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申硕同等学力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模拟试卷30
名词解释
1.无差异曲线
无差异曲线是序数效用论的一种分析方法,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的数量组合。或者说,它是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的数量组合。无差异曲线如图2-2所示。
[*]
图2-2中,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商品1的数量X1和商品2的数量X2。图2-2中的曲线表示商品1和商品2的不同组合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水平是相同的。与无差异曲线相对应的效用函数为U=f(X1,X2)=U0。其中,X1、X2分别为商品1和商品2的消费数量;U0是常数,表示某个效用水平。
无差异曲线的特点:
①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会相交;
②无差异曲线有无数条,每一条代表着一个特定的效用等级,并且离原点越远,所代表的效用等级就越高;
③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④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解析:
2.总收益、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
(1)厂商的总收益(TR)是指厂商按照一定价格出售一定量产品所获得的全部收入,即:TR=P(y)×y,式中的TR为总收益,P(y)为既定的市场价格,y为销售总量。
(2)平均收益(AR)指厂商在平均每一单位产品销售上所获得的收入,即:AR=TR/y=P(y)。平均收益等于产品价格,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即为平均收益曲线。
(3)边际收益(MR)指厂商增加一单位产品销售时所获得的收入增量,即:MR=ΔTR/Δy。当厂商面临着既定价格时,其边际收益等于价格;而当厂商面临着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时,其边际收益低于价格。
解析:
3.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指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出的决策。
财政政策工具包括变动政府购买支出、改变政府转移支付、变动税收和公债等。财政政策利用政府预算(包括税收和政府支出)来影响总需求,从而达到稳定经济的目的。其特点是政府用行政预算来直接控制消费总量和投资总量,调节国家的需求水平,使总需求和总供给达到理想的均衡状态,从而促进充分就业和控制通货膨胀。
财政政策是需求管理的一种主要手段。从内容上看,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前者的政策手段主要是税率,后者的政策手段主要是政府购买(支出)。
解析:
4.新古典增长模型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是指由美国经济学家索洛等人提出的国民经济增长模型。由于其基本假设和分析方法沿用了新古典经济学的思路,故被称为新古典增长模型。
新古典增长模型主要包含以下假定:
①全社会使用劳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只生产一种产品;
②劳动与资本之间可以相互替代,但并不能完全替代;
③生产的规模收益不变;
④储蓄率即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保持不变;
⑤不存在技术进步,也不存在资本折旧;
⑥人口按照一个固定速度增长。
从而得到:sf(k)=[*]+nk,式中,sf(k)为社会的人均储蓄,[*]为人均资本的增加,nk为新增人口所配备的资本数量。该模型表明,一个经济社会在单位时期内(比如1年)按人口平均的储蓄量被用于两个部分:一部分为人均资本的增加[*],即为每一个人配备更多的资本设备;另一部分是为新增加的人口配备按原有的人均资本配备设备nk。前一部分被称为资本的深化,而后一部分被称为资本的广化。该模型得出的结论是:经济可以处于稳定增长,条件是[*]=0,此时经济总产量以人口增长率增长,人均产量和人均资本不变。
解析:
5.消费物价指数
消费物价指数是消费者物价指数的简称,它反映消费品(包括劳务)价格水平变动状况,一般用加权平均法来编制。消费物价指数用公式来表示为:CPI=(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一组固定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100%,消费物价指数是用来衡量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程度的指标之一。其优点是能及时反映消费品供给与需求的对比关系,资料容易搜集,能够迅速直接地反映影响居民生活的价格趋势。其缺点是范围较窄,只包括社会最终产品中的居民消费品的这一部分,因而不足以说明全面的情况。
解析:
简答题
6.引起供给变动的因素是什么?它们是如何影响供给的?
供给是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生产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该商品的数量。除了商品本身的价格以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影响供给的变动,主要包括:
(1)生产的成本。在商品自身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生产成本上升会减少利润,从而使商品的供给减少。相反,生产成本下降会增加利润,从而使商品的供给增加。
(2)生产的技术水平。在一般的情况下,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生产者的利润,生产者会提供更多的产量。
(3)相关商品的价格。如果一个厂商生产两种在原料上具有竞争性的商品,那么相关商品价格提高导致一种商品供给减少;相反,如果另一种商品是一种联合的副产品,相关商品价格提高将导致一种商品的供给增加。
(4)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如果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看好,如预期商品的价格会上涨,生产者在制定生产计划时就会增加产量供给。如果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是悲观的,如预期商品的价格会下降,生产者在制定生产计划时就会减少产量供给。
此外,厂商的目标、政府政策等也会对商品的供给产生影响。
解析:
7.试说明短期总产量曲线与短期总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
短期总产量曲线和短期总成本曲线之间存在下述对应关系:
①短期总产量曲线边际报酬递增阶段对应的是短期总成本曲线边际成本递减阶段;
②短期总产量曲线边际报酬递减阶段对应的是短期总成本曲线边际成本递增阶段;
③短期总产量曲线边际报酬极大值点相对应的是短期总成本曲线边际成本的极小值点。下面对两者的对应关系进行详细说明。
假定该短期生产函数为:
Q=F(L,K) ①
短期总成本函数为: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9975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