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综合(心血管系统疾病)模拟试卷3
A1/A2型题
1.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不包括(D)
A. 吸烟
B. 糖尿病
C. 动脉内膜的损伤
D. 雌激素
解析: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脂血症、高血压、吸烟、致继发性高脂血症的疾病(如糖尿病、高胰岛素血症、甲状腺功能减退和肾病综合征引起的高胆固醇血症)、性别与年龄、代谢综合征。其中女性绝经期前发病率低于同龄男性,是由于雌激素具有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胆固醇水平的作用。
2.粥样斑块中不具备的成分是(D)
A. 纤维组织并玻璃样变
B. 肉芽组织
C. 坏死物质及钙盐
D. 较多中性粒细胞
解析:粥样斑块即粥瘤,光镜下见玻璃样变性的纤维帽深部,有大量细胞外脂质及坏死物,其中可见胆固醇结晶及钙化,底部及周边部可见肉芽组织、少量泡沫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
3.心内膜下心肌梗死的特点是(C)
A. 引起心脏破裂
B. 引起纤维素性心包炎
C. 多发性、小灶性坏死
D. 引起室壁瘤
解析:心内膜下心肌梗死病变主要累及心室壁内层1/3的心肌并波及肉柱和乳头肌,常表现为多发性、小灶性坏死。
4.引起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的最主要病变是(D)
A. 部分肾小球纤维化
B. 肾间质纤维组织增生
C. 肾间质淋巴细胞浸润
D. 入球小动脉玻璃样变性
解析:高血压病引起肾入球动脉玻璃样变和肌型小动脉的硬化,管壁增厚,管腔狭窄,致病变区的肾小球缺血发生纤维化、硬化或玻璃样变,相应肾小管因缺血而萎缩、间质纤维组织增生和淋巴细胞浸润,双侧肾脏对称性缩小,质地变硬,肾表面凹凸不平,呈细颗粒状,称为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
5.关于恶性高血压肾的变化,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D)
A. 肾入球小动脉纤维素样坏死
B. 肾小球毛细血管丛节段性坏死
C. 小动脉层状洋葱皮样改变
D. 小叶间动脉及弓形动脉坏死性动脉炎
解析:恶性高血压引起的坏死性细动脉炎主要累及肾人球小动脉,使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发生节段性坏死。小叶间动脉及弓形动脉不属于细小动脉。
6.不符合Aschoff小体的描述是(D)
A. 可见纤维素样变性
B. 可见淋巴细胞
C. Aschoff细胞是主要成分
D. Aschoff细胞具有显著异型性
解析:Aschoff小体为风湿病的特征性病变。Aschoff小体由纤维素样坏死、成团的风湿细胞及伴随的淋巴细胞及浆细胞共同构成的特征性肉芽肿。并提示有风湿活动。Aschoff细胞无异型性。
7.不符合风湿性心内膜炎心瓣膜的血栓的描述是(C)
A. 可引起瓣膜粘连
B. 可引起瓣膜增厚
C. 易发生血栓脱落
D. 可引起瓣膜变形
解析:风湿性心内膜炎和感染性心内膜炎时,心瓣膜上反复形成的血栓发生机化,可使瓣膜增厚变硬、瓣叶之间粘连,造成瓣膜口狭窄;瓣膜增厚、卷缩,腱索增粗缩短,则引起瓣膜关闭不全。其赘生物呈灰白色半透明状、附着牢固、不易脱落。镜下为血小板和纤维蛋白构成,伴小灶状的纤维素样坏死,周围可出现少量的Aschoff细胞。
8.风湿性心外膜炎引起(D)
A. 球形心
B. 靴形心
C. 梨形心
D. 绒毛心
解析:风湿性心外膜炎在心外膜腔内有大量浆液渗出,则形成心外膜腔积液。当渗出以纤维素为主时。覆盖于心外膜表面的纤维素可因心脏的不停搏动和牵拉而形成绒毛状,称为绒毛心。
9.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瓣膜赘生物中,不具有(D)
A. 大量中性粒细胞
B. 坏死组织
C. 细菌菌团
D. 肉芽肿
解析: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瓣膜赘生物主要由脓性渗出物、血栓、坏死组织和大量细菌菌落混合而成的。
10.不符合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是(A)
A. 由致病力强的细菌引起
B. 发生于已有病变的心瓣膜
C. 瓣膜赘生物较大、污秽、易脱落
D. 皮肤可见Osier结节
解析: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主要由毒力相对较弱的草绿色链球菌引起。
11.不符合慢性心瓣膜病的描述是(D)
A. 多由风湿性心内膜炎引起
B. 表现为心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
C. 二尖瓣最常受累,其次是主动脉瓣
D. 病变不会同时累及两个瓣膜
解析:心瓣膜病是指心瓣膜受各种原因损伤后或先天性发育异常所造成的器质性病变,多由风湿性心内膜炎引起,少数为感染性心内膜炎引起。表现为瓣膜口狭窄和(或)关闭不全,最后导致心功能不全。主要为二尖瓣受累,亦可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同时受累。
12.引起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最常见原因是(A)
A. 风湿性主动脉炎
B. 主动脉粥样硬化
C. 梅毒性主动脉炎
D. 感染性心内膜炎
解析: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要由风湿性主动脉炎引起,亦可由感染性心内膜炎、主动脉粥样硬化、梅毒性主动脉炎引起。
13.下列哪种是原发性心肌病(D)
A. 风湿性心肌病
B. 高血压性心肌病
C.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肌病
D. 扩张型心肌病
解析:原发性心肌病是非风湿性、非高血压性、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肌结构和功能的病理改变。扩张型心肌病亦称充血性心肌病。是一类既有遗传因素又有非遗传因素导致的复合性心肌病。
14.不属于免疫反应性心肌炎的是(C)
A. 类风湿性心肌炎
B. 风湿性心肌炎
C. 特发性心肌炎
D. 红斑狼疮性心肌炎
解析:免疫反应性心肌炎主要见于一些变态反应性疾病。特发性心肌炎病因不明,多发于20~50岁青中年。
B1型题
A.细动脉玻璃样变性
B.冠状动脉血栓形成
C.细动脉壁纤维素样坏死
D.小动脉化脓菌栓塞
15.心肌梗死的病理改变有(B)
A.
B.
C.
D.
解析: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5304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