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硕士(法学)综合课中国宪法学(宪法基本理论、宪法的制定和实施)模拟试卷1
单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属于美国宪法特点的是(D)
A. 被誉为“宪法之母”
B. 以人民主权思想为指导,突出议会至上的体制特点
C. 宪法没有序言和附则
D. 体现了权力分立和制约与平衡原则
解析:英国宪法被誉为“宪法之母”。因此A选项错误,不选。英国宪法以人民主权思想为指导,突出议会至上的体制特点。因此B选项错误,不选。美国宪法有序言,但没有附则。因此C选项错误,不选。美国宪法是分权比较彻底的宪法,体现了权力分立和制约与平衡原则。因此D选项正确。
2.马克思主义宪法学者根据宪法的阶级本质和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的不同,将宪法分为(D)
A. 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
B. 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
C. 钦定宪法、协定宪法和民定宪法
D. 资本主义类型的宪法和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解析:马克思主义的宪法分类是马克思主义宪法学者根据宪法的阶级本质和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的不同,对宪法进行的分类。按照这个标准,宪法被划分为资本主义类型宪法和社会主义类型宪法。这种分类方法最鲜明的特点在于揭示宪法的本质,反映了宪法的阶级属性。马克思主义的宪法分类方法是科学的分类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对宪法学的卓越贡献。宪法类型的理论以宪法的本质属性作为宪法分类标准,将宪法分类的理论奠定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在宪法学上具有重要的意义。D选项正确。
3.我国宪法一共通过了52条宪法修正案,对于我国宪法修正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 1988年增加了“土地的所有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的规定
B. 1993年将“国营经济”改为“国有经济”
C. 2004年将乡、镇人大的任期由3年改为5年
D. 2018年增设“监察委员会”一节;相应地调整人大、人大常委会、国务院的职权
解析:1988年宪法修正案增加了“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的规定,并非是所有权可以转让。因此A选项错误。其余选项均正确。
4.将“反革命的活动”修改为“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活动”的是(B)
A. 1993年宪法修正案
B. 1999年宪法修正案
C. 2004年宪法修正案
D. 2018年宪法修正案
解析:1999年宪法修正案将《宪法》第28条“反革命的活动”修改为“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活动”,B选项正确。
5.我国《宪法》经历了全面修改的次数是(B)
A. 2
B. 3
C. 4
D. 5
解析:我国《宪法》经历了三次全面的修改: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1982年《宪法》。B选项正确。
6.下列关于宪法发展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B)
A. “君权神授”思想是近代宪法发展的思想条件之一
B. 美国宪法是世界上最早的成文的民定宪法
C. 1918年苏联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D. 《独立宣言》是1791年法国第一部宪法的序言
解析:近代宪法是在限制封建王权过程中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其思想基础是“主权在民”与“天赋人权”。A选项错误。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也是最早的成文的民定宪法。B选项正确。1918年苏俄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不是苏联宪法。C选项错误。法国的第一部宪法是1791年宪法,《人权宣言》为其序言。D选项错误。B选项当选。
7.现存最古老的协定宪法是(D)
A. 《挪威王国宪法》
B. 《大日本帝国宪法》
C. 法国1830年《协定宪法》
D. 《瑞典王国宪法》
解析:现存最古老的协定宪法是1809年6月6日的《瑞典王国宪法》,又称政体书或政府组织法。D选项正确。
8.在新中国成立之初,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是(B)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同纲领》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 《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D. 1954年《宪法》
解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并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B选项正确。
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1993年宪法修正案内容的是(B)
A. 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 增加规定“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C. 将“改革开放”正式写进宪法
D. 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
解析:1993年宪法修正案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及“改革开放”正式写进宪法。C选项正确。确立“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的法律地位,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国营经济”改为“国有经济”。A选项正确。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D选项正确。1988年宪法修正案增加规定“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故B选项错误。本题为选非题,因此B选项当选。
10.我国《宪法》第2条第3款规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这一规定体现的宪法基本原则是(C)
A. 法治原则
B. 权力制约与监督原则
C. 人民主权原则
D. 人权保障原则
解析:此题考查宪法的基本原则。宪法的基本原则包括:人民主权原则、基本人权原则、法治原则、权力制约与监督原则。其中,人民主权原则在我国宪法中的体现为1982年《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C选项正确。考生在复习宪法基本原则时,应重点记忆每个原则所对应的在我国宪法中的体现,以便于对宪法原则的理解更为清晰。
11.关于宪法规范,以下表述正确的是(A)
A. 宪法规范比普通法律规范更具原则性、概括性
B. 宪法规范内容上的政治性决定了违宪主体不承担法律后果
C. 宪法规范主要调整国家与公民之间、公民与公民之间的关系
D. 宪法规范在我国的表现形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8638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