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申硕(同等学力)临床医学学科综合生理学模拟试卷5
A1/A2型题
1.在可兴奋细胞,能以不衰减的形式在细胞膜上传号的电活动是(A)
A. 动作电位
B. 静息电位
C. 终板电位
D. 感受器电位
E. 突触后电位
解析:
2.合成血红蛋白的基本原料是(D)
A. 铁和叶酸
B. 钴和维生素B12
C. 蛋白质和内因子
D. 铁和蛋白质
E. 钴和蛋白质
解析:
3.射血分数是指(A)
A. 每搏输出量/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B. 心输出量/体表面积
C. 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D. 心输出量/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E. 心室舒张末期容积/体表面积
解析:
4.心内兴奋传导最易发生阻滞的部位是(B)
A. 心房肌
B. 房室交界
C. 左、右束支
D. 浦肯野纤维
E. 心室肌
解析:
5.体内CO2分压最高的部位是(B)
A. 组织液
B. 细胞内液
C. 毛细血管血液
D. 动脉血液
E. 静脉血液
解析:
6.胃肠平滑肌慢波的产生可能由于(E)
A. Ca2+跨膜扩散
B. K+跨膜扩散
C. Cl–跨膜扩散
D. Na+跨膜扩散
E. 钠泵活动的周期性变化
解析:
7.不能发生战栗产热的是(A)
A. 新生儿
B. 儿童
C. 青壮年
D. 妇女
E. 老年人
解析:
8.某被试者1h尿量为60ml,对氨基马尿酸的血浆浓度为0.02mg/ml,尿中浓度为12.6mg/ml,其肾有效血浆流量应为(D)
A. 31.1ml/min
B. 125ml/min
C. 378ml/min
D. 630ml/min
E. 756ml/min
解析:氨基马尿酸在较低的血浆浓度(1~3mg/100ml)时,随血液流经肾一次,就几乎被肾全部清除,因此可用以计算肾有效血浆流量。其公式是PX=UV已知V=60mL/h,即1ml/min,U=12.6mg/ml,P=0.02mg/ml,将它们代入公式,即可计算出X等于630ml。
9.下列关于正常人眼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E)
A. 视远物时需通过调节才能清晰成像于视网膜上
B. 晶状体变凸使物像后移而成像于视网膜上
C. 近点距离越近,眼的调节能力越差
D. 人眼的调节主要靠双眼球会聚来实现
E. 眼视近物时晶状体形状的改变通过反射实现
解析:当眼视远物(6m以外)时,从物体发出而进入眼内的光线可认为是平行光线,对正常眼来说,不需任何调节即可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当眼视近物(6m以内)时,从物体发出而进入眼内的光线呈不同程度的辐射状,像将呈现于视网膜之后,为使像能清晰呈现于视网膜上,需通过眼的调节来实现。人眼的调节主要靠改变晶状体的折光力来实现。晶状体变凸能使物像前移而成像在视网膜上。此外,瞳孔的调节及两眼球的会聚也起重要作用。视近物时晶状体形状的改变,是通过反射实现的,晶状体的最大调节能力用眼能看清物体的最近距离(即近点)来表示,近点距眼越近,说明晶状体的弹性越好,即眼的调节能力越强。
10.关于牵涉痛的描述,正确的是(C)
A. 为患病内脏周边区的痛觉过敏
B. 体腔壁痛是牵涉痛的一种表现
C. 牵涉痛的放射部位具有确定性
D. 所有内脏痛都有牵涉痛的表现
E. 牵涉痛是疾病预后不良的征兆
解析:
11.下列关于肌梭的描述,正确的是(E)
A. 与梭外肌纤维呈串联关系
B. 适宜刺激是骨骼肌张力的变化
C. 接受α运动神经元的支配
D. 传入纤维有Ⅰa和Ⅰb两类纤维
E. 感受并传入有关肌肉活动状态的信息
解析:
12.甲状腺激素对靶细胞的作用是通过下列哪个信息传递途径而产生的(E)
A. cAMP-PKA系统
B. IP3/DG-PKC系统
C. cGMP-PKG系统
D. PG的介导
E. 进入核内调控DNA转录
解析:
13.抑制抗利尿激素释放的主要原因是(D)
A. 血浆晶体渗透压增加
B. 大量出汗
C. 情绪紧张
D. 大量饮水
E. 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
解析:
14.随尿排出的睾酮代谢产物主要是(E)
A. 双氢睾酮
B. 脱氢异雄酮
C. 雄烯二酮
D. 17-羟类固醇
E. 17-酮类固醇
解析:
B1型题(或B型题)、共用备选答案单选题(或者C型题)虚题型
A.蛋白质C
B.蛋白质S
C.凝血酶调制素
D.TEPI
E.抗凝血酶Ⅲ
15.能灭活FⅨa、FⅩa、FⅪa、FⅫa的物质是(E)
A.
B.
C.
D.
E.
解析:
16.能灭活FⅦa-TF复合物的物质是(D)
A.
B.
C.
D.
E.
解析:
17.能灭活FⅤa、FⅧ的物质是(A)
A.
B.
C.
D.
E.
解析:
A.近视
B.老视
C.远视
D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4098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