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综合(消化系统疾病)模拟试卷2
A1/A2型题
1.慢性萎缩性胃炎与慢性浅表性胃炎最确切的区别是(D)
A. 炎症细胞浸润的深度
B. 病变部位
C. 黏膜变厚
D. 胃固有腺体萎缩
解析:慢性浅表性胃炎为胃黏膜最常见的病变,病变多灶性或弥漫性,胃镜可见黏膜充血、水肿、淡红色,表面有灰白色或灰黄色分泌物,有时伴点状出血或糜烂。慢性萎缩性胃炎以黏膜固有腺体萎缩和常伴有肠上皮化生为特点。
2.胃溃疡长期难以愈合的主要原因是(B)
A. 溃疡较大
B. 增殖性动脉内膜炎
C. 溃疡周围黏膜炎症反应重
D. 神经节细胞和神经纤维变性、断裂
解析:胃溃疡底部分4层:最表层为少量炎性渗出物,其下为坏死组织,再下为肉芽组织,最下层为陈旧瘢痕组织。瘢痕底部小动脉因炎症刺激常有增殖性动脉内膜炎,使小动脉管壁增厚,管腔狭窄或有血栓形成,因而造成局部血供不足,妨碍组织再生使溃疡不易愈合。
3.关于病毒性肝炎的病理变化,哪项不正确(D)
A. 炎症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
B. 肝细胞变性主要是细胞水肿及嗜酸性变
C. Kupffer细胞及成纤维细胞均可增生
D. 肝细胞无再生性变化
解析:肝炎的病变性质属于变质性炎症。基本病理变化包括:①肝细胞变性、坏死:肝细胞气球样变、溶解坏死;嗜酸性变、嗜酸性坏死;②炎细胞浸润:主要是单核细胞、淋巴细胞;③间质反应性增生和纤维组织增生,Kupffer细胞增生、肥大,肝细胞再生。
4.桥接坏死主要见于(D)
A. 急性普通型肝炎
B. 慢性肝炎
C. 亚急性重型肝炎
D. 中、重度慢性肝炎
解析:急性普通型肝炎发生广泛的肝细胞变性,以胞浆疏松化和气球样变最为普遍。坏死轻微,肝小叶内可有散在的点状坏死。嗜酸性小体少见。诊断急性普通型肝炎具有相对特征性的肝细胞病变是肝细胞的广泛变性。碎片状坏死常见于慢性肝炎。桥接坏死常见于中、重度慢性肝炎。
5.患者,女,40岁,1年前因胃出血,住院接受治疗,输血800ml,近10个月来出现食欲减退,体乏无力和黄疸,实验室检查,总胆红素701μmol/L,谷草转氨酶190U/L,谷丙转氨酶220U/L,碱性磷酸酶26U/L,肝穿检查,可见肝细胞碎片状坏死,桥接坏死,肝细胞脂肪变性,汇管区淋巴、单核细胞聚集,伴淋巴滤泡形成,下述诊断中较正确的是(C)
A. 急性甲型肝炎
B. 慢性乙型肝炎
C. 慢性丙型肝炎
D. 急性戊型肝炎
解析: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多为输血,病理检查特点为肝细胞脂肪变性,伴淋巴滤泡形成。
6.患者,女,18岁,1周来高热、恶心、呕吐,嗜睡,皮肤、巩膜黄染,肝区疼痛,ALT150U/L,胆红素35μmol/L,HBsAg(+),住院2天,出现肝臭、昏迷,因胃肠道广泛出血而死亡,符合肝穿组织病理变化的是(A)
A. 肝细胞大片坏死
B. 肝细胞桥接坏死
C. 肝细胞碎片坏死
D. 肝细胞点状坏死
解析:该患者病程1周,乙肝抗原阳性,嗜睡、黄染、胃肠道广泛出血死亡,符合急性重症肝炎。急性重症肝炎的特征病变是肝细胞大片坏死。
7.肝炎患者,肝体积明显缩小,外观黄绿色,表面呈结节状,光镜下见肝细胞大片坏死,同时可见肝细胞再生结节,明显淤胆,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结节间纤维组织及小胆管明显增生,根据上述病变诊断为(C)
A. 急性普通型肝炎
B. 重度慢性肝炎
C. 亚急性重型肝炎
D. 急性重型肝炎
解析:由肝体积明显缩小、大片坏死可推断为急性或亚急性重型肝炎,由肝脏结节状再生可推断为亚急性重型肝炎。亚急性重型肝炎肉眼观:肝体积明显缩小,外观黄绿色,表面呈结节状。镜下观:肝细胞大片坏死,同时可见肝细胞再生结节,明显淤胆,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结节间纤维组织及小胆管明显增生。
8.不符合急性胰腺炎的描述是(D)
A. 可引起休克
B. 可合并急性腹膜炎
C. 血清及尿中淀粉酶含量升高
D. 血清钙及钾离子浓度升高
解析:急性胰腺炎时由于胰岛A细胞受刺激,分泌胰高血糖素致使甲状腺分泌降钙素,抑制钙从骨质内游离,使消耗的钙得不到补充,故血钙降低。由于持续呕吐则发生血中的钾、钠含量降低。
9.食管癌的好发部位是(C)
A. 颈段
B. 上段
C. 中段
D. 下段
解析:食管癌好发于三个生理狭窄部,以中段最多见,其次为下段,而上段最少。
10.早期胃癌是(B)
A. 只限于黏膜内的癌
B. 未侵及肌层的癌
C. 直径在2cm以内的癌
D. 无淋巴结转移的癌
解析:早期胃癌指癌组织浸润仅局限于黏膜层或黏膜下层,无论有无淋巴结转移。
11.不符合溃疡型胃癌的描述是(B)
A. 呈火山口状
B. 黏膜皱襞向溃疡集中
C. 边缘隆起不整齐
D. 底部凹凸不平
解析:溃疡型:胃癌组织坏死脱落形成溃疡,溃疡一般比较大,边界不清,多呈血状。也可隆起如火山口,边缘不清楚,底部凹凸不平。
12.Krukenberg瘤是指(C)
A. 卵巢的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
B. 卵巢腺癌
C. 卵巢转移性黏液腺癌
D. 腺癌伴广泛转移
解析:Krukenberg瘤是由于胃腺癌(由胃黏膜上皮和腺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特别是胃黏液癌细胞浸润至胃浆膜表面时,经过种植性转移这种扩散方式,种植于双侧卵巢形成的转移性黏液癌。
13.大肠癌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是(A)
A. 高分化和中分化腺癌
B. 低分化腺癌
C. 黏液腺癌
D. 未分化癌
解析:大肠癌主要以高分化管状腺癌及乳头状癌为多见,少数为未分化癌或鳞状细胞癌。
14.原发性肝癌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是(A)
A. 肝细胞癌
B. 胆管上皮癌
C. 未分化癌
D. 胆囊癌
解析:原发性肝癌的组织学类型有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混合细胞型肝癌,其中肝细胞癌最多见,是由肝细胞发生的肝癌。<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6136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