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申硕同等学力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模拟试卷23
名词解释
1.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
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是指由权力中心推进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其含义是在一定的宪法秩序和行为的伦理道德规范下,权力中心提供新的制度安排的能力与意愿是决定制度变迁的主导因素,而这种能力与意愿主要决定于一个社会的各既得利益集团的权力结构与力量对比。
解析:
2.收益权能
收益权能是指获取基于所有者财产而产生的经济利益的可能性,是人们因获取追加财产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收益权主要表现为对剩余价值的无偿占有权,即职能资本家拥有对企业主收入的索取权,货币资本家拥有对利息的索取权,土地所有者拥有对地租的索取权,这种收益索取权的基础便是所有权。
解析:
3.竞争性国有企业
竞争性国有企业是指那些由国家投资建成的、基本上不存在进入与退出障碍、同一产业部门内存在众多企业、企业产品基本上具有同质性和可分性、以利润为经营目标的国有企业。这些国有企业大部分分布在加工工业、建筑业、商业、服务业等领域。
解析:
4.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是指由于信息不对称,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时作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道德风险的存在不仅使得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受到损失,而且会破坏原有的市场均衡,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解析:
5.宪法秩序
宪法秩序指用以界定国家的产权和控制的基本结构。它包括确立生产、交换和分配的一整套政治、社会和法律的基本规则,它为集体选择确立了原则,从而是制定规则的规则。宪法秩序通过对政体和基本经济制度的明确规定来界定具体制度安排的方向与形式,即具体的制度安排不能超越宪法秩序明确规定的制度创新空间。
解析:
6.产业
产业是指生产相似或相同产品的一系列企业。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产业是指一般分工形成的产业,广义的产业则是指在一般分工基础上由特殊分工形成的产业。
解析:
7.物价稳定
物价稳定不是指各种商品和要素之间相对价格的稳定,而是指全社会范围内价格总水平的稳定,通常借助价格指数来表示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化。在实践中,消费物价指数(CPI)是最受各国政府关注的指标。
解析:
简答题
8.简述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概括,这些特征主要是:
(1)自由人的联合体和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
只有当人类社会发展到人成为社会、自然界和自身的主人,人才能成为自由人。由这些自由人组成的联合体,才是自由人的联合体。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也是人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未来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
(2)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私有制
生产资料私有制造成了阶级对立和社会发展的无政府状态,因而消灭私有制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建立未来自由人联合体的根本途径。只有实行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并在此基础上实行有计划的生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因此,生产资料公有制取代私有制是社会化生产发展的必然产物。
(3)尽快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
生产力是决定人类社会发展的最根本力量,是衡量社会进步的基本尺度。在未来社会中,生产力的发展不仅是提高社会成员物质生活水平的基础,而且是社会成员获得全面自由发展的条件。尽可能快地发展生产力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这是共产主义社会生产的基本目的,反映了这一社会的根本性质。
(4)消灭商品生产,对全部生产实行有计划的调节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设想的未来社会中,由于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消灭了商品生产,劳动成为直接的社会劳动,因此能够实行“劳动时间的社会的有计划分配”。
(5)在共产主义两个阶段中分别实行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
马克思根据生产力的不同性质明确地把共产主义社会区分为低级和高级两个发展阶段,在共产主义低级阶段只能实行按劳分配,在其高级阶段实行按需分配。
解析:
9.简述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及运行特点。
为了实现“赶超”型发展战略,我国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采取的是一种以强调数量增长和以外延方式为主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与这种增长模式相适应,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末初步建立了一个以国家高度集权为特征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
(1)传统计划经济的基本特征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是以国家高度集权为特征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它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①在决策结构上,实行中央集权控制;
②在动力结构上,忽视物质利益刺激,实行平均主义分配原则;
③在信息结构上,实行计划指令的纵向传递,全部经济活动都纳入计划的轨道,企业行为基本不受市场信号的制约;
④在所有制结构上,追求“一大二公”,实行“穷过渡”。
(2)传统计划经济的运行特点
①企业对瞬时出现的情况作出如下反应:一是使产量与当前最稀缺的资源相适应;二是实行强制替代,即由短缺引起的投入组合的更改;三是根据可得到的投入品来决定产出构成。
②在追求高经济增长率目标的驱使下,从上到下存在强烈的数量冲动。为了完成产值指标,企业对短缺资源的需求总是不可被满足的,并力图积存尽可能多的投入品,以防万一。
③由于企业不承担投资决策的责任,这会使投资需求大大超过可供分配的投资资金,引起“投资紧张”。投资计划、投资品供应紧张和短缺感是企业扩张冲动和投资饥渴的重要动力,从而会进一步造成投资的周期波动。伴随着不断加剧的资源和消费品的短缺,强制替代、排队、等待、配额和票证就成为常见的现象。
实践证明,这种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它所暴露出来的弊端有目共睹,如官僚主义严重、动力不足、经济结构僵化、短缺现象严重、劳动者积极性不高、经济效率低下等。
解析:
10.什么是代理问题?简述委托代理关系卜的激励约束机制的设计。
(1)代理问题是指国有企业在进行股份制改造后,在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形成了委托代理关系,由于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12848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