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298
单选题
1.下列函数的时间复杂度是
int fune(int n)
{int i=0, sum=0;
while(sum< n) sum += ++ i;
retum i;
{(B)
A. O(log n)
B. O(n1/2)
C. O(n)
D. O(nlog n)
解析:
2.下列关于栈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I.采用非递归方式重写递归程序时必须使用栈
Ⅱ.函数调用时,系统要用栈保存必要的信息
III.只要确定了入栈次序,即可确定出栈次序
IV.栈是一种受限的线性表,允许在其两端进行操作(C)
A. 仅I
B. 仅I、Ⅱ、III
C. 仅I、III、IV
D. 仅Ⅱ、III、IV
解析:
3.适用于压缩存储稀疏矩阵的两种存储结构是( )(A)
A. 三元组表和十字链表
B. 三元组表和邻接矩阵
C. 十字链表和二叉链表
D. 邻接矩阵和十字链表
解析:
4.要使一棵非空二叉树的先序序列与中序序列相同,其所有非叶结点须满足的条件是( )(B)
A. 只有左子树
B. 只有右子树
C. 结点的度均为1
D. 结点的度均为2
解析:
5.已知一棵二叉树的树形如下图所示,其后序序列为e,a, c,b, d,g,f,树中与结点a同层的结点是
(B)
A. c
B. d
C. f
D. g
解析:
6.已知字符集{(D)
A. b,
B. d, e, f,g,h},若各字符的哈夫曼编码依次是
0100,10,0000,0101,001,011,11,0001,则编码序列
0100011001001011110101的译码结果是
C. acgabfh
D. adbagbb
解析:
7.已知无向图G含有16条边,其中度为4的顶点个数为3,度为3的顶点个数为4,其他顶点的度均小于3。图G所含的顶点个数至少是( )(B)
A. 10
B. 11
C. 13
D. 15
解析:
8.下列二叉树中,可能成为折半查找判定树(不含外部结点)的是
(A)
A.
B.
C.
D.
解析:
9.下列应用中,适合使用B+树的是( )(B)
A. 编译器中的词法分析
B. 关系数据库系统中的索引
C. 网络中的路由表快速查找
D. 操作系统的磁盘空闲块管理
解析:
10.在内部排序时,若选择了归并排序而没有选择插入排序,则可能的理由是
I.归并排序的程序代码更短
Ⅱ.归并排序的占用空间更少
Ⅲ.归并排序的运行效率更高(B)
A. 仅Ⅱ
B. 仅Ⅲ
C. 仅I、Ⅱ
D. 仅I、Ⅲ
解析:
11.下列排序方法中,若将顺序存储更换为链式存储,则算法的时间效率会降低的是
I.插入排序
Ⅱ.选择排序
Ⅲ.起泡排序
IV.希尔排序
V.堆排序(D)
A. 仅I、Ⅲ
B. 仅Ⅱ、Ⅲ
C. 仅Ⅲ、IV
D. 仅IV、V
解析:
12.假定计算机M1和M2具有相同的指令集体系结构(ISA),主频分别为1.5GHz和1.2GHz。在M1和M2上运行某基准程序P,平均CPI分别为2和1,则程序P在M1和M2上运行时问的比值(C)
A. 0.4
B. 0.625
C. 1.6
D. 2.5
解析:
13.某计算机主存按字节编址,由4个64M×8位的DRAM芯片采用交叉编址方式构成,并与宽度为32位的存储器总线相连,主存每次最多读写32位数据。若double型变量x的主存地址为804001AH,则读取x需要的存储周期数是( )(C)
A. 1
B. 2
C. 3
D. 4
解析:
14.某C语言程序段如下:
for(i=0: i<=9; i++)
{temp=1;
for(j=0; j<=i: j++)temp * =a[j];
sum + =temp;
}
下列关于数组a的访问局部性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A. 时间局部性和空间局部性皆有
B. 无时间局部性,有空间局部性
C. 有时间局部性,无空间局部性
D. 时间局部性和空间局部性皆无
解析:
15.下列寻址方式中,最适合按下标顺序访问一维数组元素的是( )(D)
A. 相对寻址
B. 寄存器寻址
C. 直接寻址
D. 变址寻址
解析:
16.某计算机按字节编址,指令字长固定且只有两种指令格式,其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12668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