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 > 教育学311 >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100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100

本单篇文档共12623字,内容预览3000字,预览为有答案版,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空白卷版和有答案版,同时也有考研类学硕统考专业整科真题模拟题,讲义课件,思维导图,易错高频题等下载。
教育学311 章节练习 6491人下载
价格: 1.00 原价:¥7.00
收藏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100

单选题

1.在古代文献记载中,我国西周时期设在王都的小学和大学,总称为( )。(C)

A. 都学

B. 乡学

C. 国学

D. 官学

解析:奴隶主根据维护贵族专政的需要确定的教育目的,是要把贵族子弟培养成为具有贵族政治道德思想和军事技能的未来统治者,他们必须受礼、乐、射、御、书、数等所谓“六艺”的专门训练。贵族子弟的训练过程,先经过家庭教育,然后才进行学校教育。设在王都郊外六乡行政区中的地方学校,总称为乡学。设在王都的小学、大学,总称为国学。

2.提出“化性起伪”的是( )。(A)

A. 荀子

B. 老子

C. 庄子

D. 孔子

解析:《荀子·性恶》:“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荀子提出“化性起伪”,即变化先天的本性,兴起后天的人为。

3.中央官学体系“六学一馆”出现于( )。(C)

A. 汉代

B. 隋代

C. 唐代

D. 宋代

解析:“六学一馆”是大唐官学体系的简称,指国子学、太学、四门学、玄学、儒学、佛学和广文馆。

4.“学田”制度作为制度确定下来的朝代是( )。(B)

A. 唐代

B. 宋代

C. 元代

D. 明代

解析:“学田”制度,即学校通过朝廷拨赐、官府购买、民众捐赠等途径获得田产,然后将田产以租佃的形式出租出去,以其收入的租税作为办学及养士经费的制度,于宋朝作为制度确定下来。

5.主张改革学校教育,以培养“实才实德之士”的教育家是( )。(A)

A. 颜元

B. 王夫之

C. 黄宗羲

D. 顾炎武

解析:颜元主张学校应该培养“实才实德之士”。为了培养“实才实德之士”,在教育内容上,颜元针对理学教育的虚浮空疏,提出了“真学”“实学”的主张。他说:“庶几学则真学”“真学不明,则生民将永被毒祸”。又说:“彼以其虚,我以其实”“救弊之道在实学不在空言”。

6.“中体西用”思想的集中体现在( )。(D)

A. 《大同书》

B. 《海国图志》

C. 《原强》

D. 《劝学篇》

解析:《劝学篇》是近代张之洞著,1898年刊行,为阐述“中体西用”,宣传洋务思想的代表作。书中提出“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的观点。

7.科举制的废除是在( )。(B)

A. 1906年

B. 1905年

C. 1912年

D. 1919年

解析:迫于形势,光绪帝于1905年9月2日(光绪三十一年八月四日)上谕:“著即自丙午(1906年)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这宣告了自隋代起实行了1300年之久的科举考试制度的终结。

8.下列不属于国民政府对学校教育管理控制的措施是( )。(D)

A. 建立训育制

B. 进行童子军训

C. 教科书审查制度

D. 所有学生进行军事训练

解析:国民政府加强对学校教育管理控制:试行大学院和大学区制;颁布戊辰学制;整饬学风,建立训育制度;开展童子军训练;颁布课程标准,实行教科书审查制度。

9.“智者”确定的前三科是( )。(D)

A. 文法、雄辩术、音乐

B. 文法、修辞学、雄辩术

C. 算术、几何学、天文学

D. 文法、修辞学、辩证法

解析:智者三艺,西方教育史上对文法、修辞学、辩证法(中世纪称逻辑为辩证法)的总称,为七艺的前三种,是古代和中世纪欧洲初等和中等文科教育的重要内容。文法是有关语言结构的知识;修辞学是研究修辞的学问;辩证法含义为进行谈话、论战,产生于智者的教学活动。

10.中世纪体罚儿童的理论基础是( )。(C)

A. 人性恶

B. 去人欲

C. 原罪说

D. 人需要塑造

解析:欧洲中世纪认为儿童是带着“原罪”来到人世,新生婴儿生下来就怀有嫉妒、贪婪之心,体罚儿童盛行。因此中世纪体罚儿童的理论基础是原罪说。

11.希腊化时期,中等教育偏重于( )。(A)

A. 文学教育

B. 体育

C. 美育

D. 德育

解析:希腊化时期,在中等教育方面,文法学校逐渐取代体育馆,教学内容主要是文法、修辞。文法包括文学,修辞包括作文、演讲。此外,还教授算术、几何等学科。

12.近代史上最早提出义务教育的是( )。(B)

A. 柏拉图

B. 路德

C. 夸美纽斯

D. 赫尔巴特

解析:宗教改革运动的发源地是德国,马丁·路德是这场运动的首创者。路德强调由国家推行普及义务教育,认为应使每一个儿童,不分男女贫富都受到教育,教育应在所有等级的儿重中普及。

13.不属于裴斯泰洛齐要素教育的要素是( )。(D)

A. 关节活动

B. 数形词

C. 对母亲的爱

D. 视觉听觉

解析:要素教育是裴斯泰洛齐提出的重要教育理论,他认为教育的各方面必须从最小的基本因素出发在相互作用中进行,他认为在各种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各门学科中,都存在着一些最简单的要素,教育、教学过程必须从这些简单的要素开始,逐渐转移到复杂的要素,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人的和谐发展。和谐发展的要素是:①体育,其要素是各关节的运动能力。②劳动教育,最简单的要素是身体的操练。③德育,最简单的要素是“母爱”,即儿童对母亲的爱。④智育,最简单的要素是数目、形状和语言。

14.被称为德国师范教育之父的是( )。(D)

A. 康德

B. 赫尔巴特

C. 费希特

D. 第斯多惠

解析:第斯多惠从教学实际出发,提出了一系列教师培养原则和方法:认为教师应该不断地进行自我教育,必须精力充沛、意志坚定,使自己的教学引人入胜,注意培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12623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

剩余未完,查看全文
收藏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100

推荐资源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

客服微信:pujinet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