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 > 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 > 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模拟试卷17

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模拟试卷17

本单篇文档共8869字,内容预览3000字,预览为有答案版,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空白卷版和有答案版,同时也有考研类专业硕士整科真题模拟题,讲义课件,思维导图,易错高频题等下载。
价格: 0.80 原价:¥9.00
收藏

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模拟试卷17

名词解释

1.心理测验法

心理测验法是根据已标准化的实验工具如量表,引发和刺激被测试者的反应,所引发的反应结果由被测试者自己或他人记录,然后通过一定的方法进行处理,予以量化,描绘行为的轨迹,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的实验方法。

解析:

2.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是机体内起主导作用的功能调节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大部分。神经系统由细胞组成的,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叫做神经元,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解析:

3.内隐记忆

内隐记忆是指在个体无法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无意识的影响,有时又称为自动的无意识记忆。

解析:

4.语言理解

语言理解是指人们借助于听觉或视觉的语言材料,在头脑中建构意义的一种主动、积极的过程。以正确感知语言为基础。

解析:

5.知觉

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知觉作为一种活动、过程,包含了互相联系的几种作用:觉察、分辨和确认。知觉有这样几个特性:整体性、恒常性、意义性、选择性。

解析:

6.气质

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即平时所说的脾气、秉性。人的气质差异是先天形成的,受神经系统活动过程的特性所制约。

解析:

7.动机

动机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动机是一种内部心理过程,而不是心理活动的结果。

解析:

8.学习

学习是个体在一定情景下由于反复地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这一概念有三个含义:①学习是以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改变为标志的;②学习引起的行为变化是相对持久的;③学习是由练习或经验引起的。

解析:

9.心境

心境是指入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心境具有弥漫性,它不是关于某一事物的特定体验,而是以同样的态度体验对待一切事物。

解析:

10.标准误

标准误,也称标准误差,即样本统计量的标准差,它是一种最重要也是最常用的差异量数,也是描述对应的样本统计量抽样分布的离散程度及衡量对应样本统计量抽样误差大小的尺度。

解析:

11.效标

效标是指与被试群体无关的外部客观标准。一个好的效标有如下条件:①必须能最有效地反映测验的目标;②效标必须具有较高的信度,稳定可靠,不随时间等因素变化;③效标可以客观地加以测量,可用数据或等级来表示;效标的测量的方法很简单,省时省力,经济实用。

解析:

论述题

12.结合实例论述思维的过程。

思维是通过一系列比较复杂的操作来实现的。人们在头脑中。运用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知识经验,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的过程,就是思维过程,或称之为思维操作。

(1)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

分析是指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各个属性。如把一篇文章分解为段落、句子和词;把一棵树分解为根、茎、叶、花等。人们对事物的分析往往是从分析事物的特征和属性开始的。综合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特征、各种属性结合起来,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如把文章的各个段落综合起来,就能把握全文的中心思想。综合是思维的重要特征,只有把事物的部分、特征、属性等综合起来,才能把握事物的联系和关系,抓住事物的本质。

分析与综合是相反而又紧密联系的同一思维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分析是把部分作为整体的部分,从它们的相互关系上来进行分析,只有这样分析才有意义,才有方向。综合是通过对各部分、各特征的分析来实现的,所以分析又是综合的基础。任何一种思维活动都既需要分析。又需要综合。

(2)比较

比较是把各种事物和现象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相同点、不同点及其关系。比较是以分析为前提的,只有在思想上把不同对象的部分特征区别开来,才能进行比较。同时,比较还要确定它们之间的关系,所以比较又是一个综合的过程。

比较是重要的思维过程,也是重要的思维方法,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和研究工作中都有重要的作用。有比较才能有鉴别,人们通过比较才能辨别事物的真假,人心的善恶;才能找到要探索的科学问题,做出恰当的研究结论。

(3)抽象与概括

抽象是在思想上抽出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共同的特征和属性,舍弃其个别特征和属性的过程。例如,石英钟、闹钟、座钟、挂钟都能计时,因此,“钟能计时”就是它们的共同属性。这种认识是通过抽象得到的。日常生活中人们使用的高度、重量、面积、年龄以及忠诚、勇敢、勤劳等概念,也都是思维抽象的结果。

在抽象的基础上,人们就可以得到对事物的概括的认识。概括有初级概括与高级概括之分。一般认为初级概括是在感知觉、表象水平上的概括。(例如,给幼儿呈现香蕉、苹果、橘子、皮球、口琴等物体,要求他们进行分类。结果发现,有的幼儿把苹果、橘子、皮球分为一类,有的把香蕉、口琴分为一类。这说明这些幼儿是在感知觉的水平上对事物进行概括的。)这种概括水平相对较低。高级的概括是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进行的概括。如一切定理、定义、概念等都是高级概括的产物。

解析:

13.联系实际论述人格的本质特征。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人格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其中反映了人格的多种本质特征。

(1)独特性

一个人的人格是在遗传、成熟和环境、教育等先后天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不同的遗传、生存及教育环境,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心理特点。人与人没有完全一样的人格特点。如“固执”在不同的环境下有其特定的含义,在不同人身上也有不同的含义。在娇生惯养、过度溺爱的环境中,“固执”带有“撒娇”的意思;而在冷淡疏离、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固执”又带有“反抗”的意思。“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正说明了人格是千差万别、千姿百态的。这就是人格的独特性。另一方面,生活在同一社会群体中的人也有一些相同的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8869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

剩余未完,查看全文
收藏
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模拟试卷17

推荐资源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

客服微信:pujinet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