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研究方法)模拟试卷63
单选题
1.将教育研究分为教育价值研究和教育事实研究的依据是( )。(C)
A. 研究目的的不同
B. 研究方法的不同
C. 研究对象的不同
D. 研究阶段的不同
解析:A项,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可将教育研究划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B项,按照研究方法的不同,可将教育研究划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D项,依据研究阶段的不同,可将教育研究划分为三个阶段,即设计阶段、实施阶段、总结评价阶段。因此答案选C。
2.如果以问题性质作为划分标准,教育科学研究一般可分为理论方法、实证方法、实验研究方法及( )。(A)
A. 历史研究方法
B. 描述研究方法
C. 观察法
D. 应用研究
解析:按照问题性质划分,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类型包括理论方法、实证方法、实验研究方法和历史研究方法。
3.关于“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属于( )。(B)
A. 历史研究
B. 价值研究
C. 事实研究
D. 实验研究
解析:“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的目的在于回答教育公平“应该是什么”或“应该怎么样”的问题,即研究的是教育公平的意义和功用,故属于价值研究。
4.对选定的问题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叫做( )。(A)
A. 课题论证
B. 课题审查
C. 课题申报
D. 课题选择
解析:课题论证是研究者本人对所选定的问题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使课题进一步具体化、明确化和系统化的过程,进行课题论证的目的在于阐述研究课题的价值和完成课题的可能性,以避免选题的盲目性。
5.一位教师设计“情景作文”方法在班上试行,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学生作文质量有较普遍的提高。在这个实验中,其设计特点是( )。(A)
A. 单组仅后测设计
B. 单组前后测设计
C. 准实验设计
D. 真实验设计
解析:由于教师实验前未对班级学生作文水平进行前测,并且实验对象为班级内所有的学生,未设置实验组与对照组,故该实验属于单组仅后测设计。
6.下列关于因变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D)
A. 因变量又称应变量或依变量
B. 因变量是能够以某种反应参数来表征的可测量因素
C. 因变量是研究者打算观测的变化因素
D. 由于实验过程中存在各种不可控因素,所以因变量并不都是自变量变化导致的
解析:因变量,又称反应变量、输出变量或实验结果,是通过自变量的作用而产生变化的结果因素,是实验者观察和记录的内容,即实验者期望产生的现象,即被自变量引起变化的变量。D项,在研究中要控制好无关变量,就是因为我们要确认是由自变量引起了因变量的变化。
7.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属于( )。(A)
A. 一次文献
B. 二次文献
C. 三次文献
D. 综合文献
解析:学位论文,是研究生进行专题研究后为取得某种学位而撰写并提交的科学论文,是带有一定独创性的一次文献,一般选题论证充分,文献综述较全面,探讨问题往往比较专深。
8.为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益,避免重复劳动,最重要的工作是( )。(C)
A. 选题
B. 写出论证报告
C. 文献检索
D. 制定课题计划
解析:文献资料提供科学研究的有关信息,使研究者充分占有材料,从而避免重做前人已经解决了的问题,重复前人已经提出的正确观点,甚至重犯前人已经犯过的错误。文献检索在教育研究中发挥着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益的作用。
9.教育观察研究的基本特点不包括( )。(D)
A. 目的性
B. 客观性
C. 能动性
D. 易行性
解析:教育观察研究具有以下基本特点:观察的目的性,观察的客观性,观察的能动性,有翔实的观察记录。
10.以下取样方法不属于观察记录中的取样记录法的是( )。(D)
A. 时间取样
B. 活动取样
C. 事件取样
D. 地点取样
解析:取样记录法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是以行为为样本的记录方法,可分为时间取样法、事件取样法、活动取样法。
11.研究人员通过隐形摄像头对实验室中儿童的攻击性行为进行观察,此类观察属于( )。(D)
A. 参与式观察
B. 非结构式观察
C. 直接观察
D. 间接观察
解析:由研究人员通过隐形摄像头对实验室中儿童的攻击性行为进行观察可知,研究人员利用了一定的仪器作为中介对观察对象进行考察,突破了直接观察中观察者主观能力的局限,扩展了观察的深度和广度,故该类观察属于间接观察。
1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A. 创造友好的气氛,与被访问者谈的越投机越好
B. 访谈时,要详细的说明访问的目的
C. 访谈时,要把握住方向和主题,随时记录
D. 进行访谈时,要首先介绍自己的身份
解析:访谈时提问要遵循使访谈在轻松、愉悦、友好的气氛中进行的原则,同时,访谈者发问的语气、方式应保持中立。A项,“越投机越好”违背了访谈语气、方式保持中立的原则。
13.在研究的初期适合采用的问卷类型是( )。(B)
A. 结构性问卷
B. 非结构性问卷
C. 综合性问卷
D. 封闭性问卷
解析:非结构型也称开放式问卷,问卷由自由作答的问题组成,是非固定应答题。非结构型问卷,往往用于以下情况:一是较深层次的问题研究。这种问卷能如实地反映出被调查者的态度、特征、对有关情况的了解程度以及所持看法的依据等。因此用于探讨那些只能进行描述性分析的较复杂问题,以及获得有关人士对某些问题的看法。二是在研究初期,对所研究的问题或研究的对象有关情况还不十分清楚的情况下,采用开放式问卷,来帮助研究人员设计封闭式问卷。
14.按实验控制程度划分,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中不能用真正的实验设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18085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