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申硕同等学力经济学(财政学)模拟试卷18
名词解释
1.转移性支出
转移性支出指政府资金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主要有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它体现的是政府的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在财政支出总额中,转移性支出所占的比重越大,财政活动对收入分配的直接影响就越大。转移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财政活动,执行收入分配的职能较强。
解析:
2.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是指政府通过专款专用税筹措资金,向老年人、无工作能力的人、失去工作机会的人、病人等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计划。社会保障制度是伴随近代大工业而产生的。政府提供社会保障的主要经济原因是保险市场的失灵。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由四个方面的内容构成,即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由五项组成,即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解析:
3.税收中性
税收中性是指政府课税不扭曲市场机制的运行,或者说不影响私人部门原有的资源配置状况。如果政府课税改变市场活动中以获取最大效用为目的的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或以获取最大利润为目的生产者的生产行为,就会改变私人部门原来的(税前)资源配置状况,这些改变效果即税收的非中性。
解析:
4.综合所得税
综合所得税是指对纳税人个人的各种应税所得(如工薪收入、利息、股息、财产所得等)综合征收。这种税制多采用累进税率,并以申报法征收。其优点是能够量能课税,公平税负。但这种税制需要纳税人纳税意识强、服从程度高,征收机关征管手段先进、工作效率高,因而容易产生偷税漏税现象。综合所得税最先出现于德国,现为世界各国普遍采用。
解析:
5.预算调整
预算调整是指经过批准的各级预算,在执行中因特殊情况需要增加支出或者减少收入,使总支出超过总收入或使原举借债务的数额增加等部分改变原预算。预算调整是预算执行的一项重要程序。
解析:
6.赤字依存度和赤字比率
赤字依存度和赤字比率是衡量财政赤字规模的两个指标。赤字依存度是指财政赤字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说明一国在当年的总支出中有多大比例是依赖赤字支出实现的;赤字比率是指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说明一国在当年以赤字支出方式动员了多大比例的社会资源。
解析:
简答题
7.简述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特征。
社会公共需要是相对于私人个别需要而言的,指向社会提供安全、秩序、公民基本权利和经济发展的社会条件等方面的需要。社会公共需要包括政府执行其职能以及执行某些社会职能的需要,如国防、文教、卫生、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以及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风险产业的投资;广义上还包括为调节市场经济运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等。社会公共需要具有以下特征:
(1)非加总性。社会公共需要是社会公众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的共同需要,它不是普遍意义上的人人有份的个人需要或个别需要的数学加总。
(2)无差异性。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提供的公共物品,可以无差别地由每个社会成员共同享用,一个或一些社会成员享用这种公共物品,并不排斥其他社会成员享用。
(3)代价的非对称性。社会成员享用为满足社会需要的公共物品,无需付出任何代价,或只支付与提供这些公共物品的所费不对称的少量费用。
(4)外部性。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提供的公共物品一般具有外部效应。外部效应指的是一个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或生产者的生产行为给其他消费者或生产者带来利益或损失。外部效应往往会导致公共物品供给的过度与不足。
(5)社会剩余产品性。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质手段只能来自社会产品的剩余部分,如果剩余产品表现为价值形态,就只能是对“M”(剩余价值)部分的抽取。
解析:
8.简述财政支出按费用类别分类的基本内容。
费用类别的“类”,指国家职能的划分,故按费用类别所做的分类,又可称按国家职能所做的分类。我国依据国家职能的划分,将财政支出区分为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和其他支出五大类。
按国家职能对财政支出分类,能够揭示国家执行了怎样一些职能以及侧重于哪些职能;对一个国家的支出结构作时间序列分析,便能够揭示该国的国家职能发生了怎样的演变;对若干国家在同一时期的支出结构作横向分析,则可以揭示各国国家职能的差别。
我国不论是改革开放前还是改革开放后,经济建设费都是最大的财政支出项目。但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不断下降,而社会文教费、行政管理费所占比重一直在稳定上升。这说明国家的经济建设职能正在向社会管理职能转变,特别是用于“民生”方面的开支将越来越大。
解析:
9.简述国债市场的作用。
国债市场一般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作用:
(1)实现国债的发行和偿还。国家可以采取固定收益出售方式和公开拍卖方式在国债市场的交易中完成发行和偿还国债的任务。
(2)调节社会资金的运行。在国债市场中,国债承销机构和国债认购者以及国债持有者与证券经纪人从事的直接交易,国债持有者和国债认购者从事的间接交易,都是社会资金的再分配过程,最终使资金需要者和国债需要者得到满足,使社会资金的配置趋向合理。若政府直接参与国债交易活动,以一定的价格售出或收回国债,就可以发挥诱导资金流向和活跃证券交易市场的作用。
在现代社会,主要发达国家的国债大都是通过国债市场发行的,并有相当部分是通过国债市场偿还的。近年来,随着国债规模扩大和对社会资金运行调节的必要性增强,发展中国家也开始重视国债市场的作用,并逐步建立适应本国国情的证券市场和国债市场。
解析:
10.简述划分收支的基本依据。
(1)社会公共需要的层次性
社会公共需要的层次性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从支出角度分析,以受益范围为标准区分的层次性,另一方面则是为满足公共需要提供收入来源的层次性。从中央和地方收支运行的结果看总是要对称的,只有收支对称才能维持财政收支的平衡。从这个意义说,收入划分受支出划分的制约,即受公共需要受益范围的制约。但是,由于各地方支出需要和收入能力是不对称的,需要靠中央转移支付来调节这种不对称,所以划分收入需要遵循另外的标准。
(2)集权与分权关系
公共需要的层次性作为划分收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8441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