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88
单选题
1.世界上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作者是( )。(D)
A. 赫尔巴特
B. 霍普金斯
C. 桑代克
D. 卡普捷列夫
解析:卡普捷列夫,俄罗斯教育家兼心理学家。其著作《教育心理学》一书于1877年出版,这是迄今为止人们所知道的最早正式以“教育心理学”来命名的一部教育心理学著作,其实际内容与普通心理学差别不大。它把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确定为普通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但由于它并没有提供一个独立的学科内容体系,因此,并不意味着教育心理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从此确立。
2.下列不属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的是( )。(D)
A. 学生的学习兴趣
B. 学习动机
C. 教师的工作压力
D. 教师的社会地位
解析: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教与学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主要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教师的社会地位不属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畴。
3.从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看,青春期个体面对的最大冲突是( )。(A)
A. 角色同一与角色混乱
B. 自主与羞怯
C. 勤奋感与自卑感
D. 友爱亲密与孤独
解析:埃里克森把人的心理发展分为八个阶段:①信任对怀疑(0~1.5岁)。②自主对羞怯(1.5~3岁)。③主动感对内疚感(3~6、7岁)。④勤奋感对自卑感(6、7~12岁)。⑤角色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⑥友爱亲密对孤独(18~30岁)。⑦繁殖对停滞(30~60岁)。⑧完美无憾对悲观绝望(60岁以后)。青春期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矛盾是角色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4.下面有关个体心理的性别差异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C)
A. 婴儿一出生就存在心理上的性别差异
B. 在思维发展方面,男性的思维水平明显比女性的要高
C. 从婴儿期到青春前期,女孩的言语发展一直优于男孩
D. 女性的理解记忆和长时记忆优于男性
解析:A项,婴儿出生时只有生物学意义的性别差异,没有心理行为的性别差异。B项,男女的思维发展总体上是平衡的。D项,从出生到青春发育期,女性心理发展占优势;青年发育期开始,男女心理发展总体上趋于平衡,但心理发展的性别特征和性别差异是明显的。
5.有的学生平时易受暗示,屈从于权威,按照他人的意见办事,不善于适应紧急情况,这类学生的性格类型属于( )。(A)
A. 场依存性占优势
B. 场独立性占优势
C. 情感型
D. 内倾型
解析:根据题中“平时易受暗示,屈从于权威,按照他人的意见办事,不善于适应紧急情况”可知,这类学生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他们的态度和自我知觉易受周围的人们,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表现为善于察言观色,注意并记忆言语信息中的社会内容。因此,他们的性格类型属于场依存性占优势。
6.加涅的学习理论按照学习的结果把学习分为( )。(B)
A. 信号学习、概念学习、规则的学习、连锁学习、辨别学习
B. 言语信息学习、智慧技能的学习、认知策略的学习、态度的学习、运动技能的学习
C. 认知学习、情感学习、动作技能学习
D. 有意义学习、接受学习、机械学习、发现学习
解析:加涅根据学习结果将学习分为以下五类:①言语信息的学习。即学生掌握的是言语信息传递的内容,或者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以言语信息表达出来的。②智慧技能的学习。智慧技能的学习是要解决“怎么做”的问题,以处理外界的符号和信息,故又称过程知识。③认知策略的学习。认知策略是学习者用以支配他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等内在组织的才能,这种才能使得学习过程的执行控制成为可能。④态度的学习。态度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内部状态,这种状态影响着个人对某种事物、人物及事件所采取的行动。⑤运动技能的学习。运动技能又称为动作技能,它也是能力的组成部分。
7.行为主义心理学首先是由( )提出的。(D)
A. 巴甫洛夫
B. 斯金纳
C. 桑代克
D. 华生
解析:华生在1913年首先打出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旗帜,他是美国第一个将巴甫洛夫的研究结果作为学习理论基础的研究者。他认为学习就是以一种刺激替代另一种刺激建立条件作用的过程。
8.以下哪一个不是桑代克总结的学习原则?( )(B)
A. 准备律
B. 习得律
C. 练习律
D. 效果律
解析:桑代克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刺激-反应联结:人和动物遵循同样的学习律;学习的过程是盲目的尝试与错误的渐进过程。他提出,学习要遵循三条重要的学习原则:①准备律,指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任何刺激与反应的联结,事先处于某种准备状态时,实现则感到满意,不实现则感到烦恼;反之,当此联结不准备实现时,实现则感到烦恼。②练习律,指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如果经常对之进行练习和运用,则其联结的力量就会逐渐增大;练习的时间越近,联结保持的力量也越大。而如果不运用,联结的力量会逐渐减少;不用的时间越长,则联结的力量减小越甚。③效果律,指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其他条件相等,在学习者对刺激情境做出特定的反应之后能够获得满意的结果时,则其联结就会增强,而得到烦恼的结果时,其联结就会削弱。
9.班杜拉总结的学习过程的四个环节是( )。(B)
A. 注意-再现-模仿-练习
B. 注意-保持-复制-动机
C. 观察-模仿-练习-巩固
D. 观察-练习-保持-动机
解析:班杜拉认为,学习过程分为以下四个环节:①注意过程。在注意过程中,学习者注意和知觉榜样情景的各个方面。②保持过程。在保持过程中,学习者记住他们从榜样情景了解的行为。③复制过程。在复制过程中,学习者复制从榜样情景中所观察到的行为。④动机过程。在动机过程中,学习者因表现所观察到的行为而受到刺激。
10.苛勒在研究黑猩猩的学习时采用的实验是( )。(C)
A. 迷箱实验
B. 迷津实验
C. 叠箱实验
D. “三山”实验
解析:苛勒在研究黑猩猩的学习时采用的实验是叠箱实验。迷箱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18070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