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基础(论述题)模拟试卷182
论述题
1.简述新中国的建立及其历史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真题)
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不断取得胜利,国民党南京政府的统治迅速分崩离析,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不断发展壮大,这说明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时机和条件完全已经成熟,共产党开始了新中国建设工作。
(一)新中国的建立
(1)通过了《共同纲领》,确立了新建国家的基本原则。从1949年6月15日至9月17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北平隆重召开了两次新政协筹备大会并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决定定都于北平,确定了公元纪年、代国歌与国旗等。同时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
(2)组建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会议选举以毛泽东为主席的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以及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会议还宣布将按照《共同纲领》的原则在全国境内实施人民民主专政,将革命进行到底,并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
(3)正式举行了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宣布组建中央政府的主要机构名单,并向各国宣布本政府是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当天,还隆重举行了开国大典。
(二)意义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一百多年来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同封建统治者勾结起来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以及内外战乱频仍、国家四分五裂的历史正式结束。
(2)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已取得胜利,并开始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阶段呈现出的一个特殊的革命阶段,其鲜明特征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而下一步就是走向社会主义社会。新中国的成立,为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奠定了基础。
(3)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确立了在全国的执政地位。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胜利,最终奠定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执政地位,使中国出现了一个坚强领导核心。同时,一个全新政权的建立,改变了以前列强凌辱的局面,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态彻底终结。
(4)标志着一个东方大国摆脱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统治的枷锁,取得了民族解放运动的伟大胜利,解放了中国的社会生产力。中国革命的成功,一举改变了世界力量的对比,对国际局势和世界人民的革命斗争来说,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行为,推动和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
(5)标志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在中国的伟大胜利。新中国成立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伟大英勇的斗争得来的伟大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伟大胜利,具有划时代的伟大历史价值。
解析:
2.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在政权巩固方面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及其意义。(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中国通史真题)
(一)抗美援朝
(1)概况。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毅然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10月19日,彭德怀率领志愿军入朝作战。中朝军队经过三年浴血奋战,终于使这场战争以中朝军队和人民的胜利而结束。1953年7月27日,美国不得不在停战协议上签字。
(2)意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保住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独立,保卫了世界和平和中国的安全,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极大地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也为我国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争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二)镇压反革命
(1)概况。1950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镇压反革命活动的指示》。指示要求贯彻“镇压与宽大相结合”的政策,首先镇压那些罪大恶极、新中国成立后继续作恶的反革命分子。1950年12月起,全国范围内开展了镇压反革命运动。全国规模的镇压反革命运动到1951年10月基本结束。
(2)意义。通过镇反运动,基本上扫除了国民党遗留在大陆的残余势力,使我国社会秩序出现了空前安定的局面,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
(三)土地改革运动
(1)概况。根据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规定,从1950年冬天起在新解放区逐步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土地改革大体分为发动群众、划分阶级、没收和分配土地三个步骤。土改的总路线是“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地有区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到1953年春,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2)意义。土改推翻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地主阶级的统治,使农民从政治、经济上翻了身,巩固了工农联盟,促进了农业生产和整个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四)三反五反运动
(1)概况。1951年冬在国家机关、国营经济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开展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1952年1月26日,中共中央部署在各大中城市的工商业者中开展“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和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斗争。1952年10月,三反五反运动胜利结束。
(2)意义。纯洁了国家机关,对广大干部进行了一次阶级教育和廉洁奉公的教育,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在人民中的威信;进一步查明了私营工商业的状况,巩固了工人阶级和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在私营企业中建立了工人监督,推进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
3.论述中国共产党和平解放西藏的条件和办法。(中央民族大学2018年中国史真题)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中国成立之初共产党就把西藏问题纳入了自己的战略规划之中,至1951年10月,达赖表示拥护中共的“十七条协议”,西藏终于和平解放。
(一)条件
(1)军事条件。1950年,人民解放军解放了大西南的云贵、四川等各省,毛泽东提出“进军西藏宜早不宜迟”的政策,第二野战军向西藏进兵,经过昌都之战打击了西藏分裂分子的势力。
(2)政治条件。在军事准备妥当以后,中共中央积极谋求和平解决西藏问题的政治条件,通过书信和广播等形式与西藏人民协商。经过中共的协商,最后制定了“十项政策”,其主旨是“和平解放,暂维现状”。
(二)办法
(1)强调西藏是中国的领土,绝不容许任何外国侵略。西藏人民是中国人民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绝不容许任何外国分裂。这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定不移的战略方针。
(2)以政治解决为主,充分协商。双方通过谈判,签署和平解放西藏的《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11346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