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硕士(法学)综合课法理学(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模拟试卷1
单项选择题
1.关于法律责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 法律责任不全是过错责任
B. 法律责任是法律制裁的前提
C. 法律责任不必然导致法律制裁
D. 法律责任是由特定国家机关对违法者根据其违法行为而采取的惩罚措施
解析: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由于违法行为、违约行为或者由于法律规定而应承受的某种不利的法律后果。法律制裁是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对违法者(或违约者)依其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而实施的强制性惩罚措施。D选项混淆了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的概念,因此选D。
2.“法不溯及既往”体现了下列归责原则的(A)
A. 责任法定原则
B. 因果关系原则
C. 责任与处罚相称原则
D. 责任自负原则
解析:在我国,归责的原则主要包括责任法定原则、因果联系原则、责任与处罚相称原则、责任自负原则等。责任法定原则,是指法律责任作为一种否定的法律后果应当由法律规范预先规定,包括在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之中,当出现违法行为或法定事由的时候,按照事先规定的责任性质、责任范围、责任方式追究行为人的责任。责任法定原则的内容包括:刑事法律是追究刑事责任的唯一法律依据,罪刑法定;由特定的国家机关或国家授权的机构归责;反对责任擅断;反对有害追溯;同时,允许人民法院行使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准确认定和归结行为人的法律责任。“法不溯及既往”体现了责任法定这一原则。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
3.以下列举的情况中,不一定产生法律责任的是(C)
A. 小李无正当理由拒绝偿还到期债务
B. 小王向检察机关举报某单位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的事实,检察机关应立案而不立案
C. 公交车上小孙拒不给抱小孩的乘客让座,该乘客因车辆颠簸而摔倒受伤
D. 某列车的售货员在出售泡面后,拒不提供发票
解析:小李无正当理由拒绝偿还到期债务,违反合同义务因而产生法律责任。A选项错误。小王向检察机关举报某单位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的事实,检察机关有义务立案而拒绝立案的行为会产生法律责任。B选项错误。小孙只有道德上的让座义务,而无法律上的让座义务,因此不产生法律责任。C选项正确。根据我国税法的相关规定,出售货物应当提供发票。列车售货员在出售泡面后拒不提供发票,属于拒不履行法律义务的行为,会产生法律责任。D选项错误。因此本题选C。
4.下列选项中,属于法定的法律责任免除事由的是(A)
A. 自首并重大立功
B. 未达到法定责任年龄
C. 合理限度内的紧急避险
D. 生理性醉酒
解析:“免责”不同于“无责任”。免责以法律责任的存在为前提,“无责任”或“不负责任”则是指虽然行为人事实上或形式上违反了法律,但因其不具备法律上应负责任的条件,故不承担法律责任。BC选项属于“无责任”的情形,不应该选。生理性醉酒应当负全部刑事责任,不属于免责或无责事由。因此本题选A。
5.下列关于“免责”的说法错误的是(C)
A. 免责以法律责任的存在为前提
B. 免责既可以免除部分责任也可以免除全部责任
C. 免责的条件包括时效免责、未达法定责任年龄免责、自首免责、立功免责等
D. 免责不同于“不负责任”或“无责任”
解析:免责不同于“不负责任”或“既责任”,因为免责以法律责任的存在为前提,而后两者并不存在责任,AD项正确。免责,也称法律责任的减轻和免除,是指法律责任由于出现法定条件被部分或全部地免除,B选项正确。C项中未达法定责任年龄属于不负法律责任的条件,不是免责条件,C选项错误。本题为选非题,因此C选项当选。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 追究刑事责任的唯一法律依据是刑事法律
B. 民事责任都是违约责任
C. 有法律责任必然会受到法律制裁
D. 违反道德的行为一定是违法行为
解析:追究刑事责任的唯一法律依据是刑事法律。A选项正确。民事责任可以分为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B选项错误。有法律责任不一定必然导致法律制裁,自觉承担法律责任的,不产生法律制裁。C选项错误。违反道德的行为不一定是违法行为,因为道德调整的社会关系范围比法律更大。D选项错误。本题选A。
7.关于法律责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 刑事责任可以由法人或非法人组织承担
B. 民事责任不具有惩罚的功能
C. 行政责任的承担方式包括人身责任
D. 违宪责任产生的原因是违宪行为
解析:刑事责任通常由个人承担,也有一些刑事责任由法人或非法人组织承担。A选项正确。民事责任主要是一种救济责任,但民事责任也具有惩罚的功能,比如违约金本身就含有惩罚的意思。B选项错误。行政责任的承担方式较为多样化,可以是行为责任、精神责任、财产责任,甚至可以是人身责任。C选项正确。违宪责任产生的原因是违宪行为。D选项正确。本题选B。
8.法律责任的轻重和种类应当与行为人的主观恶性相适应,体现了( )归责原则(D)
A. 责任自负
B. 责任法定
C. 因果关系
D. 责任与处罚相称
解析:在我国,归责的原则主要包括责任法定原则、因果关系原则、责任与处罚相称原则、责任自负原则等。责任与处罚相称原则是指法律公正精神在法律责任归责上的具体体现。其含义是指,法律责任的性质和违法行为的性质应当相适应,法律责任的轻重和种类应当与违法行为的危害或损害相适应,法律责任的轻重和种类还应当与行为人主观恶性相适应。D选项正确。
9.下列关于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的说法,错误的是(B)
A. 法律责任是法律制裁的前提,没有法律责任就不会有法律制裁
B. 所有的违法行为都会受到法律制裁
C. 民事赔偿是一种典型的民事责任承担方式
D. 有法律制裁一定有法律责任
解析:法律责任是法律制裁的前提,法律制裁是法律责任的后果。A选项正确。并不是所有的违法行为都会受到法律制裁,有些违法行为虽然违反了法律规定,但由于某些原因(例如时效已过),违法者并不会受到法律制裁,B选项错误。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赔偿损失等,C选项正确。有法律责任不一定有法律制裁,但是有法律制裁一定有法律责任,法律责任是法律制裁的前提,D选项正确。本题为选非题,因此B选项当选。
10.下列法律制裁形式中,最严厉的是(A)
A. 刑事制裁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9912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