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普通心理学)模拟试卷103
单选题
1.用所谓内省的方法研究心理现象,试图找出构成人的心理的基本元素的心理学派别是( )。(C)
A. 认知心理学
B. 社会心理学
C. 构造心理学
D. 神经心理学
解析:构造主义心理学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强调意识的构成成分,并把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状态三种基本元素。在研究方法上,构造主义心理学强调内省法。
2.下列理论中,对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影响比较大的是( )。(C)
A. 原型理论
B. 特征分析
C. 精神分析
D. 平行加工
解析:精神分析是西方现代心理学流派之一,强调潜意识的冲突是导致心理疾病的重要原因,在现今的心理咨询与治疗领域,常用于研究和治疗精神类疾患。
3.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情绪、欣赏音乐和艺术等定位于( )。(B)
A. 左半球
B. 右半球
C. 网状结构
D. 边缘系统
解析:大脑两半球的功能不同。语言功能主要定位在左半球,该半球主要负责言语、阅读、书写、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等;而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情绪、欣赏音乐和艺术等则定位于右半球。
4.所谓“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指的是( )。(C)
A. 注意的广度
B. 注意的稳定性
C. 注意的分配
D. 注意的转移
解析: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配到两种几种不同的对象或活动上。“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指的是两种活动同时进行,反映了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是指当环境或任务发生变化时,注意从一个对象或活动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活动上。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在一定时间内相对稳定的保持在注意对象上。注意的广度是指人在同一时间内所能清楚地把握的对象的数量。
5.注视一个红色的正方形一定时间后,再将视线转到白色的背景上,就会看到一个蓝绿色的正方形的现象,称为( )。(D)
A. 知觉
B. 适应
C. 对比
D. 后像
解析:感觉后像是指在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印象仍留一段事件的现象。后象有正、负之分。正后像在性质上和原感觉的性质相同,负后像的性质则同原感觉的性质相反。本题所描述的就是负后像现象。
6.在纸上画一幅面,即使把这张纸撕成两半,人们也能大致知道画的内容,这种知觉特性被称之为( )。(D)
A. 知觉的整体性
B. 知觉的恒常性
C. 知觉的选择性
D. 知觉的理解性
解析:D项,知觉的理解性是指在对现实事物的知觉中,需有以过去经验、知识为基础的理解,以便对知觉的对象作出最佳解释、说明。A项,知觉的整体性是指人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由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特性。B项,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像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它的稳定性。C项,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从背景中分理处对象的过程。
7.既是记忆的重要标志,又是回忆和再认的重要条件的是( )。(D)
A. 重现
B. 联想
C. 识记
D. 保持
解析:保持是人对事物识记后形成的知识经验在人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它以识记为前提,既是记忆的重要标志,也是回忆和再认的基本条件。
8.幼儿看到天上白云的形状,一会儿想象它是一匹飞奔的“骏马”一会儿想象它是一座会动的“山”……这种想象属于( )。(A)
A. 无意想象
B. 有意想象
C. 再造想象
D. 幻想
解析:无意想象是指一种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地产生的想象。有意想象是指按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再造想象是指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幻想是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
9.在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中,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和学习方法对学习掌握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称为( )。(C)
A. 原型
B. 定势
C. 迁移
D. 功能变通
解析: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而定势是指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
10.言语材料最小的意义单位是( )。(C)
A. 音位
B. 音节
C. 词
D. 短语
解析:词是语言中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A项,音位是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B项,音节是听觉感觉可以区分清楚的语音的基本单位。D项,短语是两个词或更多的词组合而成的造句单位。
11.个体在意外事件或危急情景出现时表现出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被称为( )。(C)
A. 愤怒
B. 心境
C. 应激
D. 激情
解析:应激是指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心境是指人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激情是指一种强烈的、爆发性的、为时短促的情绪状态。
12.人们喜欢记住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对不喜欢的事物记忆起来十分吃力,这表明情绪具有( )。(B)
A. 适应功能
B. 组织作用
C. 动机作用
D. 信号作用
解析:组织作用是指情绪和情感是人的心理活动的“组织者”。它有助于促成知觉选择,有助于监视信息的移动,影响工作记忆,影响思维活动,情绪还会影响人的行为表现。
13.学生想参加校篮球球队为学校争光,又怕耽误时间影响自己的学习成绩。这反映的是( )。(C)
A. 双趋冲突
B. 双避冲突
C. 趋避冲突
D. 以上皆非
解析:趋避冲突是在同一物体对人们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的情况下产生的冲突。双趋冲突是指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目标同时吸引着人们,但只能选择其中一种目标时出现的冲突。双避冲突是指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目标都是人们力图回避的事物,而人们又只能回避其中的一种目标时产生的冲突。
14.毕业生择业时,面对多重选择,是哪种冲突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7645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