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107
单选题
1.第一次明确地提出“明人伦”的教育目的的是( )。(C)
A. 荀子
B. 孔子
C. 孟子
D. 庄子
解析:孟轲说过:“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孟轲在此第一次明确地概括出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目的-“明人伦”,又说明教育就是通过实现“明人伦”来为政治服务的。
2.在中国教育史上,提出对知识要坚持“效验”“有证”,对师长要敢于质疑问难的教育家是( )。(C)
A. 墨翟
B. 孟轲
C. 王充
D. 韩愈
解析: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是王充思想的一个明显特征。王充在《论衡·自纪》篇里叙述他著作的目的时,这样写道:他自小“淫读古文,甘闻异言,世书俗说,多所不安,幽处独居,考论实虚”。他所著的《论衡》实际上是一部针对当时盛行的谶纬神学和浮妄虚伪的世书俗说,论其是非,辨其真伪的书籍。
3.下列传统蒙学教材中,重在培养儿童道德行为习惯的是( )。(C)
A. 《蒙求》
B. 《名物蒙求》
C. 《童蒙须知》
D. 《三字经》
解析:《童蒙须知》是朱熹《小学》之外的另一部重要的蒙学著作。具体从穿衣戴帽、言行举止、扫洒清洁、读书写字以及各种杂事五个方面详细说明了入小学前的孩子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涉及生活方方面面的细节。
4.诂经精舍和学海堂是两所著名书院,对清代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书院官学化和科举化的风潮中独树一帜,其创办者是( )。(C)
A. 颜元
B. 湛若水
C. 阮元
D. 毕沅
解析:诂经精舍和学海堂,均为阮元所创建。阮元是清朝封疆大吏,曾任几省学政,先后任浙江、江西、河南三省巡抚,湖广、两广、云贵总督。
5.清末,最早的留学生是去( )。(C)
A. 英国
B. 法国
C. 美国
D. 德国
解析:清末,最早的留学生是去美国,通过“退款兴学”,美国确实达到了“把中国的留学潮流引向美国”的目的。1909年之后,留美人数逐年增加,中国留学生的流向结构从此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6.我国近代颁布的第一个学制是( )。(A)
A. 壬寅学制
B. 癸卯学制
C. 王子-癸丑学制
D. 壬戌学制
解析:壬寅学制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中央政府名义制定的全国性学制系统,具体规定了各级各类学堂的性质、培养目标、入学条件、在学年限、课程设置和相互衔接关系。
7.严复设计的教育目标中,最为重要的是( )。(C)
A. 鼓民力
B. 开民智
C. 新民德
D. 审美
解析:严复认为“是以今日要政统于三端:一曰鼓民力,二曰开民智,三曰新民德”。在这三大教育目标中,新民德最重要。所谓鼓民力,就是全国人民要有健康的体魄,要禁绝鸦片和禁止缠足恶习;所谓开民智,主要是以西学代替科举;所谓新民德,主要是废除专制统治,实行君主立宪,倡导“尊民”。
8.根据时局需要,对1922年新学制加以局部变通而制定的学制是( )。(D)
A. 壬寅学制
B. 癸卯学制
C. 壬子·癸丑学制
D. 戊辰学制
解析:1922年新学制颁布不久,出于推行“三民主义”的教育需要,主张修订学制系统。1928年提出《整理中华民国学校系统案》,即“戊辰学制”,分原则与组织系统两部分。
9.“智者”作为一类职业化的教师,与中国古代的( )相似。(C)
A. 官吏
B. 雄辩家
C. 士
D. 占卜者
解析:“智者”原来泛指有智、有才之人,用来专指那些向人们传授雄辩术及其他知识,并收取一定学费的人。可以将智者视为西方最早的职业教师,与中国古代的士相似。
10.中世纪国最典型的教会机构是( )。(A)
A. 修道院
B. 教区学校
C. 主教学校
D. 堂区学校
解析:修道院(僧院学校)是西欧中世纪教会主要的教育机构。学生都是贵族和僧侣子弟,分为两类:一类是准备充当僧侣的儿童,称为“自愿献身者”,一律住校,故又称“内学”或“内舍生”;另一类是不准备当僧侣的,称为“外来者”,他们都是走读,所以又称“外学”或“外舍生”。
11.公元9世纪以前,婆罗门以( )。(A)
A. 家庭教育为主
B. 私立学校为主
C. 官方办学为主
D. 书院为主
解析: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在古代印度出现的一种办在家庭中的婆罗门学校,通称“古儒学校”。在此类学校中,教师被称为“古儒”,均系婆罗门种姓;儿童入学须经古儒考验;他们声称不收学费,实则接受家长的赠礼;儿童入学后即迁入古儒家中,学习年限为12年。
12.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 )。(D)
A. 美国
B. 英国
C. 法国
D. 德国
解析:普鲁士于1719年和1763年先后两次颁布实施强迫教育的法令,规定5~12岁儿童必须到学校接受教育,否则会向家长收罚金。19世纪之后,德国初等教育获得快速发展。一些国家进一步颁布《初等义务教育法》,为初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相应的法律保障。可见,德国是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
13.持有教育万能论的教育家是( )。(B)
A. 马克思
B. 爱尔维修
C. 狄德罗
D. 涂尔干
解析:教育万能论是指17~18世纪理性主义者把教育的作用夸大到可以决定社会,否定遗传素质差异对人的发展产生影响的教育观点。法国唯物主义者爱尔维修是教育万能论的代表人物。他在《论人的理智能力和教育》中,反对天赋观念,认为人的天赋是平等的,遗传素质不存在差别,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人的性格、气质和精神都是教育的结果。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13123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