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 > 公务员 > 广州市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试卷10

广州市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试卷10

本单篇文档共7510字,内容预览3500字,预览为有答案版,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空白卷版和有答案版,同时也有公务员类申论整科真题模拟题,讲义课件,思维导图,易错高频题等下载。
公务员 模拟试卷 4621人下载
价格: 1.00 原价:¥8.00
收藏

广州市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试卷10

论述组题

1.一、注意事项

1.阅读给定材料,并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材料30分钟,作答90分钟。

3.本次测验共1题,满分100分。

二、给定材料

1. 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工匠精神”,引起各方关注,即“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近年来,中国的企业家们与消费者都参与了一场低价狂欢的盛宴。试问,消费者谁不想要以更便宜点的价格,甚至免费进行交易呢?消费者对低价产品的青睐纵容了一波又一波惨烈的价格战轮番上演,每一场价格战都是一次残酷的市场洗牌,中国的产品也渐渐被贴上了“低价”“粗制滥造”的标签。

“在消费者看来,买回去的产品没几天就坏了,不如买个便宜的。等将来有钱了,一定要买最顶尖的产品。”董某表示。

在董某看来,中国制造业对市场的把握绝不能停留在价格竞争的思维上,中国人相信一分价钱一分货。做产品就是要不断挑战自我,要不断给自己挑刺,对产品追求完美,甚至达到与消费者的无缝对接,这就是董某所认为的工匠精神。

在技术竞争、人才竞争白热化的当下,企业要想谋求更辉煌的成果,就要摒弃“差不多的思维”,坚持追求极致。短期利益已经熏染了部分中国企业家和消费者的双眼。如何揭开迷雾,不再错过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时间窗口,“工匠精神”这一课我们必不可少。

无独有偶,对于工匠精神,位于佛山的何某也持有与董某相同的观点。他始终坚信制造业才是根本,企业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产品,用产品来说话。

“为什么诺基亚那样曾经无限辉煌的企业,也会走向没落?”何某曾在公开场合表示,“顺势而为才能转型突围。必须把握大势,互联网十工匠精神必不可少。”

尽管我国是陶瓷生产的大国,但并非陶瓷强国。中国陶瓷产业在日益发展的同时,也暴露了不少突出的问题。陶瓷产品以中低档为主,附加值较低,产品同质化问题较为突出。产能过剩的现状倒逼企业争夺市场,竞相压低价格。

如何补回中国建陶行业的短板?何某认为,中国制造要想成为世界品牌,一定要在设计上加大投入,并发挥产品的优势主导权。

在何某看来,中国建陶行业在和国外企业的竞争中,普遍存在重硬件、轻软件的问题。尽管我们用30年的时间在规模和产量上追赶上了西方国家200多年铸出的成果,但在产品的设计、艺术性和文化内涵方面还非常薄弱,难以与之相比。

何某表示:“互联网十时代依然是产品的时代,也是工匠精神重新回归的时代。工匠精神就是指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块砖,以独特的创新产品让世界同行对中国陶瓷认同。”

如果说互联网+的精神是自由、开放、创新,那工匠精神便是严谨、钻研以及专注。互联网的时代为企业打开了未知领域的大门,给予其创新和活力。工匠精神则辅助企业脚踏实地,对产品精雕细琢,站稳根基。可以料想,在新一轮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洗牌中,必定会有一批以用户需求为核心、注重创新、精益求精打造产品的工匠精神类的企业脱颖而出。

2.历经央视隆重推送专题大片《大国工匠》、政府工作报告官方引入工匠精神、全国职业教育活动周将“弘扬工匠精神,打造技能强国”列为主题等一系列事件之后,如今人们对工匠精神这一热词早已不再陌生,敬仰工匠、弘扬工匠精神已成大众共识和时代风尚,尤其受到广大职业院校师生的青睐。再经“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的促进和推动,努力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能人才,必将成为职教领域的重要课题。

然而,令人担忧的是,经过笔者的实地调查,与炙手可热的面上宣传相比,目前工匠精神在中职校园的落地生根问题普遍不容乐观,形式热闹而落实不力,已成国家实施弘扬工匠精神、助力创新创业这一宏伟战略的“最后一公里”障碍。

当下,在许多中职校园,用言必谈工匠精神来形容一点不为过。大会小会倡导工匠精神,主题班会讨论工匠精神,黑板报以工匠精神为题,组织活动冠以弘扬工匠精神,就连老师写课堂教学研究论文也喜欢用“基于工匠精神”作前缀。平心而论,多说多提多议工匠精神,本身绝对是件好事,问题在于不能流于形式,要对工匠精神有足够深入的了解,而不是浮于表面的词汇搬运和热词堆砌。现实中,在表面繁荣的背后,因为对工匠精神不理解而炒作概念、歪解概念,进而产生落实懈怠的现象,在中职学校广泛存在,急需纠偏,否则形式主义终会误人、误事,误入歧途。

工匠精神在中职校园何以会被忽视、被误解、被懈怠?一方面是因为以前大家不关心、不知道大国工匠,而这两年各类媒体空前火爆地对工匠精神进行神秘而庄严的宣传,无形中让人们感到这些厉害的“大拿”“大师”离自己很远,既高不可攀,更无法企及,因而产生敬而远之心理;另一方面,中职学生客观上年龄偏小,不管是学生自己,还是家长、老师,都会觉得他们做工尚不能行,要做工匠更是异想天开,因而也就甘于旁观而事不关己;同时,据目前现状,中职毕业生的出路主要是到企业去打工做“蓝领”,联想到工匠也属于工人,平时工作非常辛苦,很多学生便临阵脱逃、不战而退,从内心里选择远离工匠。

由此可知,工匠精神难以吸引学生,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宣传不力.出现信息不对称,导致学生在职业取向和前途选择问题上产生误判。如何及时有效地纠正这一做法,成为推进工匠精神在中职学校落地生根必须迈过的门槛和必须力推的中心工作。

随着工匠精神逐渐深入人心,关于工匠精神的书籍也随之多了起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各界对宣传工匠精神的需求。然而,遍寻网上网下,我们发现有关工匠精神的书籍呈现“四多四少”现象:介绍别国的多、重在议论的多、阐述理论的多、推介高不可攀的国宝级大师的多;中国人写的书少、写给学生的书少、写给中职生的书更少、介绍身边普通工匠大师的接地气的书特别少。眼下迫切希望多出一些能让中职学生看得下去、理解得了、进得了心的有趣、通俗的工匠精神读物。

中职学生的自控能力弱、自学能力差、主动学习意识缺乏,因而不能单纯寄希望于学生自学工匠精神读物,还必须有更多面对面的宣讲作为补充,以使工匠精神真正渗透到学生的大脑和心灵深处,进而转化为学习的行动。在国家层面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的同时,各省各市很有必要组织区域性的工匠精神专家宣讲团,以在时间长度、学校覆盖面、内容系统性、学生互动性等方面取得突破。

对工匠大师的生活缺乏亲身体验,对工匠精神没有实质性的了解,其结果常常导致学生走向两个极端,或不屑一顾,或敬而远之,这在中职学校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所以,迫切需要把学生带到工匠大师们的工作场所,耳闻目睹他们的真实生活和具体工作;把本行政区域内出名的工匠大师请进学校、请进课堂、请上讲台,阐述他们鲜活的内心世界和对职业的敬畏之情,以激发学生立志成为“后备工匠”的热情和决心。

不管是图书推介、视频宣传,还是实地参观、现身说法,在教育的系统性方面都会存在一定的缺陷,必须以有组织、有规划的学校教育作为后盾。学校要站在“打造核心职业素养、助力学生职业成长”的高度,系统设计和实施工匠精神教育内容,以培养学生对设计独具匠心、对质量精益求精、对技艺不断改进、对制造一丝不苟、对产品追求极致、对产业专注坚持的职业素养,成为具有工匠精神潜质和创新创业特质的新一代专业技能人才。

3.1968年,中药研究所开始抗疟中药研究,39岁的屠呦呦担任该项目的组长。经过两年的研究对象筛选,并受到中国古代药典《肘后备急方》的启发,项目组将重点放在了对青蒿的研究上。1 971年,在失败了1 90次之后,项目组终于通过低温提取、乙醚冷浸等方法,成功提取出青蒿素,并在接下来的反复试验中得出了青蒿素对疟疾抑制率达到100%的结果。在没有先进实验设备、科研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屠呦呦带领着团队攻坚克难,面对失败不退缩,终于胜利完成科研任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7510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

剩余未完,查看全文
收藏
广州市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试卷10

推荐资源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

客服微信:pujinet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