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104
单选题
1.西周“六艺”教育的中心是( )。(D)
A. 军事教育
B. 文化知识教育
C. 科学知识教育
D. 礼乐教育
解析:奴隶主贵族的礼和乐是密切配合的,凡是行礼的地方,也就需要有乐。礼乐贯穿整个社会生活活动,体现宗法等级制度,对年轻一代思想政治、道德品行的培养有重大的作用。礼乐教育成为六艺教育的中心。
2.推行“吏师制”教育制度的朝代是( )。(C)
A. 西汉
B. 春秋
C. 秦代
D. 东汉
解析:为了达到思想的高度统一,使法家思想深入人心,同时也是为了培养一大批知法、执法的封建官吏,实现以法治国的目的,秦代采取了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教育政策。
3.我国封建社会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一种选士制度是( )。(C)
A. 九品中正制
B. 察举制
C. 科举制
D. 贡士制
解析:科举制度是封建时代所可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它扩展了封建国家引进人才的社会层面,吸收了大量出身中下层社会的人士进入统治阶级。特别是唐宋时期,科举制度正当发展成熟之初,显示出生机勃勃的进步性,是我国封建社会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一种选士制度,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
4.在明代众多书院中,名声最大、影响最广的是( )。(D)
A. 岳麓书院
B. 白鹿洞书院
C. 漳南书院
D. 东林书院
解析:在明朝众多书院中,东林书院的地位特殊。它是当时一个重要的学术文化中心和政治活动中心,名声最大、影响最广。
5.《京师大学堂章程》规定大学的办学宗旨是( )。(C)
A. 中学为主
B. 西学为主
C. 中体西用
D. 西体中用
解析:《京师大学堂章程》共8章,对大学堂的性质、办学宗旨、课程、入学条件、学成出身、教习聘用、机构设置、经费筹措及使用都作了详细规定。其中,《总则》规定:“各省学堂皆当归大学堂统辖。”京师大学堂不仅为全国最高的学府,也是全国最高的教育行政机关。对于京师大学堂的办学宗旨,孙家鼐早有定调,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章程》重申了这一原则。课程设置遵照这一宗旨,分溥通学(即普通学)和专门学两大类。
6.下列活动不属于康有为的是( )。(A)
A. 变八股、废科举
B. 兴办学校
C. 建立资产阶级制度
D. 重视教育
解析:康有为对教育改革的迫切愿望源于对教育作用的认识。维新运动中,他无论上书还是呈折,都将“兴学育才”作为维新救国的基本保障加以强调。他提出教育改革的主要措施是:①废八股考试,改试策论。②大力创办学校,改变传统的教育内容,传授科学技术,培养新型人才。为了更快更有效地学习西学,他还提出了派遣留学生、翻译西书等建议。作为维新运动的领袖,康有为的上述建议直接影响了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措施。A项应是废八股、变科举。
7.1905年清政府成立( ),作为统辖全国教育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B)
A. 教育部
B. 学部
C. 国子监
D. 大学部
解析:清末新政开始于1901年,一直持续到1911年,期间颁布了很多政策;成立学部作为统辖全国教育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1905年12月6日,清政府设立学部,科举制度结束。
8.孙中山提出“以党治国”,一切以党纲为依,体现在教育上是( )。(B)
A. 三民主义教育
B. 党化教育
C. 政治教育
D. 党国教育
解析:党化教育是指中国国民党按照“以党治国”的主张提出的教育方针。1926年8月广州国民政府拟订《党化教育之方针、教育方针草案》。该草案符合孙中山的三大革命政策和新三民主义精神。
9.与雅典教育不同,斯巴达( )。(D)
A. 接受军事训练
B. 对新生儿进行体格检查
C. 实施家庭教育
D. 重视女子教育
解析:斯巴达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勇猛善战的人口”,斯巴达重视女子教育,强调男女平等,目的在于生育健壮的婴儿;在男子出征时,女子可以保家卫国。
10.“寓学习于游戏”的首创者( )。(D)
A. 巴斯多
B. 福禄培尔
C. 卢梭
D. 柏拉图
解析:柏拉图是“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他要求“不强迫孩子学习,主张采用做游戏的方法,在游戏中更好的了解每个孩子的天性”。柏拉图认为游戏是幼儿自我表现的最高形式,强调应通过游戏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儿童3岁以前在育儿所,3~6岁的幼儿必须集中到附设于神庙的公共游戏场中接受游戏。
11.有关拜占廷和阿拉伯教育说法错误的是( )。(D)
A. 拜占廷直接继承古罗马、雅典文明
B. 阿拉伯白手起家,创建自己的文明
C. 阿拉伯文教政策开放
D. 拜占廷比阿拉伯更具独创性
解析:拜占廷直接继承了古希腊和罗马的文化教育遗产,代表了世俗教育体系的发展,教会的文化教育体系与世俗的文化教育体系长期并存。阿拉伯的文化教育几乎是白手起家,由于实施开明的文教政策,广泛汲取被占领地区各民族的文化教育遗产,在融合东、西方文明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自己特点的伊斯兰文化教育体系,相较于拜占廷更具有独创性。
12.下列国家中最早颁布普及义务教育法令的是( )。(A)
A. 普鲁士
B. 英国
C. 美国
D. 法国
解析:普鲁士于1825年最早开始强制实行义务教育,1850年,普鲁士颁布《学校法草案》,规定受教育与服兵役一样为公民的义务,并且规定教师享有公职人员的一切权利和义务,学生免交学费。因此普鲁士是世界上最早普及义务教育法令的国家。
13.确立法国国民教育义务、免费、世俗化三原则。并为以后法国初等教育发展指明方向的是( )。(C)
A. 《基佐法案》
B. 《法卢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14514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