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 > 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基础课 > 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基础课刑法学(刑事责任、刑罚概迹)模拟试卷2

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基础课刑法学(刑事责任、刑罚概迹)模拟试卷2

本单篇文档共12303字,内容预览3000字,预览为有答案版,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空白卷版和有答案版,同时也有考研类专业硕士整科真题模拟题,讲义课件,思维导图,易错高频题等下载。
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基础课 章节练习 5510人下载
价格: 1.60 原价:¥8.00
收藏

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基础课刑法学(刑事责任、刑罚概迹)模拟试卷2

单项选择题

1.关于刑事责任与刑罚的关系,下列表述错误的是(D)

A. 刑事责任体现的是犯罪人应受刑事惩罚性,刑罚体现的是犯罪人实受刑事处罚

B. 刑事责任随实施犯罪而产生,刑罚则随法院的定罪判刑决定宣告生效而出现

C. 刑事责任的存在和大小直接决定刑罚的有无和轻重

D. 刑事责任必须通过刑罚来实现

解析:刑事责任与刑罚既密切联系又有明显区别,刑事责任以犯罪人应当承受刑事处罚、非刑罚方法的处理和单纯否定性法律评价为内容,刑罚则以实际剥夺犯罪人一定的权益为内容。A选项正确。刑事责任随实施犯罪而产生,刑罚则随法院的定罪判刑决定宣告生效而出现。B选项正确。刑事责任与犯罪和刑罚也有着直接而密切的关系,刑事责任的存在是适用刑罚的直接前提,无刑事责任则不能适用刑罚。刑事责任的大小直接决定刑罚的重轻,刑事责任小的,刑罚必然轻,刑事责任大的,刑罚必然重。C选项正确。刑事责任主要通过刑罚来实现,非刑罚处理方法也是刑事责任的实现方式。D选项错误。

2.《刑法》第11条规定:“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通过外交途径解决。”该规定体现了哪种刑事责任的解决方式(D)

A. 定罪判刑

B. 定罪免刑

C. 消灭处理

D. 转移处理

解析:定罪判刑方式,是指法院认定犯罪人有罪的同时宣告适用相应的刑罚。这种方式是解决刑事责任最常见、最基本的一种方式。定罪免刑方式,是指法院认定犯罪人有罪但免除刑罚。这种方式是解决刑事责任的辅助的、次要的方式。消灭处理方式,即行为人的行为已构成犯罪,应负刑事责任,但由于法律规定的阻却刑事责任事由的存在,使刑事责任归于消灭,例如,已过追诉时效、犯罪人死亡、经特赦予以释放等。转移处理方式,是指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不由我国司法机关解决,而通过外交途径解决。这主要是针对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是一种极为特殊的解决方式。因此本题选D。

3.“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体现的是刑罚目的中的(A)

A. 刑罚报应观念

B. 预防犯罪

C. 特殊预防

D. 一般预防

解析:刑罚报应观念是关于刑罚的根据即国家为什么要对犯人动用刑罚的见解之一。刑罚报应观念认为,刑罚是对犯罪的公平报应,在对犯罪科处刑罚的时候,不应当抱有防止犯罪等目的性的考虑。也就是说,即便没有防止犯罪的效果,也必须基于正义的要求而对犯罪人科处刑罚,而不得将对犯人科处刑罚作为“防止犯罪的手段”。这种考虑,通俗地说,就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科处刑罚就是因为行为人犯了罪,而再没有其他任何理由。因此A选项正确。

4.下列选项中,是刑罚一般预防对象的是(C)

A. 犯罪分子

B. 犯罪被害人

C. 不稳定、有可能实施犯罪的危险分子

D. 人民群众

解析:一般预防,就是通过对犯罪人适用刑罚,预防尚未犯罪的人实施犯罪,从而不敢以身试法、不敢犯罪。因此,刑罚一般预防的对象是可能实施犯罪的不稳定分子。C项正确,A、B、D项错误。

5.下列有关刑罚体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B)

A. 刑罚体系是各种刑罚方法的总和

B. 刑罚体系中的刑罚方法既包括刑法规定的方法,也包括学理上的方法

C. 刑罚体系通常按照一定次序将各种刑罚编排起来

D. 我国刑法体系宽严相济、目标统一、方法人道、内容合理

解析:刑罚体系是刑法规定的按照一定次序排列的各种刑罚方法的总和。刑法体系中的刑罚方法必须是刑法所规定的,不包括学理上的方法。B选项错误,本题选B选项。ACD选项正确。

6.关于刑罚的执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 被判处拘役的罪犯每月可以回家1天至5天

B. 有期徒刑的期限为1年以上25年以下

C. 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

D. 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必须强制劳动改造

解析:拘役是短期剥夺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并实行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具有某些优于有期徒刑的待遇,主要表现在:在执行期间,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每月可以回家1天至2天;参加劳动的,可以酌量发给报酬。A选项错误。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时,管制的刑期最高不能超过3年。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时,拘役的刑期最高不能超过1年。有期徒刑的期限为6个月以上15年以下,数罪并罚时,有期徒刑的刑期最高不能超过25年。B选项错误。管制由社区矫正机构执行。拘役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缓期2年执行由监狱执行。死刑立即执行由法院执行。C选项正确。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监狱或者其他执行场所执行;凡有劳动能力的,都应当参加劳动,接受教育和改造。这里要注意的是,有劳动能力的犯罪分子应当强制参加劳动改造,但对于没有劳动能力的犯罪分子则无须强制其劳动。D选项错误。

7.关于管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 管制属于剥夺自由刑

B. 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如未被人民法院宣告禁止令,也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即可以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C. 禁止令的期限可以与管制期限相同,也可短于管制期限

D. 管制的禁止令由公安机关负责执行

解析:管制是对罪犯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人身自由、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的刑罚方法。管制的特点是不将犯罪分子羁押于一定的设施或者场所内,因此管制并没有剥夺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只是限制犯罪分子一定的人身自由,因此管制属于限制自由刑。A选项错误。根据《刑法》第39条第1款的规定,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应当遵守以下规定:(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2)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3)按照执行机关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4)遵守执行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5)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执行机关批准。因此只要犯罪分子被依法判处管制,未经执行机关批准就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B选项错误。这一点应当与缓刑、假释相区分。禁止令是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宣判管制、宣告缓刑的同时,判令禁止其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的命令。禁止令的期限,既可以与管制执行、缓刑考验的期限相同,也可以短于管制执行、缓刑考验的期限,但判处管制的,禁止令的期限不得少于3个月,宣告缓刑的,禁止令的期限不得少于2个月。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判决执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12303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

剩余未完,查看全文
收藏
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基础课刑法学(刑事责任、刑罚概迹)模拟试卷2

推荐资源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

客服微信:pujinet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