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申硕同等学力经济学(财政学)模拟试卷16
名词解释
1.寻租行为
寻租行为是指通过游说政府活动获得某种垄断权或特许权,以赚取超常利润或租金的行为。政府的某些干预形式,如颁发许可证、授权书、批文、特许经营等,为寻租行为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寻租行为越多,社会资源的浪费就越大。
解析:
2.最低费用选择法
最低费用选择法一般不用货币单位来计量备选的财政支出项目的社会效益,只计算每项备选项目的有形成本,并以成本最低为择优的标准。运用最低费用选择法时,首先要提出多种备选方案,计算出备选方案的有形费用,并按照费用的高低排出顺序,以供决策者选择。这种方法适用于事业单位的支出评价。
解析:
3.财政投融资
财政投融资是指以国家的信用为基础,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有偿地投资于具有公共性的领域。它是一种政策性投融资,既不同于一般的财政投资,也不同于一般的商业性投资,而是介于这两者之间的一种新型的政府投资方式。财政投融资具有有偿性、公共性、非营利性、统筹性和灵活性等特点。
解析:
4.累进税率
累进税率是指按课税对象数额的大小,划分若干等级,每个等级由低到高规定相应的税率,课税对象数额越大税率越高,数额越小税率越低。累进税率因计算方法的不同,又分为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全额累进税率是指按课税对象适应的最高级次的税率统一征税。超额累进税率是把课税对象按数额大小划分为不同的等级,每个等级由低到高分别规定税率,各等级分别计算税额,一定数额的课税对象同时使用几个税率。
解析:
5.税制结构与税制模式
(1)税制结构是指一国各税种的总体安排。只有在复合税制类型条件下才有税制结构问题。在税制结构中,不同税种的相对重要性差异很大,形成了不同的税制模式。税制结构问题是税制设计的根本战略问题。合理的税制结构是实现税收职能作用的首要前提,它决定税收作用的范围和深度。只有税制结构合理了,才能从总体上做到税制的合理,才能充分发挥税收的作用。
(2)税制模式是指在一国的税制结构中以哪类税作为主体税种。税制结构特别是其中的主体税种(税制模式),决定着税制体系的总体功能。
解析:
6.国债流通市场
国债流通市场又称国债二级市场,是指国债交易的第二阶段,即已经上市发行的国债进行买卖、转让和流通的市场。国债交易者进入二级市场做现货交易,要通过证券经营机构进行。一般是国债承销机构与认购者之间的交易,也包括国债持有者与政府或国债认购者之间的交易。
解析:
7.“收支两条线”管理
“收支两条线”管理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依法取得的政府非税收入全额缴入国库或者财政专户,支出通过财政部门编制预算进行统筹安排,资金通过国库或财政专户收缴和拨付的管理制度。
解析:
8.财政平衡
财政平衡是指国家预算收支在量上的对比关系,这种收支对比关系有以下三种结果:
①收大于支有结余;
②支大于收有逆差,即赤字;
③收支相等。
财政平衡追求的目标是基本平衡或大体平衡。研究财政平衡要有动态平衡的观点,不能局限于静态平衡,还要有全局观点,不能就财政平衡论财政平衡。财政收支平衡可以从中央预算平衡和地方预算平衡分别考察。
解析:
简答题
9.简述养老保险制度的三种筹资模式。
养老保险制度从其筹资方式来说可分为以下三种模式:
(1)完全基金制
完全基金制是用过去积累的缴款所挣取的利息收入提供保险金的制度。具体来说,工人在就业期限或寿命内向社会保险计划缴款,这些缴款存入政府管理的基金中,该项基金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积累并生息;当一个工人退休后,每年领取的保险金主要来自其中的利息收入。
(2)现收现付制
现收现付制是用当期的缴款提供保险金的制度。换言之,支付给当期接受者的保险金来自于现在工作的人缴纳的税收,即为通常所说的社会保障税,有的国家也称为社会保险税或工薪税。
(3)部分基金制
部分基金制是既具有完全基金制的部分特征又具有现收现付制部分性质的混合制度。社会保障税的一部分用来支付当期接受者的保险金,一部分(剩余部分)投资于政府管理的基金(或称为社会保障信托基金),该基金用来支付将来的保险金。
解析:
10.借助图形解释税收的超额负担。
税收的超额负担理论是哈伯格首先利用马歇尔的基数效用理论作为超额负担的基本理论说明,后称之为马歇尔-哈伯格超额负担理论。税收的超额负担如图4-1所示。
[*]
图4-1表示一种商品的市场,D是这种商品的需求曲线,S是供给曲线。征税前的均衡点是E,产量为OG,价格为OB。假定政府对这种商品课征FD的从量税,供给曲线S将向左上方移动至S+T,税后市场均衡点为F,产量减少至OH,价格上升至OA。这种税的税收收入是CD(销售量)乘以。DF(税率),即ACDF的面积。消费者因课税而损失的消费者剩余是ABEF的面积,生产者因课税而损失的生产者剩余是BCDE的面积。这两种损失合计为ACDEF的面积,显然大于政府的税收收入(ACDF的面积)。二者间的差额FDE即为课税的超额负担。这说明,纳税人不仅向政府纳税ACDF的面积,而且还因商品价格上升、产量(消费量)减少,消费者可能要转向消费其他商品,使消费者在商品间的选择受到扭曲。税收的经济效率则要求政府在征税过程中尽量使FDE这个“哈伯格三角”的面积最小化。
为此,可通过如下三种方法避免或减少超额负担:
①对供求弹性为零的商品征税;
②对所有商品等量(从价)征税;
③对所得征税。
解析:
11.简述增值税的优点。
增值税是就商品价值中增值额课征的一个税种,是我国现行税制中最重要的一个税种。它的优点表现在:
(1)在就一种商品多次课征中避免重复征税。
(2)增值税采取道道课税的课征方式,并以各企业新创造的价值为计税依据,可以使各关联企业在纳税上互相监督,减少乃至杜绝偷税漏税。
(3)增值税的课征与商品流转环节相适应,但税收额的大小又不受流转环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10323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