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申硕同等学力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模拟试卷31
名词解释
1.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指在效用水平保持不变的前提条件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第一种商品的消费可以代替的另外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边际替代率的几何意义是无差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以RCS代表商品的边际替代率,Δx1和Δx2分别是商品1和商品2的消费变化量,则商品1对商品2的边际替代率的公式为:
RCS1,2=-Δx2/Δx1
当商品数量的变化趋于无穷小时,则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公式为:
[*]
解析:
2.边际产量
边际产量是指在生产技术水平和其他投入要素不变的情况下,每增加一单位可变投入要素所得到的总产量的增加量。例如,在生产中如果只有劳动L是可变投入,则劳动的边际产量可以表示为:MP=ΔQ/ΔL。
假设生产函数连续且可导,从而可以用总产量对可变投入量求导得出边际产量,即MP=dQ/dL。这样,在某一产量上的边际产量即为该产量相对于总产量曲线上一点的斜率。
解析:
3.厂商利润最大化原则
厂商利润最大化原则是厂商做生产决策时所遵循的一般原则,它要求每增加一单位产品(或要素)所增加的收益等于由此带来的成本增加量,即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MR=MC。这也是厂商实现最大利润的均衡条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厂商应该选择最优的产量,使得最后一单位产品所带来的边际收益等于所付出的边际成本。
解析:
4.流动偏好陷阱
流动偏好陷阱又称凯恩斯陷阱,是指当利息率降低到一定程度之后,人们预计有价证券的价格不可能继续上升,因而会持有货币,以免证券价格下跌时遭受损失。这时,人们对货币的需求趋向于无穷大,货币当局即使增加货币供给也不能降低利率,从而不能增加投资引诱的一种经济状态。
解析:
5.充分就业预算盈余
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是指既定的政府预算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即潜在的国民收入水平上所产生的政府预算盈余,即潜在的国民收入对应的财政收入与政府预算支出之间的差额。它是基于凯恩斯主义的功能财政而设立的。以此为标准,可以消除收入的周期性波动对预算状况的影响,从而更准确地反映财政政策态势。若充分就业预算盈余增加了或赤字减少了,财政政策即是紧缩的。反之,政策是扩张的。另外,还可以使政策制定者以充分就业为目标确定财政政策。
解析:
6.总需求曲线
总需求是指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总需求曲线是表示经济当中的总需求量与价格总水平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曲线。随着价格总水平的提高,经济社会中的消费需求量和投资需求量减少,因而总需求量通常与价格总水平呈反向变动关系。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如图12-1所示。
[*]
解析:
7.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需求拉动通货膨胀是指由总需求增加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和显著的上涨。由于总需求表现为货币数量,因而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又被解释为“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国外需求增加以及政府政策对上述需求的刺激都会对总需求增加产生影响,并不同程度地拉动通货膨胀率上升。总需求持续增加引发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解析:
简答题
8.运用供求分析说明:
(1)“谷贱伤农”的道理何在?
(2)为什么20世纪70年代石油输出国组织要限制石油产量?
(1)“谷贱伤农”指风调雨顺时,农民收获的粮食数量增加,但是卖粮收入反而减少的现象。该现象的经济学逻辑是: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粮食丰收使得粮食价格下降,并且粮食价格下降的程度大于粮食产量增加的程度。
造成“谷贱伤农”这种经济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农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往往是小于1的,即当农产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农产品的需求往往是缺乏弹性的。其分析如图1-4所示。
[*]
图1-4中,农产品的需求曲线D是缺乏弹性的。农产品的丰收使供给曲线由S的位置向右平移至S’的位置,在缺乏弹性的需求曲线的作用下,农产品的均衡价格大幅度地由P1下降为P2。由于农产品均衡价格的下降幅度大于农产品的均衡数量的增加幅度,最后致使农民总收入量减少。总收入的减少量相当于图中矩形OP1E1Q1和OP2E2Q2的面积之差。
(2)同样的道理,由于石油为各国的重要能源,其需求价格弹性较小。在石油的需求没有变化的情况下,石油输出国组织限制石油的供给,会使得石油的价格将上涨。由于各国对石油的需求缺乏弹性,因而石油价格上涨将使得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总收益增加。若不限制石油供给,供给增加将导致石油价格下降,而供给量的增加不能弥补价格下降对收益所造成的损失,故而他们要限制石油产量。
[*]
如图1-5所示。限制石油产量的政策使供给曲线由S1向左平移至S2,均衡点由E1移动到E2,价格从P1上升为P2。价格上升后,需求量由Q1减少为Q2,但Q2AE1Q1小于P1AE2P2,即总收益增加。
解析:
9.为什么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试用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加以说明。
(1)劳动力供给曲线向后弯曲是指随着劳动价格即工资率的提高,最初劳动的供给量逐渐增加,但当劳动价格上升到一定程度之后,劳动供给量反而减少的情况。假设每一个劳动力的供给只取决于工资,则向后弯曲的劳动供给曲线可用图5-2表示。
[*]
(2)劳动的供给是消费者在既定时间约束条件下对获取收入和消费闲暇之间进行最优配置的结果。
一方面,对消费者而言,与消费商品一样,消费闲暇也可以获得效用。不同的商品和闲暇时间的组合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满足可以由一系列的无差异曲线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8452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