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 > 心理学312 >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普通心理学)模拟试卷105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普通心理学)模拟试卷105

本单篇文档共9662字,内容预览3000字,预览为有答案版,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空白卷版和有答案版,同时也有考研类学硕统考专业整科真题模拟题,讲义课件,思维导图,易错高频题等下载。
心理学312 章节练习 4794人下载
价格: 0.60 原价:¥9.60
收藏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普通心理学)模拟试卷105

单选题

1.研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与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属于( )。(B)

A. 因果研究

B. 相关研究

C. 个案研究

D. 观察研究

解析:相关研究是一种基于描述的科学研究方法,探索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果研究的主要途径是实验法,通过操纵自变量,控制无关变量,观察因变量以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个案研究源于临床实践中的问诊法,是将个人或由个人组成的团体作为研究对象的一种方法,一般的做法是通过对某个人进行详细而深入的观察和研究来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观察研究是在自然状态下对研究对象的特征进行观察和记录,并对结果进行描述和对比分析。

2.位于大脑左半球的布洛卡区受到损伤会发生( )。(A)

A. 运动性失语症

B. 接受性失语症

C. 不能书写

D. 失读症

解析:布洛卡区受损伤会发生运动性失语症,又称表达性失语症;威尔尼克区受损伤会发生接受性失语症;言语视觉中枢受损伤会发生视觉失语症或失读症。

3.学生听课时,突然教室外一声巨响,引起学生对该响声的反应,这是一种( )。(A)

A. 无意注意

B. 有意注意

C. 有意后注意

D. 没有注意

解析:无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4.人从较亮处进入较暗处时,一开始什么也看不见,经过一段时间视觉逐渐恢复的现象是( )。(C)

A. 视觉锥体细胞开始活跃

B. 视觉细胞中视色素开始分解

C. 视黄醛和蛋白开始结合

D. 适应的时间很快

解析:视紫红质(由视黄醛和视蛋白组成)是一种化学感光物质,在曝光时被破坏变色,在暗适应中又重新合成而恢复活性。

5.在同一张图里有人看见青年妇女的背侧面,有人看见老太太的正侧面,是知觉的( )。(B)

A. 整体性

B. 选择性

C. 理解性

D. 恒常性

解析:人在知觉客观世界时,总是有选择地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的对象,而把其他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以便更清晰地感知一定的事物与对象。知觉的对象从背景中分离,与注意的选择性有关。

6.人们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叫( )。(B)

A. 情景记忆

B. 语义记忆

C. 程序性记忆

D. 陈述性记忆

解析:图尔文将长时记忆分为两类: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语义记忆是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与时间、地点无关。情景记忆是指人们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事件的记忆。

7.提高记忆效率,扩大短时记忆容量的主要方法是( )。(B)

A. 复述

B. 把小单位联合成大单位

C. 避免平时造成遗忘

D. 把记忆单位单元化小

解析:短时记忆的容量可以由若干单位来衡量。一个单位可以是一个数字、字母、音节,也可以是一个单词、短语和句子。单位的大小随个人的经验组织而有所不同。把小单位联合成大单位是提高记忆效率,扩大短时记忆容量的主要方法。

8.闻到饭菜香味,推断妈妈在厨房,这说明( )。(A)

A. 思维具有间接性

B. 思维具有概括性

C. 思维与语言有密切的联系

D. 思维具有直观性

解析:思维具有间接性的特征,思维的间接性是指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和一定的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

9.医生根据病人的体温、血压、心电图等检查资料确诊病患反映了思维的( )。(B)

A. 概括性

B. 间接性

C. 预见性

D. 抽象性

解析:思维的间接性是指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和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思维的概括性是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

10.“人逢喜事精神爽”描述了人的( )情绪状态。(D)

A. 热情

B. 激情

C. 应激

D. 心境

解析:心境是指人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具有弥散性,它不是关于某一事物的特定体验,而是以同样的态度体验对待一切事物。

11.意志行动最重要的特征是( )。(D)

A. 有自觉的行动目的

B. 以随意动作为基础

C. 受意识能动调节支配

D. 克服内部和外部困难

解析:意志行动的特征包括:

①意志行动是有目的的行动。

②随意运动是意志行动的基础。

③意志行动与克服困难相联系,只有那些与克服困难相联系而产生的意志行动,才是意志行动的重要特点。

意志行为的重要特征是勇于克服困难和阻碍。

12.关于成人认知发展,卡特尔提出了晶体智力与流体智力,不正确的是( )。(C)

A. 流体智力决定于个人的禀赋,受教育和社会文化的影响较小

B. 晶体能力在人的一生中一直在发展,25岁之后发展速度渐趋平缓

C. 神经生理的老化导致基础的认知能力退化,将导致晶体智力下降

D. 通常信息加工能力,20岁以后发展到顶峰,30岁以后逐渐降低

解析:流体能力是指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它决定于个人的禀赋,较少依赖与文化和环境。流体智力在20岁以后发展到顶峰,30岁后逐渐下降。晶体能力是指获得语文、数学知识的能力,它决定于后天的学习,与社会文化有密切的关系。晶体智力在人的一生中都在发展,25岁以后发展速度渐趋平缓。神经生理的老化导致基础的认知能力退化,会导致流体智力的下降。

13.提出“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的心理学家是( )。(B)

A. 荣格

B. 威特金

C. 麦克莱伦

D. 马斯洛

解析:威特金等在垂直视知觉的一系列研究中,发现了认知方式的个体差异,即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的差异。

14.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9662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

剩余未完,查看全文
收藏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普通心理学)模拟试卷105

推荐资源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

客服微信:pujinet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