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综合(造血系统疾病)模拟试卷1
A1/A2型题
1.霍奇金淋巴瘤最常发生的部位是(B)
A. 腹股沟淋巴结
B. 颈部淋巴结
C. 纵隔淋巴结
D. 腋下淋巴结
解析:霍奇金淋巴瘤好发于颈郝淋巴结,其次是腋下或腹股沟、纵隔和主动脉旁淋巴结。
2.霍奇金淋巴瘤具有诊断意义的细胞是(C)
A. 多形性细胞
B. 霍奇金细胞
C. R-S细胞
D. 陷窝细胞
解析:典型的R-S细胞对霍奇金淋巴瘤具有诊断价值;陷窝细胞的存在对结节硬化型亦具有诊断价值。
3.下述哪项符合结节硬化型霍奇金病(D)
A. 淋巴细胞大量增生
B. 多种细胞混合增生,少数R-S细胞
C. 淋巴细胞显著减少,较多R-S细胞
D. 纤维组织增生,多数陷窝细胞和R-S细胞
解析:结节硬化型组织学特征是肿瘤细胞为陷窝细胞,散在分布;粗大的胶原纤维束分割病变的淋巴结为大小不等的结节,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常常较多。
4.霍奇金淋巴瘤伴有结节性淋巴细胞增生,肿瘤细胞为爆米花细胞的组织学类型是(D)
A. 富于淋巴细胞型
B. 结节硬化型
C. 淋巴细胞消减型
D. 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
解析: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病变淋巴结呈深染的模糊不清结节状构象,肿瘤细胞是多分叶核的爆米花细胞。
5.符合霍奇金淋巴瘤的描述是(B)
A. 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预后最差
B. 可能与EB病毒感染有关
C. 淋巴细胞减少型预后最好
D. 陷窝细胞对霍奇金淋巴瘤具有诊断意义
解析:与其他亚型的HL相比较,淋巴细胞减少型患者的预后最差。R-S细胞对霍奇金淋巴瘤具有诊断意义。陷窝细胞对结节硬化型霍奇金淋巴瘤具有诊断意义。
6.符合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描述是(C)
A. 大多数为T细胞来源
B. 不引起免疫功能紊乱
C. 多为单克隆起源
D. 确诊时常有播散
解析:NHL瘤细胞往往表现出正常B细胞和T细胞分化过程中某个阶段的表型特征,肿瘤细胞成分和形态较单一,以一种细胞类型为主。非霍奇金淋巴瘤多起始于颈部和锁骨下淋巴结,诊断较早。
7.低度恶性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是(A)
A. 滤泡性淋巴瘤
B. 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
C. 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
D. Burkitt淋巴瘤
解析:滤泡性淋巴瘤临床上表现为惰性过程,病情进展缓慢,预后较好,10年生存率超过50%。
8.不符合滤泡性淋巴瘤特征的是(D)
A. 肿瘤细胞形成滤泡样结构
B. 由中心细胞和中心母细胞构成
C. 有t(14;18)引起Bcl-2过表达
D. 由T细胞起源
解析:滤泡性淋巴瘤是滤泡中心B细胞发生的淋巴瘤。
9.符合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的描述是(A)
A. 肿瘤细胞呈中心母细胞样或免疫母细胞样
B. 低度恶性
C. 多表达CD2、CD3
D. 多见于青年患者
解析: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细胞形态多样,类似中心母细胞、免疫母细胞、间变大细胞或浆母细胞。多好发于老年男性。
10.镜下肿瘤细胞间有散在巨噬细胞存在,形成“满天星”图像的淋巴瘤是(A)
A. Burkitt淋巴瘤
B. 大B细胞淋巴瘤
C. 滤泡性淋巴瘤
D. 周围T细胞淋巴瘤
解析:Burkitt淋巴瘤瘤细胞之间散在分布着胞质丰富而透亮的反应性巨噬细胞,构成所谓“满天星”图像。
11.不符合蕈样霉菌病的描述是(D)
A. 原发于皮肤
B. T细胞来源
C. 肿瘤细胞核高度扭曲
D. 不累及内脏
解析:蕈样霉菌病病程经过缓慢,可大致分为红斑期、斑块期和瘤块期三个阶段,后期可发生皮肤外的扩散。累及淋巴结和内脏器官。病变局限于皮肤者预后较好,扩散至血液和内脏者治疗效果很差。
12.急性白血病的特征病变是(D)
A. 外周血白细胞数目增多或减少
B. 淋巴结肿大
C. 脾肿大
D. 骨髓内原始和幼稚细胞大量堆积
解析:急性白血病的特征病变是:原始、幼稚细胞在骨髓内弥漫性增生,取代原有骨髓组织,在全身各器官组织内广泛浸润,一般不形成肿块。
13.不符合急性白血病骨髓组织的描述是(B)
A. 主要为原始细胞增生
B. 巨核细胞增多
C. 红细胞系生成受抑制
D. 成熟的白细胞数量减少
解析:急性白血病的骨髓组织主要为原始细胞增生,正常的三系受抑制。
14.脾在哪种白血病时肿大的最显著(B)
A. 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B.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C.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D.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解析:慢性粒细胞性白斑病体检时最突出的表现是脾大,即所谓的“巨脾”,是肿大的脾脏占据腹腔大部。
15.绝大多数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来源于(A)
A. B细胞
B. NK细胞
C. CD4+T细胞
D. CD8+T细胞
解析:绝大多数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来源于B细胞。
16.可以转化为白血病的疾病是(D)
A. 伯基特淋巴瘤
B. 霍奇金淋巴瘤
C. 多发性骨髓瘤
D. MDS
解析:能转化为白血病的疾病有小淋巴细胞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慢性髓增生性疾病(包括慢性髓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骨髓化生伴骨髓纤维化)、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等,本题中只有D项(MDS)易转化为急性髓系白血病。
17.不符合类白血病反应的描述是(D)
A. 常无明显贫血
B. 粒细胞出现毒性颗粒和空泡
C.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增高
D. 出现Ph染色体
解析: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时可出现特征性的Ph染色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5744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