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申硕(同等学力)临床医学学科综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模拟试卷3
A1/A2型题
1.当溶液的pH与某种氨基酸的pI一致时,该氨基酸在此溶液中的存在形式是(A)
A. 兼性离子
B. 非兼性离子
C. 带单价正电荷
D. 疏水分子
E. 带单价负电荷
解析:氨基酸具有两性游离性质,在酸性溶液中,氨基酸游离为阳离子。在碱性溶液中,氨基酸游离为阴离子。当在某一pH的溶液中,氨基酸游离成阴离子与阳离子的趋势和程度相等,即成为兼性离子,呈电中性,此时溶液的pH即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pI)。故当溶液的pH与某种氨基酸的pI一致时,该氨基酸将游离成兼性离子。
2.下列对蛋白质四级结构中亚基的叙述,正确的是各亚基(C)
A. 结构相同
B. 功能相同
C. 具有独立的三级结构
D. 彼此间依靠二硫键维持稳定
E. 单独存在时有生物学活性
解析:体内许多蛋白质分子是由两条或多条多肽链组成,每一条多肽链都具有独立的三级结构,称为蛋白质的亚基。亚基的立体排布与亚基间的相互关系称为蛋白质的四级结构。在四级结构中亚基间的结合力主要是疏水作用,氢键和离子键也参与维系稳定。单独亚基一般没有生物学活性,只有完整四级结构的寡聚体才有生物学功能。各亚基的结构和功能可同亦可异。综上可见只有C是正确的。
3.肝中富含的LDH同工酶是(E)
A. LDH1
B. LDH2
C. LDH3
D. LDH4
E. LDH5
解析:LDH即乳酸脱氢酶属同工酶,它由M亚基和H亚基以不同比例构成四聚体,形成5种同工酶,LDH1(H4)、LDH2(H3M1)、LDH3(H2M2)、LDH4(H1M4)、LDH5(M4)等,由于分子结构的差异,这5种同工酶具有不同的电泳速度、对同一底物具有不同的Km值。由于不同组织器官合成这两种亚基的速度不同和两种亚基之间杂交的情况不同,故LDH的同工酶在不同组织器官中的含量与分布比例不同,如心肌中富含LDH1而肝中富含LDH5。
4.下列关于酶活性中心的叙述,正确的是(D)
A. 所有酶的活性中心都含有辅酶(或辅基)
B. 酶活性中心多隐藏在酶分子的内部
C. 酶的必需基团都位于活性中心之内
D. 底物可引起酶活性中心构象发生改变
E. 所有的抑制剂都作用于酶的活性中心
解析:酶活性中心是酶分子的特定空间结构区域,它能与底物特异地结合并使其转化为产物,所以不能被隐藏在酶分子内部。对结合酶而言,辅酶(或辅基)参与酶活性中心的组成。酶活性中心内有必需基团,而活性中心外也有必需基团。一般不可逆性抑制剂及竞争性抑制剂作用于酶活性中心,而非竞争性及反竞争性抑制剂不作用于酶活性中心。酶发挥催化作用须先与底物密切结合,当二者接触时,其结构相互诱导、变形和相互适应,进而相互结合,酶构象改变有利于与底物结合,底物的变形易受酶的催化攻击,故D是正确的。
5.通过蛋白激酶A途径发挥作用的激素是(A)
A. 肾上腺素
B. 甲状腺素
C. 心钠素
D. 雌激素
E. 糖皮质激素
解析:蛋白激酶A途径即cAMP-蛋白激酶途径,该途径以靶细胞内cAMP浓度的改变和激活蛋白激酶A为主要特征。肾上腺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与靶细胞质膜上特异受体结合,激活受体,进而通过G蛋白的介导激活腺苷酸环化酶,后者催化ATP转变成cAMP,使细胞内cAMP浓度增高,cAMP通过激活cAMP依赖的蛋白激酶(cAMP蛋白激酶或称蛋白激酶A)系统来实现对细胞的调节作用。心钠素是通过cGMP-蛋白激酶途径发挥作用的。其他均是通过细胞内受体调节的激素。
6.蛋白聚糖分子中每条糖链含有的单糖(残基)平均约(D)
A. 200
B. 150
C. 100
D. 80
E. 50
解析:在蛋白聚糖分子中,糖占的重量比例一般超过蛋白质,含糖量可高达95%以上,每条糖链平均含约80个单糖(通常不含Sia)。
7.关于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叙述正确的是(C)
A. 由两条完全相同的多核苷酸链绕同一中心轴盘旋成双螺旋
B. 一条链是左手螺旋,另一条链为右手螺旋
C. A+G与C+T的比值为1
D. A+T与G+C的比值为1
E. 两条链的碱基间以共价键相连
解析:DNA分子由两条以脱氧核糖和磷酸作为骨架的双链组成,并以右手螺旋方式绕同一中心轴有规律地盘旋,两条链的碱基垂直于螺旋轴,并伸向螺旋内侧,两链间碱基互补配对(A-T、G-C),碱基间借助氢键相连,所以在DNA分子中A-T、G-C,A+G-T+C,故(A+G)/(T+C)=1。
8.下列有关加热导致DNA变性的叙述,错误的是(B)
A. 黏度降低
B. 紫外光吸收值降低
C. 热变性的DNA经缓慢冷却后即可复性
D. 50%双链结构被解开时的温度称为DNA的Tm
E. DNA分子中GC含量越高Tm值越大
解析:嘌呤和嘧啶分子中都含有共轭双键,对260nm左右的紫外光有较强吸收,当加热时DNA分子中碱基对之间氢键断裂,双螺旋结构松散,两链分离致使碱基暴露,因此对紫外光的吸收值增大,而不是降低,故B是错误的。DNA是线性大分子,分子不对称性大,因此黏度极大,变性后结构松散、双链解开成单链,单链进而形成无规卷曲或线团状,则分子不对称性变小,所以黏度降低。DNA加热变性后,若使温度缓慢下降其碱基间重新配对复性;但如迅速冷却至4℃以下则几乎不能复性。DNA变性是在一个相当窄的温度内完成的,在这一范围内,紫外光吸收值达到最大值的50%时的温度称为。DNA的解链温度(Tm),在Tm时DNA分子内50%的双链结构被解开。DNA分子的GC对之间有三个氢键,AT间只有两个氢键,因此GC含量越高,使两链分离时所需能量越多,所以Tm值也越大。
9.DNA复制需要:
①DNA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7499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