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 > 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基础课 > 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基础课刑法学(量刑)模拟试卷3

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基础课刑法学(量刑)模拟试卷3

本单篇文档共10722字,内容预览3000字,预览为有答案版,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空白卷版和有答案版,同时也有考研类专业硕士整科真题模拟题,讲义课件,思维导图,易错高频题等下载。
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基础课 章节练习 3082人下载
价格: 0.80 原价:¥8.00
收藏

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基础课刑法学(量刑)模拟试卷3

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量刑的表述错误的是(D)

A. 量刑的主体是人民法院

B. 量刑的内容是对犯罪人确定刑罚

C. 量刑的性质是一种刑事司法活动

D. 法定情节有从重、从轻、加重、减轻和免除处罚的情节

解析:量刑,又称刑罚裁量,是指人民法院依据刑事法律,在认定行为人构成犯罪的基础上,确定对犯罪人是否判处刑罚、判处何种刑罚以及判处多重的刑罚,并决定所判刑罚是否立即执行的刑事司法活动。量刑具有以下特征:(1)主体是人民法院;(2)内容是对犯罪人确定刑罚;(3)性质是一种刑事司法活动。因此ABC选项正确,本题为选非题,故不当选。法定情节,是指刑法明文规定的在量刑时应当予以考虑的情节。从功能上看,法定情节包括从重、从轻、减轻和免除处罚的情节。D选项错误,故当选。

2.关于量刑情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 从轻处罚,可以在法定刑之下判处刑罚

B. 减轻处罚,既包括刑种的减轻,也包括刑期的减轻

C. 各级人民法院可以直接对犯罪分子适用酌定减轻处罚

D. 减轻处罚,可以判处法定最低刑

解析:《刑法》第62条规定:“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规定的从重处罚、从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内判处刑罚。”因此,从轻处罚不允许在法定最低刑之下判处刑罚。A选项错误。《刑法》第63条第1款规定:“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本法规定有数个量刑幅度的,应当在法定量刑幅度的下一个量刑幅度内判处刑罚。”减轻处罚,既包括刑种的减轻,也包括刑期的减轻。B选项正确。除遵守减轻处罚情节的基本适用规则以外,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适用酌定减轻处罚,还必须符合下列条件:(1)犯罪分子不具有法定减轻处罚情节。如果犯罪分子具有法定减轻处罚情节,则不能适用《刑法》第63条第2款的规定。(2)案件具有特殊情况。至于何谓特殊情况,有待必要的司法解释予以明确。(3)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各级人民法院适用《刑法》第63条第2款规定所作的酌定减轻处罚的判决,只有逐级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才能发生法律效力。所以,各级人民法院不可以直接对犯罪分子适用酌定减轻处罚。C选项错误。减轻处罚不能判处法定最低刑,只能在法定最低刑之下判处刑罚,否则将同从轻处罚相混淆;减轻处罚也不能减轻到免除处罚的程度,否则将同免除处罚相混淆。D选项错误。

3.关于累犯的从重处罚,下列选项中理解正确的是(D)

A. 对于累犯应当根据犯罪情节决定是否从重处罚

B. 累犯的从重处罚指的是在法定刑以上判处刑罚

C. 累犯应当一律判处法定最高刑

D. 累犯的从重处罚指的是判处相对较重的刑种或较长的刑期

解析:《刑法》第65条第1款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5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因此只要构成累犯,必须从重处罚,没有不从重处罚的余地。A选项错误。从重处罚,是指在法定刑幅度内选择判处比没有该情节的类似犯罪相对较重的刑种或刑期。从重处罚必须在法定刑幅度内,而不能在法定刑以上判处刑罚,否则将违反罪刑法定原则。B选项错误。对于累犯应当比照不构成累犯的初犯或其他犯罪人从重处罚。对于累犯应从重处罚,必须根据其所实施的犯罪行为的性质、情节和社会危害程度,确定具体应判处的刑罚,切忌毫无事实根据地对累犯一律判处法定最高刑的做法。C选项错误。对于累犯必须从重处罚。无论具备一般累犯的构成条件,还是具备特别累犯的构成条件,都必须对其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内,判处相对较重的刑罚即适用较重的刑种或较长的刑期。D选项正确。

4.下列选项中,不成立累犯的是(A)

A. 甲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缓刑期满后的第三年又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

B. 乙犯强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刑满释放后的第四年,又犯妨害公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

C. 丙犯抢夺罪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执行3年后被假释,于假释期满后的第五年又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无期徒刑

D. 丁犯叛逃罪被判处管制2年,管制期满后20年又犯为境外刺探国家秘密罪,被判处拘役6个月

解析:一般累犯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并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以后,5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犯罪分子。特别累犯是指因犯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的犯罪分子受过刑罚处罚,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任何时候再犯上述任一类罪的犯罪分子。B选项属于一般累犯,D选项属于特别累犯。假释期满视为刑罚执行完毕,在五年以内再故意犯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罪,构成累犯,因此C选项属于一般累犯。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刑法》第77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即对于缓刑考验期满的犯罪分子而言,相当于刑罚从未执行,因此不符合一般累犯的构成条件,甲所犯的罪并非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中的罪,因此也不符合特别累犯的构成要件,因此甲不构成累犯,A选项当选。

5.张某深夜盗窃10辆电动车后,藏于面包车内,当其驾车逃离现场时,遇到巡警,巡警觉其可疑,便进入车辆检查。巡警发现10辆电动车后,张某觉得无从抵赖便交代了全部犯罪事实。张某的行为构成(B)

A. 一般自首

B. 坦白

C. 特别自首

D. 立功

解析:有关部门、司法机关在其身上、随身携带的物品、驾乘的交通工具等处发现与犯罪有关的物品的,不能认定为自动投案,所以张某交代犯罪事实的行为不属于自首,而是坦白。B选项正确。

6.甲因涉嫌盗窃罪被公安机关逮捕后,在公安机关调查期间,主动供述自己曾抢夺他人财产。甲供述抢夺的行为属于(D)

A. 立功

B. 重大立功

C. 坦白

D. 特别自首

解析:特别自首,亦称准自首,是指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本题中,司法机关掌握的甲的犯罪罪行是盗窃,甲在被采取强制措施后,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抢夺罪行,与司法机关掌握的盗窃罪行是不同种罪名,因此成立特别自首。D选项正确。

7.下列情形中,应当认定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的是(B)

A. 甲犯罪后,经亲友规劝仍犹豫是否要自首,其亲友将其捆绑送到司法机关

B. 乙犯罪后逃跑,后因感到自己罪孽深重,准备自首。在乙前往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10722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

剩余未完,查看全文
收藏
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基础课刑法学(量刑)模拟试卷3

推荐资源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

客服微信:pujinet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