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 > 军转干 > 山东省军转干(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卷6

山东省军转干(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卷6

本单篇文档共24243字,内容预览3500字,预览为有答案版,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空白卷版和有答案版,同时也有公务员类军转干整科真题模拟题,讲义课件,思维导图,易错高频题等下载。
军转干 模拟试卷 7543人下载
价格: 0.60 原价:¥8.80
收藏

山东省军转干(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卷6

单项选择题

1.2016年11月1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家能源委员会会议。他指出,推动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依托是加快技术创新和( )。(A)

A. 体制改革

B. 生产改革

C. 科技创新

D. 理论创新

解析:2016年11月1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家能源委员会会议。他在会议上指出,加快技术创新和体制改革是推动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依托。要集中力量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特别是新能源并网技术和储能、微网技术上取得突破,全面建设“互联网+”智慧能源,提升电网系统调节能力,增加新能源消纳能力,发展先进高效节能技术,抢占能源科技竞争制高点。故本题答案选A。

2.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到2020年进入( )。(A)

A. 创新型国家行列

B. 创新型国家前列

C. 创新型强国行列

D. 创新型强国前列

解析:《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基本建成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有力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故本题答案选A。

3.《山东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指出,山东省到2020年,全省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0平方米以上。建设“三圈一廊”休闲健身运动场地设施网络,其中“一廊”是( )。(B)

A. 省会城市群休闲体育运动廊

B. 山东半岛黄金海岸全民健身长廊

C. 假日体育休闲运动廊

D. 绿色生态休闲体育活动长廊

解析:《山东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指出,山东省规划建设“三圈一廊”(省会城市群休闲体育运动圈、沂蒙山区绿色康体运动圈、大运河文化旅游运动圈和山东半岛黄金海岸全民健身长廊),构建休闲健身运动场地设施网络。故本题答案选B。

4.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下列对于小康社会的理解错误的是( )。(A)

A. 小康社会中没有富人

B. 小康社会中没有太穷的人

C. 小康社会人们的日子普遍好过

D. 小康社会国民收入分配能够使所有人受益

解析:邓小平曾指出,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民收入分配要使所有人都得益,没有太富的人,也没有太穷的人,所以日子普遍好过。故本题答案选A。

5.关于互联网,习近平总书记近年来多有论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不少精辟巧妙的比喻直陈核心技术发展“隐患”,直指难点、痛点。下列有关比喻说法错误的是( )。(B)

A. “命门”是互联网核心技术

B. “杀手锏”主要指网络安全监管

C. “揭榜挂帅”可以激发民间活力.调动集体智慧

D. “命运共同体”鼓励国内互联网企业之间形成协同效应

解析: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奇虎360副总裁谭晓生指出,对互联网来说,“杀手锏”技术是指在极端发展情况下怎样保证技术相对安全稳定。故本题答案选B。

6.下列选项中,包含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这一哲学道理的是( )。(C)

A.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B. 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C.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D.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解析:“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反映的是人生易逝。“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反映的是人生在时间上的流逝不可逆转。“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描写形象生动,深刻地反映了事物的变化发展规律,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反映的是只要人们正视现实,面对重重艰难险阻,不退缩,不畏惧,勇于开拓,发奋前进,那么,前方将是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崭新境界。故本题答案选C。

7.“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这表明( )。(A)

A. 人的认识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

B. 人的感觉能力决定认识的产生

C. 人的认识能力是由人的生理结构决定

D. 事物因人的感觉而存在

解析:从认识的本质可知,实践决定着认识的产生和发展,选项B错误。人的生理结构对人的认识能力有制约作用.但是人的认识能力的产生、发展归根结底是取决于实践,故选项C错误。事物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感觉的改变而改变.选项D的说法显然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故选项D错误。题中的话来源于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它的意思是说,音乐是客体,听音乐的人是主体,音乐感是人对音乐的认识。认识之所以产生,主体和客体之间必须发生相互作用.仅有主体或客体都不可能产生认识。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因此,认识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故本题答案选A。

8.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思想上拨乱反正的胜利完成,核心问题是( )。(D)

A. 坚持改革开放

B. 平反一批重大的冤假错案

C. 解决“文化大革命”遗留的历史问题

D. 科学评价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功过.确立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解析:1980年3月19日,邓小平提出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三条指导性原则中,确立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这是最核心的一条。故本题答案选D。

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 )。(D)

A. 完善社会主义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

B. 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主义公平正义

C. 建设和谐文明.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D. 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解析: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十分明确地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放在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故本题答案选D。

10.“东周时期,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绝,表面上是个多事的时期。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决定而且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 “王朝软弱无力”指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B. “经济变革”指土地私有制逐步代替井田制

C. “多事”指“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D. “封建主”指新兴地主阶级的产生

解析:从材料信息看,东周时期由于分封制逐步崩溃,导致诸侯混战不绝,A项说法错误;“经济变革”指私有土地的出现.B项说法正确;从材料信息看,“多事”指诸侯混战,而非“百家争鸣”,C项说法不恰当;“封建主”指诸侯王.不是新兴地主阶级。D项说法错误。

11.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这实际上指出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共同主题是( )。(C)

A. 通过武装斗争取得无产阶级领导权

B. 通过改革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

C. 通过民族奋斗探索国家的根本出路

D. 通过开放探索有中国特色道路

解析:党的十五大归纳的中华民族的两大历史任务实际上都涉及中国根本出路的问题,第一个任务解决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24243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

剩余未完,查看全文
收藏
山东省军转干(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卷6

推荐资源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

客服微信:pujinet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