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 > 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 > 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模拟试卷19

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模拟试卷19

本单篇文档共9560字,内容预览3000字,预览为有答案版,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空白卷版和有答案版,同时也有考研类专业硕士整科真题模拟题,讲义课件,思维导图,易错高频题等下载。
价格: 1.00 原价:¥9.00
收藏

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模拟试卷19

名词解释

1.认知过程

认知(cognition)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informationprocessing)的过程,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进而支配人的行为,这个过程就是信息加工的过程,也就是认知过程。

解析:

2.绝对感受性

感受性是感受器对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用感觉阈限大小来测量。人的感官觉察出最小刺激的能力,称为绝对感受性。刺激物只有达到一定强度才能引起人的感觉。而这种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称作绝对感觉阈限。

解析:

3.知觉恒常性

知觉恒常性是指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象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它的稳定性。它是人们知觉客观事物的一个重要特性。在视觉范围内,恒常性的种类有:形状恒常性、大小恒常性、明度恒常性以及颜色恒常性。

解析:

4.依恋

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是个体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个体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一种倾向,是人与人之间一种密不可分的情感联系,是个体最初的社会性联结和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包括安全型依恋、回避和反抗型的依恋和反抗型依恋。

解析:

5.液体智力

液体智力是指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如对关系的认识,类比、演绎推理能力,形成抽象概念的能力等。它较少地依赖于文化和知识的内容,而决定于个人的禀赋。

解析:

6.意志

意志是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意志具有引发行为的动机作用,它是自觉的、有目的的行为。

解析:

7.应激

应激是指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人们遇到某种意外危险或面临某种突然事变时,必须集中自己的智慧和经验,动员自己的全部力量,迅速做出选择,采取有效行动,此时人的身心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即为应激状态。

解析:

8.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是指通过眼部肌肉、颜面肌肉和口部肌肉的变化来表现各种情绪状态。

解析:

9.区间估计

区间估计就是根据估计量以一定可靠程度推断总体参数所在的区间范围,它是用数轴上的一段距离表示未知参数可能落入的范围,它虽不具体指出总体参数等于什么,但能指出未知总体参数落入某一区间的概率有多大。

解析:

10.区分度

区分度是指测验项目对被试心理品质水平差异的区分能力。具有良好区分度的项目,能将不同水平的被试区分开来,也就是说,在该项目上水平高的被试得高分,水平低的被试得低分。反之,区分度低的项目则对不同水平被试不能很好地鉴别,水平高与水平低的被试,所得分数差不多,甚至正好相反。

解析:

论述题

11.试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并举例说明。

问题解决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主要有:

(1)解决问题的策略。采用不同的解决策略,可能会使得问题解决的速度与质量不同。主要的问题解决策略包括算法、启发法等,常用的启发性策略有手段—目的分析、逆向搜索、爬山法等。

(2)人已有的知识经验。已有知识经验在问题解决中的作用,可以从专家和新手在解决问题上的差异了解。由于专家已有的知识数量较多,且是以问题的深层结构来组织,因此使得专家在解决问题时,比新手要更有效。

(3)知识表征的方式,知识的表征方式能影响问题的解决。人们知识的表征方式有时会阻碍了问题的解决。比如要求人们用一笔连续画四条直线把排成方形的九个点连在一起,由于九个点在知觉上组成了方形,人们总是试图在这个方形的轮廓中连线,结果不能解决问题。

(4)定势,指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它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破除定势消极影响的办法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旦发现自己以习惯的方式解决问题发生困难时,不要执意固守,应换一种思路,寻求新方法。

(5)功能固着,即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人们能否改变事物固有的功能以适应新的问题情景的需要,常常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功能固着的影响下,人们不易摆脱事物用途的固有观念,因而直接影响到人们灵活地解决问题。克服功能固着需要人们灵活机智地使用已有的工具或材料,使之服务于解决问题的目的,这称之为功能变通。功能变通与功能固着的作用相反。要具有这种能力,一方面需要有丰富的知识,要熟悉物体的不同功能,另一方面也要具有思维的灵活性。

(6)动机。动机强度与解决问题效率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条倒U形曲线来说明。它表明在一定的范围内解决问题的效率,随动机强度的增高而上升,中等强度的动机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水平。超过一定的限度,提高动机的水平,反而会降低解决问题的效率。

(7)情绪。情绪对问题解决有一定的影响,紧张、惶恐、烦躁、压抑等消极的情绪会阻碍问题的解决,而乐观、平静、积极的情绪将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8)人际关系。人处在一个复杂的社会中,解决问题不仅受个人心理因素的影响,也会受到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影响。例如,人在解决问题时,往往要求与周围的人的方式一致,这种现象称从众现象。团体内的相互协作和互相帮助,是使问题得以迅速解决的积极因素;相反,互不信任、人际关系紧张则会妨碍问题的解决。

解析:

12.试述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及各自的作用。

人格是由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共同决定的。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内容:

(1)生物遗传因素

国内外诸多双生子研究表明,遗传在人格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人格的许多特性都有遗传的可能性。关于遗传对人格的作用,一般认为:①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②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随人格特质的不同而异,通常在智力、气质这些与生物因素相关较大的特质上,遗传因素的作用较重要;而在价值观、信念、性格等与社会因素关系紧密的特质上,后天环境的作用可能更重要;③人格的发展是遗传与环境两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9560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

剩余未完,查看全文
收藏
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模拟试卷19

推荐资源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

客服微信:pujinet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