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硕士(法学)综合课法理学(法治)模拟试卷1
单项选择题
1.全面依法治国的首要任务是(B)
A. 坚持党的领导
B. 全面贯彻实施宪法
C.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D.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解析:在确定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和工作布局的同时,习近平总书记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要求出发,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首要任务,要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更好展现国家根本法的力量、更好发挥国家根本法的作用。本题选择B选项。
2.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是(C)
A. 正义
B. 人民
C. 平等
D. 公正
解析: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要坚持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本题选择C选项。
3.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目标是(A)
A. 法治国家
B. 法治政府
C. 法治社会
D. 全民守法
解析:法治国家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目标。法治国家是指依法赋予、运行和制约国家权力、通过公正司法和严格执法来维护法律权威并实现人民权利的国家存在形式。本题选择A选项。
4.关于法治,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B)
A. 法治讲究“良法”之治
B. 法治的根本意义在于依法行政
C. 法治要求公共权力必须依法取得和行使
D. 法治的政治基础是民主政治
解析:法治关注法律制度的内容,讲究“良法”之治,强调法律的至高权威,强调法律的公正性、稳定性、普遍性、公开性和平等性,以及对权力的制约和对人权的保障。A选项正确。法治的政治基础是民主政治,其根本意义在于制约国家权力,以确认和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实现公民对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B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法治和人治是相对立的,法治要求将法律置于统治者的权力之上,要求公共权力必须依法取得和行使。C选项正确。本题选B。
5.下列关于法治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
A. 与法制相比,法治更侧重于形式意义上的法律制度及其实施
B. 只要有法律和制度的存在就有法制存在,但这不一定就是法治
C. 法治与人治是对立的,法治要求“法律的统治”
D. 法治的出现晚于法制
解析:与法治相比,法制更侧重于形式意义上的法律制度及其实施,A选项错误。只要有法律和制度存在就有法制存在,但这不一定就是法治,B选项正确。法治与人治是相对立的,法治要求“法律的统治”,将法律置于统治者的权力之上,C选项正确。法制的问世先于法治,D选项正确。本题为选非题,因此A选项当选。
6.关于民主、法治、人治、德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D)
A. 西方“民主”一词源于古罗马
B. 法治与德治是两种根本对立的治国方略
C. 依照人治的理论,治理国家不需要法律
D. 依照传统的德治理论,国家主要通过道德教化进行治理
解析:西方“民主”一词源于古希腊,并非罗马。A选项错误。法治和德治存在分歧,但分歧并不是根本性的,两者的根本目的是治理国家,两者可以相互作用共同推动国家发展,所以两者并非根本对立的治国方略。B选项错误。人治国家也存在法律,只是个人意志凌驾于法律之上,法律依旧是治理国家的有用工具。C选项错误。因此D选项正确。
7.法治的首要条件是(A)
A. 法律至上
B. 权利平等
C. 权力制约
D. 正当程序
解析:法律至上原则是指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与权威的法治原则,它是法治中最基本的重要原则。法律至上是法治区别于人治的根本标志,也是法治的首要条件。A选项正确。
8.关于法治的基本原则,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D)
A. 宪法至上是法律至上原则的核心
B. 正当程序原则主要是针对国家公权力而言的
C. 充分尊重和扩展人权是法治的终极性的目的价值
D. 确立正当程序原则的法律最早源于美国
解析:确立正当程序原则的法律最早源于英国,后来美国联邦宪法修正案对正当程序原则作了规定,从此奠定了正当程序原则在美国的宪法地位。本题选D。
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党内法规的是(D)
A. 《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
B. 《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
C.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
D. 《国家监察法》
解析:党在新时期既要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与依法执政,又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在从严治党问题上必须从源头上抓起,不断完善党内法规。仅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就出台了一系列准则、条例和规则,包括修改党章,还出台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干部教育培训土作条例》等共五十多项党内法规,为从严治党提供了规则基础。因此ABC选项均为党内法规,D选项是法律,本题选D。
10.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关于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和总目标的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 依法治国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的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B. 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C. 总目标包括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和高效的法律实施体系
D. 通过将全部社会关系法律化,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保障
解析:法的作用具有局限性,只能调整一部分社会关系,不能调整所有的社会关系,也木可能将全部社会关系法律化,D选项说法错误。本题选D。
1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权利保障原则的主要内容的是(A)
A. 听取当事人的意见
B. 尊重和保障人权
C.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 权利与义务相一致
解析:权利保障原则的内容主要包括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权利与义务相一致。BCD选项正确。听取当事人的意见是正当程序原则的内容。A选项错误。本题选A。
12.关于德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 德治主张国家应通过对社会成员进行道德教化来治理
B. 现代意义上的德治不再局限于运用儒家的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9490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