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 > 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基础课 > 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基础课刑法学(刑事责任、刑罚概迹)模拟试卷1

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基础课刑法学(刑事责任、刑罚概迹)模拟试卷1

本单篇文档共12847字,内容预览3000字,预览为有答案版,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空白卷版和有答案版,同时也有考研类专业硕士整科真题模拟题,讲义课件,思维导图,易错高频题等下载。
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基础课 章节练习 1604人下载
价格: 1.20 原价:¥9.00
收藏

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基础课刑法学(刑事责任、刑罚概迹)模拟试卷1

单项选择题

1.关于刑事责任在刑法理论上的地位,以下学说中更可取的是(C)

A. 基础理论说

B. 罪、责平行说

C. 罪、责、刑平行说

D. 罪、责、刑、罚平行说

解析:对于刑事责任在刑法理论上的具体地位,认识并不一致,概括而言,主要有三种不同观点:(1)基础理论说。该说认为刑事责任在价值功能上具有基础理论的意义,犯罪论、刑罚论和罪刑各论不过是刑事责任的具体化。因此,在体系上应赋予刑事责任以刑法学基本原理的地位并将其置于犯罪论之前。(2)罪、责平行说。此说认为,刑事责任是与犯罪相对应并具有直接联系的概念。犯罪是刑事责任的前提,刑事责任是犯罪的法律后果,刑罚虽然是实现刑事责任的基本方式,但不是唯一的实现方式,因此,不能将刑罚与犯罪和刑事责任这两个基本范畴相提并论,而应按照犯罪论一刑事责任论的思路来建立刑法学体系。(3)罪、责、刑平行说。这一学说认为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是各自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三个范畴,其中刑事责任是介于犯罪与刑罚之间的纽带。刑事责任以犯罪为前提,属于犯罪的法律后果,而其本身又是刑罚的前提,刑罚系实现刑事责任的基本方式。因此,应当按照犯罪论一刑事责任论一刑罚论的框架来构建刑法学的体系。从现行刑法的结构体例来看,罪、责、刑平行说要更可取一些,因此C选项正确。

2.下列关于刑事责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D)

A. 收容教养属于一种非刑罚处理方法

B. 只有刑罚才是刑事责任的实现方式

C. 对行为人作有罪宣判但免予刑事处罚的,不属于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

D. 没收违禁品和追缴犯罪所得不属于非刑罚处理方法

解析:收容教养并非属于非刑罚处理方法,而是一种社会保护措施,与刑事责任的实现毫无关系。A选项错误。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方式包括刑罚和非刑罚处理方法,非刑罚处理方法也是刑事责任的实现方式,如对行为人作有罪宣判但免予刑事处罚的情形。B选项错误。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方式包括定罪判刑方式、定罪免刑方式、消灭处理方式和转移处理方式,C项表述的情形属于定罪免刑方式,属于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C选项错误。没收违禁品和追缴犯罪所得不属于非刑罚处理方法,而是一种行政强制措施。D选项正确。

3.《刑法》第24条第2款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的刑罚处理方式属于(A)

A. 定罪免刑方式

B. 消灭处理方式

C. 定罪判刑方式

D. 转移处理方式

解析:刑事责任的解决方式包括定罪判刑、定罪免刑、消灭处理和转移处理。其中,定罪免刑方式是指法院对犯罪人认定有罪作出定罪判决而免除处罚。《刑法》第24条第2款规定的对中止犯的免除处罚,就属于定罪免刑,故本题选A。

4.下列关于刑罚特征的表述中,说法错误的是(B)

A. 刑罚是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内容的最严厉的法律制裁方法

B. 适用主体只能是国家司法机关

C. 刑罚的种类及适用标准必须以刑法明文规定为依据

D. 适用程序上必须依照刑事诉讼程序的规定

解析:刑罚具有以下特征:(1)是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内容的最严厉的法律制裁方法。(2)适用对象只能是犯罪人。(3)适用主体只能是国家审判机关。(4)刑罚的种类及适用标准必须以刑法明文规定为依据。(5)适用程序上必须依照刑事诉讼程序的规定。(6)以国家强制力作保障。国家司法机关包括国家审判机关和法律监督机关,刑罚的适用主体只能是国家审判机关,而不是国家司法机关,B选项错误。ACD选项表述正确。本题为选非题,故选B。

5.下列关于刑罚之目的的表述说法错误的是(D)

A. 刑罚的目的是国家制定刑罚及对犯罪分子适用、执行刑罚所期望达到的结果

B. 所谓特殊预防,就是通过刑罚适用,预防犯罪人重新犯罪

C. 所谓一般预防,就是通过对犯罪人适用刑罚,预防尚未犯罪的人实施犯罪

D. 在对犯罪分子判处刑罚时,为了预防的目的,应当一律从重处罚

解析:刑罚的目的是国家制定刑罚及对犯罪分子适用、执行刑罚所期望达到的结果。它集中体现着统治阶级制定刑罚、运用刑罚、执行刑罚的方针、政策和指导思想,决定着刑罚种类和体系的确立,是整个刑罚制度赖以建立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A选项正确。所谓特殊预防,就是通过刑罚适用,预防犯罪人重新犯罪。预防犯罪人重新犯罪,主要是通过刑罚的适用与执行,把绝大多数犯罪人改造成为守法的公民。B选项正确。所谓一般预防,就是通过对犯罪人适用刑罚,预防尚未犯罪的人实施犯罪。国家通过颁布刑法、适用刑罚,不仅直接惩罚了犯罪人,预防其重新犯罪,而且对社会上的不稳定分子也起到了警戒和抑制作用,使其不敢轻举妄动、以身试法。C选项正确。在对犯罪分子判处刑罚时,既要考虑特殊预防的需要,又要考虑一般预防的需要,二者要并重。同时,根据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为了预防犯罪而一律从重处罚违反了罪责刑相适应原则。D选项错误。本题为选非题,故选D。

6.关于刑罚体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 甲因销售伪劣产品罪,依法应该被判处罚金。但法院考虑到甲家庭经济较为困难,故没有判处罚金

B. 甲有20万元现金以及两套住房,后因犯贪污罪,法院判决没收其部分财产,具体为50万元现金。该法院判决没收的具体财产是错误的

C. 越南人方某与中国人周某结婚,后方某与周某之母长期不和,便采取投毒方式将周某之母杀害,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方某死刑,并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D. 甲前往某赌场将携带的5万元用作赌注赌博,赢得7万元,不久公安人员接到报警赶到现场,将甲抓获。甲因触犯赌博罪其赌资应该被收缴,但只能收缴甲赢得的7万元

解析: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财产刑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根据犯罪情节,如违法所得数额、造成损失的大小等,并综合考虑犯罪分子缴纳罚金的能力,依法判处罚金。刑法没有明确规定罚金数额标准的,罚金的最低数额不能少于一千元。”在能否适用罚金这一问题上,必须以刑法的规定为准。当刑法对某一犯罪规定了必须判处罚金刑,不能因为犯罪分子的家庭经济困难就免除罚金刑。A选项错误。没收财产是没收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刑罚方法。所谓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是指属于犯罪分子本人实际、现实所有的财产及与他人共有财产中依法应得的份额。本选项中,甲现实具有的财产只有20万元现金以及两套住房,在没收财产时只能没收以上财产的一部分或全部。因此法院判决没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12847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

剩余未完,查看全文
收藏
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基础课刑法学(刑事责任、刑罚概迹)模拟试卷1

推荐资源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

客服微信:pujinet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