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 > 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 > 在职申硕同等学力经济学(财政学)模拟试卷19

在职申硕同等学力经济学(财政学)模拟试卷19

本单篇文档共7984字,内容预览3000字,预览为有答案版,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空白卷版和有答案版,同时也有考研类同等学力整科真题模拟题,讲义课件,思维导图,易错高频题等下载。
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 章节练习 7501人下载
价格: 0.60 原价:¥8.00
收藏

在职申硕同等学力经济学(财政学)模拟试卷19

名词解释

1.政府采购制度

政府采购制度是指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实体以公开招标、投标为主要方式选择供应商,从国内外市场上为政府部门或所属团体购买商品或服务的一种制度。它具有公开性、公正性、竞争性的特点,其中公平竞争是政府采购制度的基石。这一制度主要包括采购计划的制定和审批、采购程序的管理和监督、采购效果的审计和检查等。

解析:

2.税负转嫁

税负转嫁是指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提高销售价格或压低购进价格的方法,将税负转移给购买者或供应者的一种经济现象。在广义上,税负转嫁包括税收负担转移和最终归宿两个部分。税负转嫁与价格的升降直接相关,是税收负担在各经济主体之间的重新分配,也是纳税人维护和增加自身利益的自主行为。

解析:

3.税制改革

税制改革是指通过税制设计和税制结构的边际改变来增进社会福利的过程。税制改革可能有很多形式,既有税率、纳税档次、起征点或免征额的升降和税基的变化,又有新税种的出台和旧税种的废弃,还有税种搭配组合的变化。

解析:

4.国债限度

国债限度是指国家债务规模的最高额度或国债的适度规模。而债务规模包括三层含义:

①历年累积债务的总规模;

②当年发行的国债总额;

③当年到期需还本付息的债务总额。

衡量国债限度的指标主要有两个:一是国债负担率,即国债余额占GDP的比率;二是国债依存度,即当年国债发行额占当年财政支出的比率。

解析:

5.预算外资金

预算外资金是指按国家财政制度规定不纳入国家预算的、允许地方财政部门和由预算拨款的行政事业单位自收自支的资金。简单地说,预算外资金是属于不纳入国家预算的一种财政性资金。

解析:

简答题

6.简述财政职能的基本内容。

财政职能是指财政作为一个经济范畴所固有的功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职能可概括为四个方面,即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经济稳定职能和经济发展职能。

(1)资源配置职能。资源配置职能是指政府主要通过税收动员社会资源,通过财政支出提供公共物品,实现经济资源的合理流动和配置。

(2)收入分配职能。收入分配职能是指政府通过收入支出制度,对不同收入阶层征税或不征税、多征税或少征税,从事增加低收入阶层的支出项目,实现对市场活动产生的收入分配状况的合理调整。

(3)经济稳定职能。经济稳定职能是指政府在失业和经济萧条时期实行赤字财政,在充分就业和通货膨胀压力很大的时期实行盈余财政,熨平经济波动。

(4)经济发展职能。经济发展职能是指政府主要通过税收优惠政策,调整支出结构,以经济增长为核心,以结构调整为重点,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财政职能之所以具有上述功能,是由于市场失灵往往会导致资源配置扭曲,收入不公、经济波动以及总量不平衡。

解析:

7.简述政府采购制度如何提高财政支出效益。

政府采购制度是以公开招标、投标为主要方式选择供应商,从国内外市场上为政府部门或所属团体购买商品或服务的一种制度。它具有公开性、公正性、竞争性,其中公平竞争是政府采购制度的基石。政府采购制度从三个层次上有利于财政支出效益的提高:

(1)从财政部门自身的角度来看,政府采购制度有利于政府部门强化支出管理,硬化预算约束,在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争环境下,降低交易费用,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2)从政府部门的代理人角度来看,通过招标竞价方式,优中选优,具体的采购实体将尽可能地节约资金,提高所购买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质量,提高政府采购制度的实施效率。

(3)从财政部门代理人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角度来看,由于政府采购制度引入了招标、投标的竞争机制,使得采购实体与供应商之间的“合谋”型博弈转化为“囚徒困境”型博弈,大大减少他们之间的共谋和腐败现象,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供应商(厂商)和采购实体是最大利益者而国家是最大损失者问题。

解析:

8.简述我国现阶段的财政投资决策标准。

财政投资的决策标准包括资本-产出比率最小化标准、资本-劳动力比率最大化标准以及增加就业标准。

我国现阶段以就业创造标准作为财政投资决策标准。就业创造标准是指政府应当选择单位投资额能够动员最大数量劳动力的项目。这种标准要求政府不仅要在一定程度上扩大财政投资规模(外延增加就业机会),而且还要优先选择劳动力密集型技术的项目(内涵增加就业机会)。

我国现阶段以就业创造标准作为财政投资决策标准的理由如下:

(1)从理论上说,劳动力是最重要的经济资源,失业的存在是对战略资源的浪费,而且就业增加会带动产出的增加。

(2)我国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政府必须从全局战略考虑这一资源的充分利用,财政投资项目是创造就业机会的有效途径。

(3)即使不考虑产出增加,也有很多理由表明增加就业是必要的,原因之一是失业的不良社会影响。许多社会问题可能就源于大量的失业:无所事事、到处流浪、犯罪、社会秩序混乱,甚至出现有组织的暴乱。从这个意义上说,增加就业的社会利益远远超出了增加产出的意义。

(4)财政投资的就业创造标准还有助于改善收入分配状况。一般来说,失业会使一个家庭陷入贫困。政府虽然可以通过税收和一次性转移支出等措施缓解收入分配不公平状况,但是往往受到政治和社会因素的限制。要增加贫困家庭的收入,根本措施还在于增加就业。而增加就业规模首先要增加就业机会,增加贫穷者就业机会的一个途径是扩大财政投资,因为私人投资决策考虑的主要是投资收益,而不是创造就业机会。特别是增加落后经济地区的财政投资,对整个社会的收入分配公平、福利水平的提高具有重大意义。

解析:

9.简述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的基本内容。

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实行的一种预算体制。它的主要特征在于规范化和法制化,长期相对稳定,地方预算构成名副其实的一级预算主体。

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的基本内容包括:

(1)一级政权,一级预算主体,各级预算相对独立,自求平衡。

(2)在明确市场经济下政府职能边界的前提下,划分各级政府职责(即事权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7984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

剩余未完,查看全文
收藏
在职申硕同等学力经济学(财政学)模拟试卷19

推荐资源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

客服微信:pujinet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