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 > 中医临床医学综合能力 > 中医临床医学综合能力(其他辨证方法)模拟试卷7

中医临床医学综合能力(其他辨证方法)模拟试卷7

本单篇文档共4864字,内容预览3000字,预览为有答案版,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空白卷版和有答案版,同时也有考研类专业硕士整科真题模拟题,讲义课件,思维导图,易错高频题等下载。
中医临床医学综合能力 章节练习 4056人下载
价格: 1.00 原价:¥8.80
收藏

中医临床医学综合能力(其他辨证方法)模拟试卷7

A1型题

1.关于卫气营血辨证的叙述,正确的是(A)

A. 反映外感温热病发展过程中的不同病理阶段

B. 就是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四类证候

C. 说明病位的浅深

D. 说明病情的轻重

解析:

2.下焦病证的基本舌脉是(D)

A. 苔黄腻,脉濡数

B. 苔黄燥或焦黑起刺,脉沉实有力

C. 舌质红绛,脉浮数

D. 舌绛苔少,脉虚大

解析:

3.关于三焦辨证的含义,正确的是(B)

A. 是清代吴鞠通治疗温热病的经验

B. 将外感温热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证治规律,概括为上、中、下三焦病证

C. 说明病位的浅深

D. 说明病情的轻重

解析:

4.阳明经证与阳明腑证均可出现的表现是(A)

A. 发热,汗出

B. 口渴,脉洪

C. 腹胀痛,面红

D. 狂乱,不得眠

解析:

5.温病血分证,其病变主要累及的脏腑是(A)

A. 心、肝、肾

B. 心、肝、肺

C. 肝、肺、肾

D. 心、肺、肾

解析:卫、气、营、血分证就病变部位而言,卫分证主表,病在肺与皮毛;气分证主里,病在胸膈、肺、脾、胃、肠、胆等脏腑;营分证亦主里,是邪热深入而达心营,病在心与心包络;血分证则热邪更为深入,达肝、肾。

6.属于厥阴病证的症状是(D)

A. 腹满而吐

B. 下利清谷

C. 时腹自痛

D. 饥不欲食

解析:厥阴病证多为肝、胃、胆功能的失调,以寒热错杂,阴阳之气不相顺接为其病理特点。表现有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等。

7.在六经辨证中,若太阳病不愈,传入太阴,称为(D)

A. 合病

B. 直中

C. 循经传

D. 越经传

解析:六经病证的传变方式有传经(又包括循经传、越经传、表里传)、合病、并病、直中四种。循经传指按照六经顺序相传。越经传是指隔一经或隔两经相传。

8.日晡潮热,腹胀痛拒按,大便秘结,狂乱谵语,舌苔黄厚干燥,脉沉迟,属于(D)

A. 真寒假热证

B. 真热假寒证

C. 阳明经证

D. 阳明腑证

解析:阳明经证以热邪盛为主,而阳明腑证主要表现为燥屎内结的证候。

9.营分证的病人,一般不出现(B)

A. 舌质红绛

B. 夜间低热

C. 脉象细数

D. 时有谵语

解析:

10.持续低热,暮热早凉,形瘦,手足蠕动,舌绛无苔,脉细数。此证属于(A)

A. 血分虚热

B. 血分实热

C. 营分证候

D. 热扰胸膈

解析:血分证是指温热病邪深入血分,热盛动血、耗阴、动风所表现的证候,有“血分实热”与“血分虚热”之分。血分实热证是在营分证的基础上,心神被扰的症状(如烦热躁扰,甚则昏狂、谵妄)进一步加重,伴随斑疹显露,各种出血,或热极生风的表现(如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等);而血分虚热证则因邪热久羁血分,劫灼肝肾之阴,使阴虚阳热内扰而出现持续低热,暮热早凉,五心烦热,口干咽燥,神倦耳聋,形瘦及阴虚动风之手足蠕动等。

11.腹部胀满,腰溶溶如坐水中,腰痛引及脊腹,女子则赤白带下,为何经病证(D)

A. 督脉

B. 任脉

C. 冲脉

D. 带脉

解析:人身冲、任二脉,与阳明合于宗筋,会于气街,皆属带脉,而络于督脉,太冲上养心、肺,有赖带脉的主持,人身之气的上下流行,亦赖于带脉的关锁。带脉病变,则中气不运,阴阳两虚,肝肾不足,则出现腹部胀满,腰溶溶如坐水中,腰痛引及脊腹,女子则赤白带下。

12.腋肿,甚则胸胁支满,是哪条经脉病证的临床表现(B)

A. 手少阴心经

B. 手厥阴心包经

C. 手阳明大肠经

D. 足阳明胃经

解析:出自《灵枢·经脉》:“心主手厥阴之脉……是动则病手心中热,臂肘挛急,腋肿,甚则胸胁支满。”

13.有舌本强的临床表现的,属于(A)

A. 足太阴脾经病证

B. 手少阴心经病证

C. 手太阳小肠经病证

D. 足少阴肾经病证

解析:脾经连舌本,散舌下,是动则病舌本强。

14.不属于下焦病证典型表现的是(D)

A. 手足心热

B. 神倦

C. 耳聋

D. 唇裂舌焦

解析:下焦病证主要表现为身热颧红,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口燥咽干,神倦,耳聋,脉虚等。

X型题

15.属于伤寒六经病证传变形式的有(B,C,D)

A. 逆传

B. 合病

C. 并病

D. 直中

解析:六经病证可以相互传变,从而表现为传经、直中、合病、并病等。直中:伤寒病初起不从三阳经传入,而病邪直入于三阴者。合病:伤寒病不经过传变,两经或三经病证同时出现者,如太阳阳明合病、太阳太阴合病等。并病:伤寒病一经病证未罢,又见他经病证者,如太阳少阴并病,太阴少阴并病等。

16.热结肠道的主症有(A,C)

A. 发热,不恶寒反恶热,口渴,汗出

B. 咳喘,胸痛,咯痰黄稠

C. 腹胀痛拒按,大便秘结或热结旁流

D. 心烦懊恼,坐卧不安

解析:

17.太阳伤寒证的主症有(A,B,D)

A. 发热

B. 恶寒

C. 口渴

D. 身痛

解析:

18.寒滞肝脉证的临床表现可见(A,B,C)

A. 睾丸坠胀冷痛

B. 舌淡苔白滑

C. 脉象沉弦或迟

D. 阴囊湿疹瘙痒

解析:寒滞肝脉证以少腹牵引睾丸坠胀冷痛为诊断要点,症见少腹牵引睾丸坠胀冷痛,或阴囊收缩引痛,受寒则甚,得热则缓,舌苔白滑,脉沉弦或迟。

19.阳明经证与阳明腑证共有的表现有(A,B,D)

A. 发热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4864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

剩余未完,查看全文
收藏
中医临床医学综合能力(其他辨证方法)模拟试卷7

推荐资源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

客服微信:pujinet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