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 > 心理学312 >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模拟试卷92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模拟试卷92

本单篇文档共9365字,内容预览3000字,预览为有答案版,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空白卷版和有答案版,同时也有考研类学硕统考专业整科真题模拟题,讲义课件,思维导图,易错高频题等下载。
心理学312 章节练习 7646人下载
价格: 0.60 原价:¥7.00
收藏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模拟试卷92

单选题

1.在实验心理学史上,著名的“人差方程式”涉及的问题是( )。(B)

A. 个性差异

B. 反应时

C. 记忆

D. 认知风格差异

解析:1850年,生理学家赫尔姆霍茨利用人差方程原理,来测量实验者的反应时间,再根据反应时间推算神经冲动的速度。

2.冯特的学生( )主张用联想、系统的实验内省法和观察的方法来研究心理过程,并主张用实验的方法来研究思维。他还建立了著名的符茨堡学派。(A)

A. 屈尔佩

B. 铁钦纳

C. 卡特尔

D. 安吉尔

解析:屈尔佩建立的符茨堡学派以研究思维著称,其关于无意象思维的实验研究成果,打破了传统的意识心理学的禁锢,促进了思维心理学的发展和行为主义的诞生。

3.对于撰写研究报告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 要把实验使用的被试、刺激材料和实验材料等都描述清晰,以便其他研究者重复验证

B. 在前言中只需要写研究者赞同的理论观点

C. 实验结果要用图和表等形式表示出来

D. 要将实验结果和研究者的解释明确分开

解析:前言中应写出与文章研究主题有关的理论观点的综述,要包括与本研究假设一致或不一致的研究。

4.如果一个实验中,每个处理水平下的任务都很繁重。那么最适合做什么设计?( )(A)

A. 完全随机设计

B. 拉丁方设计

C. 完全被试内设计

D. 混合设计

解析:当每个处理水平下的任务都很繁重时,为防止疲劳效应,应选择被试间实验设计,即每个被试(组)只接受一个自变量水平的处理。完全随机化设计是指用随机化的方法来处理指派实验序号和实验对象的实验设计。在此种实验设计中仅有一个实验因素,分处K个水平(K>2),用随机化的方法经被试分为K组,每个实验组被随机地指派接受一种实验处理。

5.不能排除成熟等因素影响的设计是( )。(A)

A. 单组前后测设计

B. 时间序列设计

C. 双组前后测设计

D. 双组后测设计

解析:单组前后测设计是指通过前测可以获得所抽取样本的最初水平或心理特征,再与单组后测结果进行比较,以分析实验处理的效应。该研究设计的结论缺乏可靠性,因为其中可能存在练习效应以及历史、成熟因素的影响。

6.主试不知哪些被试接受的是哪种实验处理,被试不知实验目的的实验是( )。(A)

A. 双盲实验

B. 单盲实验

C. 不具有可重复性

D. 控制不佳

解析:双盲实验控制法是指在主试和被试都不知道实验目的的前提下实施实验,排除由于主试和被试知道实验目的和实验者的意图而引起的额外变量。

7.下面关于准实验设计和真实验设计错误的说法是( )。(D)

A. 准实验设计的实验控制不如真实验设计严密

B. 准实验设计在真实性和生态效度上高于真实验设计

C. 准实验设计本质上是一种相关研究

D. 由于控制较差,且难以探究事物间的因果关系,故而应尽量避免使用准实验设计

解析:在实际的社会情境中,常常不能用真正的实验设计来控制额外变量,但可以对一些影响实验结果的额外变量进行分类,将其作为自变量纳入,使用真实验设计的某些方法收集、整理、统计分析实验材料,这就是准实验设计。虽然准实验有其不足之处,但它却能够在严格实验无法进行的时候取得结果,使研究者能够在道德和能力的限制范围内尽可能地关注感兴趣的问题。从这一点上看,准实验设计虽然效力不足,却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

8.下列属于实验者效应的是( )。(D)

A. 霍桑效应

B. 回归效应

C. 天花板效应

D. 罗森塔尔效应

解析:实验者效应是指主试在实验中可能以某种方式(如表情、手势和语气等)有意无意地影响被试,使他们的反应符合主试的期望,如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效应,又称皮格马利翁效应,是指教师对学生的殷切期望能收到戏剧性的预期效果的现象。霍桑效应,是指那些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别人观察的个人具有改变自己行为的倾向。回归效应是指一个总体中在某一时期具有某一极端特征(低于或高于总体均值)的个体在未来的某一时期将减弱它的极端性趋势。天花板效应,是指测验题目过于容易,而致使大部分个体得分普遍较高的现象。

9.以下有关事后实验设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B)

A. 相关研究设计是事后设计的一个具体形式

B. 单组前后测实验设计是事后设计的一个具体形式

C. 准则组设计是事后设计的一个具体形式

D. 事后设计属于非实验设计的范畴

解析:非实验设计有前实验设计(包括单组后测设计、单组前后测设计和固定组比较设计)和事后设计(包括相关研究设计和准则组设计)。

10.内隐联想测验是以( )为指标来进行的。(B)

A. 概率密度

B. 反应时

C. 正确率

D. 信心评价

解析:内隐联想测验是由格林沃尔德在1998年提出的。内隐联想测验是以反应时为指标,通过一种计算机的分类任务来测量两类词之间的自动化联系的紧密程度,继而对个体的内隐态度等内隐社会认知进行测量的。

11.Posner等人应用减数法反应时实验确定了,某些短时记忆信息可以有( )两个连续的阶段,这是认知心理学上的重大发现。(B)

A. 视觉编码和语义编码

B. 视觉编码和听觉编码

C. 听觉编码和语义编码

D. 图像编码和声音编码

解析:Posner利用减数法实验证明短时记忆编码前期存在着视觉编码,随后以听觉编码为主。

12.下列经典心理学实验中,利用加法反应时原理的是( )。(A)

A. 斯滕伯格关于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的实验

B. 波斯纳等人证明短时记忆存在视觉编码的实验

C. 库珀和谢波德证明心理旋转存在的实验

D. 哈密尔顿和霍克的字母转换实验

解析:加法反应时法的基本逻辑思想是:如果两个因素中一个因素的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9365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

剩余未完,查看全文
收藏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模拟试卷92

推荐资源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

客服微信:pujinet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