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综合(肿瘤)模拟试卷8
A1/A2型题
1.关于未分化癌,下列叙述中哪项是正确的(C)
A. 由腺上皮发生
B. 由鳞状上皮发生
C. 由上皮组织发生,缺乏分化状态
D. 对放疗不敏感,预后差
解析:来源于上皮的恶性肿瘤有以下几种: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移行上皮癌、腺上皮癌等,这些肿瘤都来源于分化较好的上皮细胞。来源于缺乏分化的上皮组织的肿瘤,就是未分化癌。
2.淋巴结转移性癌的确切诊断依据是(D)
A. 淋巴结肿大
B. 淋巴结质地变硬
C. 淋巴结内出现上皮细胞
D. 淋巴结内出现癌巢
解析:肿瘤细胞侵入淋巴管,随淋巴液到达局部淋巴结(区域淋巴结)。肿瘤细胞先聚集于边缘窦,以后累及整个淋巴结。淋巴结病理检查:淋巴结内可出现成团的癌细胞。
3.胃癌不可能种植到(D)
A. 大网膜
B. 腹膜
C. 子宫
D. 肾脏
解析:胃癌常发生种植性转移,当胃癌破坏胃壁侵及浆膜后,可种植到大网膜、腹膜、腹腔内器官表面甚至卵巢等处。而肾脏属于腹膜外器官,因此胃癌不可能种植到肾脏。
4.误位于异常部位的分化正常的组织叫(B)
A. 错构瘤
B. 迷离瘤
C. 畸胎瘤
D. 尤文瘤
解析:异位或迷离的组织增生形成的肿块称为迷离瘤,即误位于异常部位的分化正常的组织。错构瘤是指机体某一器官内正常组织在发育过程中出现错误的组合、排列,因而导致类瘤样畸形。
5.肿瘤分期是指(C)
A. 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
B. 肿瘤细胞核分裂象的多少
C. 肿瘤的生长范围和扩散程度
D. 肿瘤细胞的浸润及转移能力
解析:肿瘤的“分期”是指恶性肿瘤的生长范围和播散程度。肿瘤体积越大,生长范围和播散程度越广,患者的预后越差。对肿瘤进行分期,需要考虑原发肿瘤的大小、浸润深度、浸润范围、邻近器官受累情况,局部和远处淋巴结转移情况及远处转移等因素。
6.下列哪项是恶性肿瘤的主要形态学特征(A)
A. 病理性核分裂象多见
B. 细胞浆丰富
C. 瘤巨细胞形成
D. 浸润性生长和转移
解析:恶性肿瘤细胞的形态有高度的异型性,表现为以下特点:①瘤细胞的多形性;②瘤细胞核的多形性;③瘤细胞胞浆的改变,其中胞核的多形性常为恶性肿瘤的重要特征,主要表现为核分裂象多见。虽然浸润性生长和转移是恶性肿瘤的最重要的特点,但题干中是指主要形态学特征。如果问恶性肿瘤瘤细胞的主要形态学特征,则为瘤细胞核的多形性,主要表现为病理性核分裂象多见。
7.不符合平滑肌瘤特点的是(D)
A. 好发于子宫、胃肠道
B. 肿瘤有包膜
C. 切面灰白、质韧,呈编织状
D. 不见核分裂象
解析:平滑肌瘤多见于子宫、胃肠道等部位。瘤组织由梭形细胞构成,形态比较一致,核呈长杆状,两端钝圆,形态类似平滑肌瘤细胞,排列呈束状、编织状,核分裂象罕见。
8.患者,男,70岁,1年来常有便血,肠镜检查发现距肛门8cm的肠黏膜有-2cm大小的肿物,中心有溃疡,活检诊断为黏液腺癌,组织学改变是(C)
A. 癌细胞形成角化珠
B. 癌细胞大小较一致
C. 癌细胞分泌大量黏液
D. 癌细胞周围间质丰富
解析:腺癌是腺上皮的恶性肿瘤。多见于胃肠道、胆囊、子宫体等处。癌细胞形成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的腺样结构。腺体分泌大量黏液的腺癌称为黏液癌,又称胶样癌,常见于胃和大肠,癌组织呈灰白色,半透明胶冻样,镜下黏液堆积于腺腔内,可由于腺体崩解而形成黏液湖。
9.纤维肉瘤的主要诊断依据是(C)
A. 发生于深部组织
B. 鱼肉状
C. 异型性明显的成纤维细胞
D. 假包膜形成
解析:纤维肉瘤好发于四肢皮下组织,呈浸润性生长,切面灰白色、鱼肉状,常伴有出血、坏死;镜下典型的形态是异型的梭形细胞呈“鲱鱼骨”样排列。
10.有关骨肉瘤的主要诊断依据,错误的是(A)
A. 好发于老年人
B. 发生于长骨干骺端
C. 肿瘤细胞异型性明显
D. 出现肿瘤性成骨
解析:骨肉瘤是最常见的骨恶性肿瘤,多见于青少年。好发于四肢长骨干骺端,尤其是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切面呈灰白色、鱼肉状,出血坏死常见;肿瘤破坏骨皮质,掀起其表面的骨外膜,X线表现为日光放射状阴影。镜下,肿瘤细胞异型性明显,直接形成肿瘤性骨样组织或骨组织,是诊断骨肉瘤最重要的组织学依据。骨肉瘤恶性程度很高,生长迅速,早期有血行转移。
11.关于皮肤黑痣的描述,错误的是(A)
A. 皮内痣易恶变
B. 来源于黑色素细胞
C. 可恶变为黑色素瘤
D. 破溃、发炎是恶变的象征
解析:皮内痣为先天性黑色斑点,可表现为淡棕色、深棕色或黑色,为最常见于成年人的色素痣。皮内痣无交界活力,不发生恶变,故一般认为色素痣生有毛发且颜色均匀而较深,边缘境界清楚者,为性质稳定的标志。恶性黑色素瘤为恶性肿瘤。皮肤的恶性黑色素瘤可由黑色素细胞痣发展而来。肿瘤细胞可含黑色素,但也可为无色素类型。破溃、发炎是恶变的象征。
12.有关黑色素瘤的描述,错误的是(C)
A. 可由黑色素痣恶变而来
B. 恶性度较高,易发生血道转移
C. 均可见黑色素
D. 好发于足底、外阴、肛周的皮肤
解析:恶性黑色素瘤为恶性肿瘤,多见于皮肤和黏膜,偶见于内脏。皮肤的恶性黑色素瘤可由黑色素细胞痣发展而来。肿瘤细胞可含黑色素,但也可为无色素类型。黑色素瘤属于神经外胚叶肿瘤。
13.癌前病变中,需要积极治疗的病变是(D)
A. 纤维组织增生
B. 上皮增生
C. 中度非典型增生
D. 重度非典型增生
解析:肿瘤性病变中可见到非典型增生,且将重度异型增生和原位癌统称为上皮内瘤变,需要治疗。
14.有关原癌基因的描述,错误的是(B)
A. 正常细胞的固有基因
B. 对细胞的生长起抑制作用
C. 在正常细胞中以非激活的方式存在
D. 环境和遗传因素均可激活原癌基因
解析: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5761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