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政策法规(旅游者与消费者法律制度)模拟试卷2
单选题
1.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核心原则是( )。(C)
A. 平等原则
B. 诚实信用原则
C. 国家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原则
D. 全社会共同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原则
解析:
2.小周走进一旅行社进行咨询,咨询了将近一个小时,犹豫未决,准备离开时,被该接待人员拦住,称小周必须要买一种产品,否则不允许离开。接待员的行为侵犯了小周的( )。(B)
A. 公平交易权
B. 自主选择权
C. 受尊重权
D. 知情了解权
解析:
3.消费者协会是依法成立的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监督的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 )。(A)
A. 社会组织
B. 社团法人
C. 行政机关
D. 制裁机构
解析:
4.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因原企业分立、合并的,可以向( )要求赔偿。(C)
A. 原企业的主管部门
B. 工商行政主管部门
C. 分立、合并后的企业
D. 原企业法定代表人
解析:
5.代表国家对消费者合法权益进行行政保护的行政机关是( )。(C)
A. 技术监督部门
B. 各行业主管不满
C.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D. 卫生监督部门
解析:
6.消费者李某在某购物中心购买了一台音响设备,经有关部门检验发现该音响设备属于不合格商品,李某找到购物中心要求退货。下列处理方法中,正确的是( )。(C)
A. 该购物中心认为可以通过更换使李某得到合格产品,因而拒绝退货
B. 该购物中心认为该产品经过修理能达到合格,因而拒绝退货
C. 该购物中心应按照消费者的要求无条件负责退货
D. 该购物中心可以依法选择修理、更换、退货中的任一方式
解析:
7.甲在超市购物时被怀疑偷东西,在商场经理的命令下被强行搜身。后甲将此情况告知某报社,当天报社载文对商场和经理的行为进行了抨击。甲的行为属于( )。(A)
A. 消费者维护自身权益的行为
B. 诋毁商誉的行为
C. 新闻媒体损害竞争对手商业信誉的行为
D. 侵犯经理名誉权的行为
解析:
8.国家制定有关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时,应当听取( )的意见和要求。(D)
A. 生产者
B. 服务者
C. 销售者
D. 消费者
解析:
9.投诉事项涉及商品和服务质量问题的,消费者协会可以提请鉴定部门鉴定,鉴定部门( )鉴定结论。(B)
A. 不能告知
B. 应当告知
C. 可以告知
D. 酌情告知
解析:
10.大众传媒对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进行( )。(C)
A. 行政监督
B. 社会监督
C. 舆论监督
D. 司法监督
解析:
11.景区某商家在其商品广告牌中赫然标注“××特产,独家经营”的字样,不少旅客掏钱购买了该商品,但在接下来的游览中,发现有多家经营该商品的商家,而且其商品价格都比该商家要低。该商家的做法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 )。(C)
A. 自主选择权
B. 知情权
C. 公平交易权
D. 获得有关知识权
解析:
12.旅游者一行20人在旅行社安排下到某旅游定点商店购物。保安人员无端怀疑旅游者王某偷拿了开放货架上的某旅游工艺品,遂搜身并检查携带的挎包,引起同行旅游者的强烈不满。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该旅游定点商店应当对王某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 )。(C)
A. 警告该保安
B. 开除该保安
C. 赔偿王某的损失
D. 扣除该保安人员工资及奖金
解析:
13.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 )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D)
A. 五倍
B. 四倍
C. 二倍
D. 三倍
解析:
14.消费者甲在某商场购得一台打折的多功能食品加工机,回家试后发现该产品只有储物部件可以勉强使用,其切削等加工功能彻底失灵,遂向商场提出退货。商场的答复是“打这么高的折扣本来就只想卖个碗的价钱,没法加工食品,商场概不负责”。商场的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 )。(A)
A. 知情权
B. 自主选择权
C. 公平交易权
D. 求偿权
解析:
15.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适用范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 农民的消费活动不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B. 农民的生活消费活动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但购买、使用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生产资料时不适用该法
C. 人类的所有消费活动均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D. 农民购买、使用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生产资料,参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执行
解析:
16.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伤害的,应当承担的费用中不包括( )。(B)
A. 医疗费
B. 其抚养的人所必需的生活费
C. 治疗期间的护理费
D. 因误工减少的收入
解析:
17.“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形成后,旅游主管部门应当将相关信息通报或送达当事人本人,并告知其有申辩的权利。当事人在接到申辩通知后( )个工作日内,有权利进行申辩。(B)
A. 15
B. 30
C. 60
D. 90
解析:
18.旅游不文明行为当事人违反刑法的,信息保存期限为( )。(B)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6550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