相切或相割,将球面上的经纬线投影到圆锥面上。圆锥投影中通常采用的是正轴圆锥投影。正轴圆锥投影适合编制中纬地区沿纬线(东西方向)延伸地域(如中、俄、美、加等国家)的地图。

一般情况下,水渠沿等高线修建,以便于将灌溉用水引入地势较低的农田。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中较粗线条表示河流或水渠。

4.图示地区的地形类型主要是( )。(D)

A. 山地

B. 高原

C. 平原

D. 丘陵

解析:图示地区等高线比较密集,地势有起伏,且最高海拔不超过220 m,所以地形为丘陵。

5.图中表示水渠的线路是( )。(B)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解析:由图可知丙、丁两段所在地等高线密集且向高处凸出,应该是位于山谷部位的河流。两者交汇后流入甲河段,所以甲、丙、丁为河流。乙段较为平直,基本沿等高线分布,应该为灌溉水渠。

6.下列地质年代中,被称为鱼类时代和裸子植物时代的分别是( )。(D)

A. 中生代,古生代

B. 古生代,新生代

C. 新生代,中生代

D. 古生代,中生代

解析:古生代的泥盆纪被称为鱼类时代。中生代裸子植物繁盛,占重要地位,所以中生代被称为裸子植物时代。地质年代表如下:

7.在GIS中,明确定义空间结构关系的数学方法是( )。(A)

A. 拓扑关系

B. 关联关系

C. 包含关系

D. 邻接关系

解析:在GIS中,拓扑关系是明确定义空间结构关系的一种数学方法。它不但用于空间数据的编辑和组织,而且在空间分析和应用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拓扑关系的类型有拓扑邻接、拓扑关联和拓扑包含关系。拓扑邻接关系指存在于空间图形的相同类型元素之间的拓扑关系。拓扑关联关系指存在于空间图形的不同类型元素之间的拓扑关系。拓扑包含关系指存在于空间图形的相同类型但不同等级的元素之间的拓扑关系。

某地理兴趣小组前往我国红壤广布地区开展野外考察,在自西向东水平距离各相差600米的甲、乙、丙三地对某沉积岩层进行了探测,探测结果见下表。

8.该考察地所处的地区是( )。(C)

A. 东北地区

B. 华北地区

C. 东南地区

D. 西北地区

解析:该考察地为我国红壤广布地区,红壤主要发育于降水丰富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所以考察地应位于我国东南地区。东北地区主要为灰土、黑土和暗棕壤。华北地区主要为棕壤和褐土。西北地区主要为钙质土和荒漠土。

9.乙地的地形可能是( )。(A)

A. 背斜谷

B. 背斜山

C. 向斜谷

D. 向斜山

解析:根据题目可知,呈东西向的甲、乙、丙三地的海拔中间(乙地)低两侧(甲、丙两地)高,所以乙地可能为谷地。根据某沉积岩层的埋藏深度可知,该岩层中间埋藏浅,两侧埋藏深,形成拱形,所以其所在的地质构造可能为背斜,乙地的地形可能为背斜谷。

下图为甲、乙两条河流入海口地理位置示意图。

10.两条河流的河口平原发展农业的共同限制条件是( )。(D)

A. 雨热不同期

B. 土地荒漠化

C. 水土流失

D. 旱涝灾害

解析:由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可知,甲河是恒河,乙河是黄河。两河河口地区均为季风气候,降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13375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

剩余未完,查看全文
收藏
2018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卷

推荐资源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

客服微信:pujinet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