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 > 中医临床医学综合能力 > 中医临床医学综合能力(气、血、津液辨证)模拟试卷6

中医临床医学综合能力(气、血、津液辨证)模拟试卷6

本单篇文档共5461字,内容预览3000字,预览为有答案版,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空白卷版和有答案版,同时也有考研类专业硕士整科真题模拟题,讲义课件,思维导图,易错高频题等下载。
中医临床医学综合能力 章节练习 1735人下载
价格: 1.00 原价:¥8.00
收藏

中医临床医学综合能力(气、血、津液辨证)模拟试卷6

A1型题

1.属于痰证与饮证均可见的表现是(C)

A. 眩晕、失眠

B. 苔腻、脉弦

C. 胸闷、脘痞

D. 肠鸣、泄泻

解析:饮证是以胸闷脘痞、呕吐清水、咳吐清稀痰涎、肋间饱满、苔滑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痰证指痰浊内阻或流窜,以咳吐痰多、胸闷、呕恶、眩晕、体胖,或局部有圆滑包块,苔腻、脉滑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常见咳嗽痰多,痰质黏稠,胸脘痞闷,呕恶,纳呆,或头晕目眩,或形体肥胖,或神昏而喉中痰鸣,或神志错乱而为癫、狂、痴、痫,或某些部位出现圆滑柔韧的包块等,舌苔腻,脉滑。

2.气虚血瘀证与气滞血瘀证均可见的表现是(A)

A. 局部刺痛,痛处不移

B. 情志抑郁,肌肤甲错

C. 舌色淡紫有瘀斑,脉涩

D. 神疲乏力,面色晦滞

解析:气虚血瘀证的临床表现:面色淡白或晦滞,少气懒言,身倦乏力,疼痛如刺,常见于胸胁,痛处不移,拒按,舌淡暗或有紫斑,脉沉涩。气滞血瘀证:胸胁胀闷,走窜疼痛,性情急躁,胁下痞块,刺痛拒按,妇女可见经闭或痛经,经色紫暗,夹有血块等,舌紫暗或见紫斑,脉涩。

3.血虚证的主要表现,不可见的是(A)

A. 两颧潮红

B. 头晕眼花

C. 心悸失眠

D. 手足发麻

解析:

4.阳虚与气虚的主要区别是(D)

A. 有无少气懒言

B. 小便是否清长

C. 有无神疲乏力

D. 寒象是否明显

解析:

5.胸胁胀闷,胁下痞块,刺痛拒按,舌紫暗,脉涩,此属(A)

A. 气滞血瘀证

B. 寒凝血瘀证

C. 血热互结证

D. 气虚血瘀证

解析:

6.临床见咯血,心烦,身热,舌红绛者,诊断为(D)

A. 气虚证

B. 气滞证

C. 血虚证

D. 血热证

解析:

7.少气懒言,神疲乏力,头晕目眩,自汗,活动时诸症加剧,舌淡苔白,脉虚无力,应属(D)

A. 血虚

B. 阳虚

C. 阴虚

D. 气虚

解析:

8.气陷证一般不出现(B)

A. 胃下垂、肾下垂

B. 滑精、滑胎

C. 头晕、目眩

D. 脱肛、阴挺

解析:①气陷证指因气虚升举无力而下陷所导致的以自觉气坠,或脏器下垂为主要表现的虚弱证候。清阳之气不升,则自觉气短、气坠,头晕眼花;气陷而机体失却营精的充养,则见神疲乏力,形体消瘦;脾失健运,水谷精微下趋,则见大便稀溏;气陷无力升举,不能维持脏器正常位置,故觉脘腹坠胀,甚至出现内脏下垂。②气不固证指因气虚失其固摄之能所导致的以自汗,或大便、小便、月经等不固为主要表现的虚弱证候。可见气短,疲乏,面白,舌淡,脉虚无力;或见自汗不止;或为流涎不止;或见遗尿,余溺不尽,小便失禁;或为大便滑脱失禁;或妇女出现崩漏,或为滑胎、小产;或见男子遗精、滑精、早泄等。

9.心悸气短,面白无华,倦怠乏力,唇甲色淡,舌淡白,脉细弱者,所属的证候是(D)

A. 气阴两亏证

B. 津血俱亏证

C. 精血不足证

D. 气血两虚证

解析:气虚无力:精神不振,倦怠无力,懒言少动,声弱气微,咳喘无力,心悸气短,动则更甚。血虚不荣:血不荣于外则面色苍色无华,口唇、指甲、舌质淡白;血不润于表则皮肤干涩粗糙,毛发枯槁易脱。血虚不充:血脉不充则脉细数无力;冲任不充则经血量少色淡,或来迟或经闭。本患者兼有两者,所以是气血两虚证。

10.患者头晕乏力,过劳则甚,面色少华,证属(B)

A. 痰湿内困

B. 气虚

C. 血虚

D. 肾精不足

解析:气虚证指因脏腑组织功能减退所表现的证候。常由久病体虚、劳累过度、年老体弱等因素引起。临床表现:少气懒言,神疲乏力,头晕目眩,自汗,活动时诸症加剧,舌淡苔白,脉虚无力。证候分析:本证以全身功能活动低下的表现为辨证要点。人体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强弱与气的盛衰有密切的关系,气盛则功能旺盛,气衰则功能活动减退。由于元气亏虚,脏腑组织功能减退,故气少懒言,神疲乏力;气虚清阳不升,不能温养头目,则头晕目眩;气虚毛窍疏松,卫外不同则自汗;劳则耗气,故活动时诸症加剧;气虚无力鼓动血脉,血不上营于舌,而见舌淡苔白;运血无力,故脉象按之无力。故本题选B项,注意与血虚证相鉴别。

11.头痛眩晕,昏厥,呕血,见于(D)

A. 气虚证

B. 气陷证

C. 气滞证

D. 气逆证

解析:头痛眩晕,昏厥,为肝气上逆的表现,呕血因血随气逆而上涌所导致。气逆证以肺胃气逆,肝气升发太过的病变为多见。

12.月经愆期,经色紫暗,夹有血块,少腹冷痛者,其证为(B)

A. 血瘀

B. 血寒

C. 气滞

D. 气滞血瘀

解析:血寒证是指由于寒邪客于血脉,凝滞气血,而致血行受阻所表现的证候。如寒邪侵入胞宫,气血凝滞,则可表现为月经愆期、经色紫暗夹血块及月经期出现少腹冷痛等。月经愆期、经色紫暗、夹有血块为瘀血阻滞胞宫之象,气滞、气虚及寒凝均可导致血瘀,但若伴有少腹冷痛,则必为寒凝所致。

13.不属于饮证表现的是(A)

A. 痰多色白,质黏滑

B. 胃脘振水音

C. 舌苔白滑

D. 肋间饱满

解析:痰多色白,质黏滑,属于痰证。

X型题

14.可导致经少、经闭的有(B,C,D)

A. 阴虚火旺证

B. 气血两虚证

C. 气滞血瘀证

D. 阳虚寒凝证

解析:月经过少:指月经血量较常量明显减少,甚至点滴即净的症状。多因营血不足,或肾气亏虚,精血不足,血海不盈,或寒凝、血瘀、痰湿阻滞,血行不畅所致。闭经:指女子年逾18周岁,月经尚未来潮,或已行经,未受孕、不在哺乳期,而停经达3个月以上的症状。多因肝肾不足,气血亏虚,阴虚血燥,血海空虚,或痨虫侵及胞宫,或气滞血瘀、阳虚寒凝、痰湿阻滞胞脉,冲任不通所致。A选项,肾阴不足,阴虚火旺,虚火迫血妄行致崩漏。

15.由于气的病理变化而直接造成血瘀的有(A,C)

A. 气虚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5461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

剩余未完,查看全文
收藏
中医临床医学综合能力(气、血、津液辨证)模拟试卷6

推荐资源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

客服微信:pujinet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