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 > 西医临床医学综合能力 > 西医综合(传染病及寄生虫病)模拟试卷1

西医综合(传染病及寄生虫病)模拟试卷1

本单篇文档共5220字,内容预览3000字,预览为有答案版,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空白卷版和有答案版,同时也有考研类专业硕士整科真题模拟题,讲义课件,思维导图,易错高频题等下载。
西医临床医学综合能力 章节练习 2253人下载
价格: 1.20 原价:¥9.60
收藏

西医综合(传染病及寄生虫病)模拟试卷1

A1/A2型题

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主要侵犯(D)

A. 硬脑膜外

B. 硬脑膜

C. 软脑膜

D. 蛛网膜和软脑膜

解析:约2%~3%机体抵抗力低下患者,脑膜炎双球菌到达脑(脊)膜,定位于软脑膜,引起化脓性脑膜炎。化脓菌可在蛛网膜下腔的脑脊液中迅速繁殖、播散,因此脑膜炎症一般呈弥漫分布。

2.当机体抵抗力强,结核杆菌数量少、毒力弱时,结核病变呈(B)

A. 渗出性病变

B. 增生性病变

C. 坏死性病变

D. 蔓延扩散

解析:当结核病细菌少、毒力较低或人体免疫反应较强时,则发生以增生为主的变化,形成具有诊断价值的结核结节。

3.不符合局灶型肺结核病的描述是(A)

A. 属于活动性肺结核

B. 病变多位于肺尖部

C. 多为增生性病变

D. 可有干酪样坏死

解析:局灶型肺结核属于非活动性结核病,多位于肺尖下2~4cm处,以增生性病变为主。一般无自觉症状。

4.患者,男,55岁,2周前体检发现左肺上叶肿块,直径约3cm,边界较清楚,入院手术切除后病理诊断为结核球,肿块中央部分为(C)

A. 钙化组织

B. 纤维组织

C. 坏死组织

D. 上皮样细胞

解析:核球多由于干酪样病变吸收和周边纤维膜包裹或干酪空洞阻塞性愈合而形成。结核球内有钙化灶或液化坏死形成空洞,同时80%以上结核球有卫星灶,可作为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参考。结核结节中心常为干酪样坏死,周围为放射状排列的上皮样细胞,并可见Langhans巨细胞,再向外为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和成纤维细胞。

5.容易引起肠结核的继发性肺结核类型是(C)

A. 局灶型肺结核

B. 浸润型肺结核

C. 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D. 干酪性肺炎

解析: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患者,若痰菌阳性,反复咽下含结核杆菌的痰液可引起肠结核。因此绝大多数肠结核都是继发于活动性空洞型肺结核。

6.结核性脑膜炎病变最明显的部位是(A)

A. 脑底部

B. 脑顶部

C. 大脑皮质

D. 延髓

解析:结核性脑膜炎病变以脑底部最明显,脑及脊髓软脑膜表面有渗出物。

7.伤寒肠道病变的好发部位是(B)

A. 空肠

B. 回肠末段

C. 回盲部

D. 乙状结肠

解析:伤寒患者当感染菌量较大时,细菌得以进入小肠穿过小肠黏膜上皮细胞而侵入肠壁淋巴组织,尤其是回肠末端的集合淋巴小结或孤立淋巴小结。

8.细菌性痢疾引起的肠溃疡呈(D)

A. 环形

B. 烧瓶状

C. 与肠的长轴平行的椭圆形

D. 大小不等、形态不一的浅溃疡

解析:细菌性痢疾病变多局限于结肠,以大量纤维素渗出形成假膜为特征,假膜脱落伴有不规则浅表溃疡形成。溃疡呈大小不等、形态不一的地图状浅溃疡。

9.下列哪种病损属一期梅毒(D)

A. 睾丸树胶样肿

B. 硬腭坏死穿孔

C. 皮肤斑疹或丘疹

D. 外生殖器硬性下疳

解析:梅毒螺旋体侵入人体后3周左右,侵入部位发生炎症反应,形成下疳。

10.关于血吸虫病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

A. 晚期急性虫卵结节出现多量上皮样细胞

B. 慢性虫卵结节的虫卵内毛蚴仍存活

C. 急性虫卵结节内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

D. 慢性虫卵结节内大量淋巴细胞浸润

解析:随着血吸虫病程的发展,肉芽组织层逐渐向虫卵结节中央生长,并出现围绕结节呈放射状排列的上皮样细胞层,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减少,构成晚期急性虫卵结节,这是向慢性虫卵结节发展的过渡阶段。

B1型题

A.嗜神经细胞现象

B.陷窝细胞

C.上皮样细胞

D.泡沫细胞

11.动脉粥样硬化症可见(D)

A.

B.

C.

D.

解析:

12.乙型脑炎可见(A)

A.

B.

C.

D.

解析:动脉粥样硬化脂纹期、斑块期的病灶均可见到泡沫细胞。流行性乙型脑炎可见到嗜神经现象。陷窝细胞见于结节硬化型霍奇金淋巴瘤。

A.溃疡呈环形与肠的长轴垂直

B.溃疡呈长椭圆形与肠的长轴平行

C.溃疡呈烧瓶状口小底大

D.溃疡表浅呈地图状

13.肠伤寒的肠溃疡特征(B)

A.

B.

C.

D.

解析:

14.细菌性痢疾的肠溃疡特征(D)

A.

B.

C.

D.

解析:肠伤寒病变主要累及集合淋巴结和孤立淋巴小结,其病变分为四期:髓样肿胀期、坏死期、溃疡形成期和愈合期。在溃疡形成期出现肠溃疡,溃疡常呈长椭圆形,与肠的长轴平行。细菌性痢疾的肠溃疡呈地图状,与肠伤寒、肠结核和肠阿米巴不同,也不同于癌瘤的“火山口”样溃疡。

A.乙状结肠和直肠

B.回肠

C.结肠

D.回盲部

15.细菌性痢疾常累及(A)

A.

B.

C.

D.

解析:

16.伤寒常累及(B)

A.

B.

C.

D.

解析:

17.肠结核病常累及(D)

A.

B.

C.

D.

解析:

18.血吸虫病常累及(A)

A.

B.

C.

D.

解析:细菌性痢疾的病理变化主要发生于大肠,尤以乙状结肠和直肠为重。伤寒当感染菌量较大时,细菌得以进入小肠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5220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

剩余未完,查看全文
收藏
西医综合(传染病及寄生虫病)模拟试卷1

推荐资源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

客服微信:pujinet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