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申论)模拟试卷890
申论
给定资料
1.2015年1 1月9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座谈会,就当前经济形势听取专家和企业负责人的意见建议。
会上,美特斯邦威董事长周成建汇报了作为民族品牌和传统产业者,在过去几年如何积极拥抱互联网,以及在电子商务、O2O、移动互联网、产业链升级等各方面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并就民族品牌与传统产业在互联网时代的挑战和机遇提出建设性意见。
周成建指出,中国的民营企业家是在市场化的竞争环境中一路走过来的,我们也一直相信来自竞争的繁荣。但是,要有一定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环境才有利于健康竞争,从而导向优胜劣汰;反之只会催生恶性竞争,最终导致“劣币驱逐良币”。如果制假、售假、仿冒及靠低价竞争的恶性环境得不到遏制,民族品牌、传统产业一定没有希望。为此,国家要为民族品牌、传统产业营造一个健康有序、以品质价值为导向的市场环境;同时营造一个愿意用“工匠精神”持之以恒做创新投入的传统产业氛围,让民族品牌、产业链企业有信心不断自我升级,做出高品质、高性价比的产品,提高品牌和产业的竞争力。
李克强总理对周成建提出的观点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强调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用优质产品和服务塑造中国制造、中国品牌的竞争力。
2.中汽协发布数据显示,2014年4月份,自主品牌乘用车销售59.69万辆,比上月下降11.2%,比上年同期增长4.5%;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37.1%,比上月下降2.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2.5个百分点。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延续2013年9月份以来的下降趋势。而1—4月自主品牌乘用车销售248.12万辆,比上年同期下降0.1%,同期乘用车总体增速为10.5%。同时,自主品牌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38.3%,占有率比上年同期下降4.1个百分点。其中,奇瑞汽车销量146500辆,下降18 010;上汽乘用车旗下的荣威和MG的销量增至67766辆,仅增0.7%。
自主品牌出现了明显颓势,然而,吏加令人担忧的是,在过去一年来被视为自主品牌标杆的长城汽车同样风光不再,继2014年连续两次推迟高端新车哈弗H8的上市外,中汽协最新数据也显示,2014年1—4月份,长城汽车销量24.7万辆,下降1%,其中4月长城汽车共计销售环比下滑12.89%、同比下滑11.24%,两年来首次出现销量同比、环比双下滑的局面。
从产品看,自主品牌进步非常明显,有目共睹。但是众多自主品牌参差不齐,细分市场也相去甚远,比如长城汽车SUV市场搞得火热,而轿车市场增长乏力。当前,不管是自主品牌还是合资品牌,大量新车都不断上市。最关键的是,合资产品的价格拉低得很厉害。总体来看,总量上虽然和去年相比是增长的,但是和大众、通用等合资品牌市场占有率相比,自主汽车品牌却是下降的。
3.为了治理城市的交通拥堵,目前已有上海、北京、广州、贵阳和西安五个城市采取了针对汽车的限购、限行政策。有一项数据显示,北京实行汽车限购政策将导致中国汽车市场的销售增长率减缓3%。若是中国各地政府真的全面推广限购政策,汽车行业的下行趋势就可能无法避免了,而这对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显然是不利的。这也引起了网上的热议。
市民A先生认为:北京、天津、上海等大城市现在弄个号很不容易,而且一些城市陆续限行,老百姓攒点钱本来可以买个自己觉着差不多的车,但是如今摇号不容易,如果等来号啦,很多人也许会愿意加点钱,买个好点的车,省得短期内再换车,很不方便,就是要一步到位,所以就去考虑品牌更大的合资车。
市民B先生表示:现在中国人口袋里有钱的多了,很多消费者看着限行限购政策就要来了,就会考虑增加一辆车,第一次购买自主品牌车的消费者,再购置车辆很大比例就加钱买合资品牌的车,或者直接来辆进口的。自主品牌产品确实很多已经做得不错了,长城的哈弗SUV、长安的致尚、CS75、比亚迪的思睿、上汽的荣威,还有一汽的奔腾系列等等,但品牌力提升的速度赶不上产品质量的提升,不匹配。
专家C先生指出:从品牌上来说,高端打不开市场,品牌力提升困难,但自主品牌销量下滑,中高端产品有一定的原因,但不是主要的,因为自主品牌最主力的市场还不是中高端,本身还没到寄予很大销量期望的时候。未来,还有不少自主品牌必将走上中高端路线。低价产品绝对不是中国汽车的出路,也没有出路。但是要做中高端附加值高的产品,形成溢价能力,非一朝一夕,最根本的是,自主中高端产品是完全和合资企业的产品对标竞争的,虽然公务车采购为自主中高端车型打开了丰富的想象空间,但是民间广泛使用,才是品牌之基石。
4.法国某集团发布中国区业务架构调整公告,宣布停止销售此前收购的本土品牌丁家宜。丁家宜,这个创办于1995年的护肤品品牌,曾是红极一时的超市“宠儿”,也曾是防晒乳液市场的“领头羊”。然而,丁家宜自被该集团招入旗下后,2012年,销量下滑50%。该集团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3月31日,由于丁家宜品牌的账面减值致使该集团三季度亏损2.533亿美元。丁家宜所处的皮肤和身体护理部门三季度减损共3.169亿美元。如此惨淡的营收数据,或许就不难理解丁家宜被抛弃的命运了。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市场与投资研究室杨丹辉副研究员表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还是丁家宜品牌的自身含金量不高,品牌影响力不足。“收购方会对品牌进行市场评估,当这个品牌的市场影响力不强的时候,收购方不想再继续持有该品牌也是正常之举。”
事实上,被外资收购后黯然离场的并非丁家宜一家。翻看国内日化品牌的沉浮史,小护士、美加净、活力28等国人曾经耳熟能详的日化品牌被外资收购后的命运不外乎在市场上几乎销声匿迹或被再次转卖。本土品牌似乎面临着被外资收购后即遭遇雪藏的魔咒,这个魔咒为何难以打破?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田利辉教授说,丁家宜事件的深层次原因是国际巨头或许就未曾真心想发展壮大我们的民族品牌。“外资收购民族品牌的结局往往惨淡,一方面是由于管理冲突和文化整合的失败,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国际巨头的雪藏或借道战略。”收购民族品牌是国外巨头进入和发展中国市场的绝佳跳板。所谓假道伐虢——掌握了中国本土品牌的销售渠道和终端之后再灭掉民族品牌,跨越式地增大其核心品牌的市场份额和无形价值。甚至有时候,一些收购就是为了消灭竞争对手,毁掉本土品牌,获取市场份额,以此来享受寡头利润。
2014年3月25日,彭丽嫒参观坦桑尼亚“妇女与发展基金会”时,送出的三件礼物格外引入注目——珍珠礼盒、护肤品“百雀羚”礼盒、大熊猫图案蜀绣。其中,创立于1931年的“百雀羚”正是上海品牌。“小时候总觉得外婆特别香,因为她口袋里总有一个蓝色铁盒的百雀羚,20多年后百雀羚成为‘国礼’!”网友“上海德济•詹蕾”感叹,百雀羚让她回忆起外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当年小小一罐面霜如今成了“国礼”。“小时候爷爷下地干活,手都皲裂,随身带着铁盒装的百雀羚,当宝一样,空下来就往手上擦点。”
“彭丽媛效应”让国货百雀羚炙手可热。据百雀羚网上旗舰店的客服人员透露,最近冲着“国礼”和“第一夫人”而来的顾客大大增加。“我们没有具体统计过数量,但确实忙了很多。很多人一上来就问‘国礼’礼盒有没有卖,想要买一套一模一样的。”尽管该款礼盒为定制产品,并未在市场上公开销售,但与之同系列的产品立马热销了。几十年前百雀羚就已经行销全国,早已成为国人共同的记忆。更值得自豪的是,以“草本护肤”为主打理念的百雀羚新品也获得不少中青年消费者的欢迎。
一些被收购的民族品牌面临生存困境,而另一些国货品牌却焕发出无限生机。对此,专家F表示,对民族品牌应该大力支持,但不能盲目保护。在他看来,正确的保护不是制造不平等,也不是呵护平庸之辈,而是创造一个公开公平的竞争环境,这需要国民消费者的认同和爱护,也需要消除国外巨头在我国的超国民待遇。
专家J也认为,对民族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11114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