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 > 教育学311 >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模拟试卷112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模拟试卷112

本单篇文档共18188字,内容预览3000字,预览为有答案版,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空白卷版和有答案版,同时也有考研类学硕统考专业整科真题模拟题,讲义课件,思维导图,易错高频题等下载。
教育学311 章节练习 3155人下载
价格: 0.80 原价:¥9.60
收藏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模拟试卷112

单选题

1.《大教学论》被看成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它的作者是( )。(B)

A. 赫尔巴特

B. 夸美纽斯

C. 康德

D. 培根

解析: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出版了近代第一本系统的教育学著作《大教学论》(1632)。

2.20世纪初,教育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对( )问题的研究上。(A)

A. 学校教育

B. 教育规则

C. 非正规教育

D. 终身教育

解析:20世纪初,教育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学校教育问题的研究上,而且主要集中在对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研究上。到20世纪末,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已经从正规教育扩展到非正规教育,直至注重人的一生发展都起着重大作用的终身教育的研究。

3.下列认为教育之所以是教育在于它自身的专门特点,并试图从教育自身的矛盾特殊性来揭示教育本质的学说是( )。(D)

A. 上层建筑说

B. 生产力说

C. 多质说

D. 本质规定说

解析:上层建筑说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了教育的性质:生产力说强调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多质说是一种折中派的观点,认为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教育的本质也应是多质的和多层次的,具有上层建筑和生产力的双重属性;本质规定说是深化派的观点,认为研究教育本质就是揭示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教育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过程,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都可以归入教育的本质规定说。

4.教育与政治的相互关系是( )。(C)

A. 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B. 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

C. 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

D. 相互对立相互割裂的关系

解析: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决定教育的性质,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宗旨、目的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和受教育的权力,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内容、教育结构和教育的管理体制;反过来,教育通过培养具有一定政治态度和思想意识的人,在维护和巩固一定的政治制度中发挥积极作用,学生的精神风貌和政治素质,影响着社会风俗、道德风尚和思想潮流。所以,教育与政治的相互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

5.教育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符合了人的发展的( )。(C)

A. 整体性

B. 稳定性和可变性

C. 差异性

D. 阶段性和顺序性

解析:学生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是指同一年龄阶段儿童在不同时期的发展速度和水平有个体差异;在相同方面的发展速度和水平也有差异。学生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求教师深入了解每个个体的身心发展状况和水平,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6.“教育即生长”反映的教育目的论是( )。(C)

A. 神学教育目的论

B. 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C. 教育无目的论

D. 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解析:“教育即生长”就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把外面的东西例如知识灌输进一个容器。这是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杜威认为,教育目的只存在于“教育过程以内”,不存在有“教育过程以外”的目的;主张儿童的本能、冲动、兴趣所决定的具体教育过程就是教育的目的;将社会、政治需要所决定的教育总目的看作是“教育过程以外”的目的,并指斥其为一种外在的、虚构的目的表现。

7.西方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形成于( )。(C)

A. 18世纪下半叶

B. 19世纪上半叶

C. 19世纪下半叶

D. 20世纪上半叶

解析:19世纪末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条途径形成了三种基本的现代学制:即单轨制,双轨制和分支型学制。

8.“经验课程”的代表人物是( )。(B)

A. 布鲁纳

B. 杜威

C. 赞科夫

D. 卢梭

解析:“经验课程”,又称“活动课程”“儿童中心课程”,是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学生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而实施的课程。“经验课程”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的“新教育运动”与“进步教育运动”,杜威常被认为是其代表人物,他主张以儿童的亲身经验代替书本知识,以学生的主动活动代替教师主导。

9.综合课程论把合并数门相邻学科内容形成的综合课称为( )。(B)

A. 融合课程

B. 广域课程

C. 核心课程

D. 合并课程

解析:综合课程论把合并数门相邻学科内容形成的综合课称为广域课程。广域课程是将各科材料依性质归到各个领域,再将同一领域的各科材料加以组织和排列,进行系统教学的课程。其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够高度整合分科课程,以便能与生活联系起来。它与相关课程、融合课程相比,其综合范围更加广泛。

10.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主要观点不包括( )。(D)

A. 知识课程的核心

B. 学科专家在课程开发中起重要作用

C. 以学科基本结构的掌握为目标

D. 课程知识应该有助于学生的社会反思

解析: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主要观点包括:知识课程的核心学校课程应以学科分类为基础;学校教学以分科教学为核心;以学科基本结构的掌握为目标;学科专家在课程开发中起重要作用。

11.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的教学模式是( )。(A)

A. 发现学习模式

B. 范例教学模式

C. 设计教学法

D. 系统学习书本知识的模式

解析:发现学习模式,就是要运用探究的技法发现学科的基本原理。它十分强调内部动机作用,旨在形成探究能力,并且将“直觉思维”看成“创造思维的核心之一”,强调“探究的过程中要大胆地凭借直觉来推测事物的本原。”一般认为,发现学习模式是布鲁纳首先提出的。

12.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向学生呈现、介绍大量而系统信息的方法是( )。(D)

A. 实践法

B. 谈话法

C. 参观法

D. 讲授法

解析: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它通过循序渐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18188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

剩余未完,查看全文
收藏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模拟试卷112

推荐资源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

客服微信:pujinet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