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基础课刑法学(绪论、犯罪概念)模拟试卷2
单项选择题
1.《刑法》第12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本法施行以前的行为,如果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律;如果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总则第四章第八节的规定应当追诉的,按照当时的法律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适用本法。”根据上述规定可知,我国刑法对溯及力采取的原则是(D)
A. 从新原则
B. 从旧原则
C. 从新兼从轻原则
D. 从旧兼从轻原则
解析:我国《刑法》第12条对刑法溯及力采取从旧兼从轻原则。即对于现行刑法生效以前的未经审判或者判决尚未确定的行为,适用行为当时有效的法律。但是按照现行有效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或处刑较轻的,适用现行有效的法律。依据行为当时有效法律已经作出的生效判决,继续有效。故D选项正确。
2.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23年12月29日通过了我国第12个刑法修正案,并于2024年3月1日正式生效,关于《刑法修正案(十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 《刑法修正案(十二)》属于立法解释
B. 《刑法修正案(十二)》属于附属刑法
C. 《刑法修正案(十二)》属于单行刑法
D. 《刑法修正案(十二)》属于修改刑法的方式,与刑法具有同等效力
解析:刑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刑法包含刑法典、单行刑法和附属刑法,狭义刑法特指刑法典。刑法典是指全面、系统规定犯罪及其法律后果的法典,刑法修正案是对刑法典部分内容的修正,其与刑法典具有同等效力。D选项正确。单行刑法是规定某一类犯罪及其后果或者刑法某一事项的法律。目前有效的单行刑法仅有一个,即1998年12月颁布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C选项错误。立法解释是指刑法的立法机关对刑法条文的解释。A选项错误。附属刑法,是指在经济、行政等非专门刑事法中附带规定的一些关于犯罪与刑罚或追究刑事责任的条款。B选项错误。因此,本题选D。
3.关于刑事司法解释的时间效力,下列选项正确的是(B)
A. 司法解释也是刑法的渊源,故其时间效力与刑法完全一样,适用从旧兼从轻原则
B. 行为时无相关司法解释,新司法解释实施时正在审理的案件,应当依新司法解释办理
C. 行为时有相关司法解释,新司法解释实施时正在审理的案件,仍须按旧司法解释办理
D. 依行为时司法解释已审结的案件,若适用新司法解释有利于被告人的,应依新司法解释改判
解析:A选项中,刑法相关的司法解释和立法解释,是对刑法的解释,不是法律本身,不是刑法的渊源。刑法渊源只有刑法典、单行刑法、附属刑法。故A选项前半句说法错误。A选项后半句,司法解释的时间效力与刑法(刑法典、单行刑法)的时间效力也不一样。根据《刑法》第12条第l款,刑法的时间效力依照从旧兼从轻的规则,禁止不利于被告人的溯及既往。而刑法的立法解释、司法解释的时间效力,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适用刑事司法解释时间效力问题的规定》第1条,“自发布或者规定之日起施行,效力适用于法律的施行期间”。也就是说,新司法解释可以溯及既往。因此后半句说法也错误。A选项错误。B选项中,对于司法解释实施前发生的行为,行为时没有相关司法解释,司法解释施行后尚未处理或者正在处理的案件,依照司法解释的规定办理。也就是说,行为时无司法解释的,未决案可适用新司法解释,可溯及既往。B选项说法正确。C选项,对于新的司法解释实施前发生的行为,行为时已有相关司法解释的,依照行为时的司法解释办理,但适用新的司法解释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利的,适用新的司法解释。也就是说,行为时有旧司法解释,审判时有新司法解释,适用从旧兼从轻的原则。C选项说法错误。D选项,对于在司法解释施行前已办结的案件,按照当时的法律和司法解释,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没有错误的,不再变动。也就是说,对于已审结的案件不再变动。D选项说法错误。
4.刑法禁止杀人的行为,并对故意杀人行为制定了严厉的刑罚。这体现了刑法的(A)
A. 规制机能
B. 保护机能
C. 保障机能
D. 打击犯罪机能
解析:规制机能,是对人的行为进行规制或者约束的机能。其方式是将一定的行为当作犯罪,对其规定刑罚,向国民显示该行为为法律所不容许;或者要求国民不要实施特定的犯罪行为。刑法通过规定故意杀人罪来明确故意杀人行为是犯罪以及处以何种刑罚,来宣告国家禁止的行为,以实现对人的行为的规制或者约束,这是指刑法作为一种行为规范的作用。A选项正确。保护机能,即保护国家、社会和个人法益的机能。题干中给出的信息并没有体现保护法益的意思,B选项错误。保障机能,即保障公民不受国家刑罚权的非法侵害并保障犯罪人不受刑法规定之外的刑罚处罚的功能。题干中的信息没有说明刑法对公民的保障,因此C选项错误。打击犯罪不是刑法的机能,而是刑法的任务。D选项错误。
5.最高人民法院法官孟某在审理一起劫持火车案件过程中,将劫持汽车罪中的“汽车”解释为包含火车。孟某的解释属于(C)
A. 扩大解释
B. 司法解释
C. 类推解释
D. 立法解释
解析:根据解释的效力,刑法解释可划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学理解释;根据解释的方法,刑法解释可分为文理解释和论理解释。一般认为,论理解释包括目的解释、扩大解释、缩小解释、当然解释、比较解释和历史解释等。扩大解释,是指刑法条文的字面通常含义比刑法的真实含义窄,于是将其字面含义加以扩张,使其符合刑法真实含义。类推解释,是指需要判断的具体事实与法律规定的构成要件基本相似时,将后者的法律效果适用于前者。火车与汽车属于并列关系,完全不在汽车词义所包含范围之内,不属于扩大解释,而是类推解释。A选项错误。C选项正确。最高人民法院所作的解释是司法解释,但具体至某一法官的解释则为学理解释。B选项错误。立法解释即刑法的立法机关对刑法条文的解释,我国立法解释的主体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D选项错误。
6.下列关于罪刑法定原则的说法,正确的是(C)
A. 罪刑法定只约束立法者,不约束司法者
B. 罪刑法定中的“法”指的是广义的法律
C. 罪刑法定只禁止不利于被告人的事后法,不禁止有利于被告人的事后法
D. 罪刑法定只禁止采用类推解释,不禁止采用习惯法
解析:罪刑法定原则适用于立法、司法、执法整个过程。无论是司法解释,还是立法解释,均须符合罪刑法定原则,例如,禁止类推解释等。无论是针对立法者还是司法者,均受到罪刑法定原则的约束,A选项错误。罪刑法定原则中的“法”指全国人民代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11862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