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基础课刑法学(刑罚消灭制度)模拟试卷1
单项选择题
1.关于减刑,下列选项正确的是(C)
A. 减轻原判刑罚就是将较长的刑期减为较短的刑期
B. 减刑就是对原判决错误的纠正
C. 减刑的范围仅受刑罚种类的限制,而不受刑期长短和犯罪性质的限制
D. 罚金刑的减少也属于减刑制度
解析:减刑,是指对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因其在刑罚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或者有立功表现,而适当减轻其原判刑罚的制度。所谓减轻原判刑罚,既可以是将较重的刑种减为较轻的刑种,也可以是将较长的刑期减为较短的刑期。A选项错误。减刑是在肯定原判决的基础上,根据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的表现,按照法定条件和程序,将原判刑罚予以适当减轻,它是一种刑罚执行制度。对原判决错误的纠正,属于刑事诉讼程序问题,是原判决在认定事实或者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时,依照第二审程序或者审判监督程序,撤销原判决,重新判决。减刑不是对原判决错误的纠正。B选项错误。减刑的对象条件,是指减刑只适用于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它表明,减刑的范围仅受刑罚种类的限制,而不受刑期长短和犯罪性质的限制。只要是被判处上述四种刑罚之一的犯罪分子,无论其犯罪行为是故意犯罪还是过失犯罪。是重罪还是轻罪,是危害国家安全罪还是其他刑事犯罪,只要具备了法定的减刑条件,就可以减刑。C选项正确。罚金刑不属于减刑的对象条件里规定的四种刑罚种类,即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所以罚金刑的减少不属于减刑制度。D选项错误。
2.下列选项中,属于减刑的是(C)
A. 死刑缓期执行的减刑
B. 罚金刑的酌情减少
C. 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14年
D. 主刑刑种的性质改变而引起的附加刑的相应改变
解析:减刑,是指对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因其在刑罚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而适当减轻其原判刑罚的制度。死刑缓期执行的减刑,随主刑刑种的性质改变而引起的附加刑的相应改变,以及罚金刑的酌情减少或者免除,均不属于《刑法》第78条规定的减刑制度的范围。C选项正确。
3.下列选项中,关于减刑的表述正确的是(A)
A. 减刑是一种刑罚执行制度,其适用对象为判决确定以后的已决犯
B. 减刑是一种刑罚消灭制度,罪犯被减刑后意味着所判刑罚不再执行
C. 减刑适用于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以及死缓的犯罪分子
D. 减刑包括对罚金的减免
解析:减刑,是指对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因其在刑罚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而适当减轻其原判刑罚的制度。减刑适用对象不包括被判处死缓的罪犯。因此C选项错误。减刑是一种刑罚执行制度而非刑罚消灭制度,其适用对象为判决确定以后的已决犯,减刑之后如有未执行完的刑期的,仍需在监继续执行。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减刑的对象只包括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对罚金刑的酌情减少或者免除不属于减刑制度的范围。D选项错误。
4.甲因强奸罪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执行3年后,因表现较好被裁定减刑1年,刚作出减刑裁定第二天就将另一罪犯打成轻伤。关于本案,说法正确的是(D)
A. 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减刑。所以对甲的减刑不合法
B. 甲又犯新罪表明尚未悔改,应当撤销减刑
C. 甲构成累犯,应当对故意伤害罪从重处罚
D. 甲以后还可以减刑
解析: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有组织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而非不得减刑,A选项错误。减刑没有考验期,即使犯罪分子再犯新罪,已减的刑期也不恢复,B选项错误。甲在刑罚执行期间又犯新罪,不构成累犯,C选项错误。只要符合减刑的条件,甲就还可以减刑,D选项正确。本题选择D选项。
5.甲是累犯,因再次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入狱后,甲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根据刑法规定,对甲(C)
A. 既可以减刑也可以假释
B. 可以假释但不能减刑
C. 可以减刑但不能假释
D. 既不能减刑也不能假释
解析:减刑是对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因其在刑罚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或者立功表现,而适当减轻其原判刑罚的制度。法律没有规定累犯不得减刑,因此本题中甲虽然是累犯,但是只要符合减刑的条件,仍然可以减刑。假释是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后,因其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而附条件地将其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法律规定,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本题中,甲是累犯,不得假释。因此本题选C选项。
6.关于减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 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有立功表现,但不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不符合减刑的实质条件
B. 犯罪分子因犯有贪污罪被判处终身监禁,该犯罪分子不得再减刑或者假释
C. 减刑必须由执行机关向高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减刑建议书
D. 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完成了一项发明创造,可以适用减刑
解析:减刑的实质条件如下,一是可以减刑的实质条件,即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或者有立功表现。两个条件只需满足一项即符合可以减刑的实质条件。二是应当减刑的实质条件,即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有重大立功表现。A选项符合“有立功表现”这一条件,因此可以减刑。A选项错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规定》第15条规定:“对被判处终身监禁的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满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裁定中,应当明确终身监禁,不得再减刑或者假释。”B选项正确。根据《刑法》第79条的规定,对于犯罪分子的减刑,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减刑建议书,而不是“高级以上人民法院”。C选项错误。应当减刑的实质条件,即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有重大立功表现。发明创造属于重大立功表现,是“应当”减刑而不是“可以”减刑。根据《刑法》第78条和相关司法解释规定,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
(1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13902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