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硕士MT税务专业基础(税收原则)模拟试卷2
单项选择题
1.最能做到按能力支付税收的征税标准是( )。[厦门大学2012研](C)
A. 人丁
B. 财产
C. 所得
D. 消费
解析:纳税人的纳税能力的测度可具体分为收入(所得)、财产和支出三种尺度。收入通常被认为是测度纳税人纳税能力的最好尺度。
2.( )强调纳税人的税收负担的大小,应根据各个人从政府提供的服务中所享受到的利益的多少来确定。(A)
A. 受益原则
B. 纳税能力原则
C. 公平原则
D. 平等原则
解析:受益原则是将纳税人从政府公共支出中所获得的利益大小作为税收负担分配的标准。受益原则的理论依据是政府之所以能向纳税人课税是因为纳税人从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中获得了利益,因此税收负担在纳税人之间的分配只能以他们的受益为依据,受益多者多纳税,受益少者少纳税,受益相同者负担相同的税收,受益不同者负担不同的税收。
3.( )原则是指政府课税不应干扰或扭曲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或者说不影响私人经济部门原有的资源配置状况。(A)
A. 税收中性
B. 税收均衡
C. 税收公平
D. 税收平等
解析:税收中性强调税收对经济不发生额外的影响,经济体系仅仅承受税收负担,不再给纳税人和社会造成其他额外损失或额外收益。其实质是,国家征税不应对市场机制产生影响,课税时,市场机制仍然是影响资源配置和纳税人决策的主要力量,税收不应成为影响资源配置和纳税人经济决策的主要因素。
4.在经济萧条时期,税收因税基的缩小而减少,从而减缓了经济的衰退程度,刺激经济复苏。这体现了税收的( )。(A)
A. 内在稳定器作用
B. 相机抉择作用
C. 横向公平
D. 纵向公平
解析:税收的内在稳定器作用是指通过所得税与国民收入的函数关系,使税收随经济活动的变化而自动地发生增减变化,从而自动地调节国民收入水平,达到经济稳定的效果。在萧条时期,由于经济衰退,纳税人的收入会减少,符合纳税规定的人数也相应减少,因而适用较高税率的税基缩小,这样,税收就会自动减少。由于税收的减少幅度会超过收入的减少幅度,税收便产生了一种推力,防止消费与投资需求过度紧缩,减缓经济的衰退程度,从而刺激经济复苏。在膨胀时期,由于经济高涨,纳税人的收入会增加,符合纳税规定的人数也相应增多,因而适用较高税率的税基扩大,这样,税收就会自动增加,并且税收的增加幅度会超过收入的增加幅度,从而产生一种拉力,防止消费与投资需求过度膨胀,抑制经济的过度繁荣。
5.量能课税就是要实现税收的( )。(D)
A. 绝对公平
B. 相对公平
C. 横向公平
D. 纵向公平
解析:纵向公平是指经济能力或纳税能力不同的人应当缴纳不同数额的税收,即以不同的方式对待条件不同的人。而量能课税正是根据纳税人的纳税能力,判定其应纳多少税或其税负应为多少,纳税能力大者多纳税,纳税能力小者少纳税,无纳税能力者不纳税。因此量能课税是纵向公平的体现。
多项选择题
6.税收的经济原则包括( )。[武汉大学2012研](A,E)
A. 配置原则
B. 充裕原则
C. 普遍原则
D. 弹性原则
E. 效率原则
解析:税收的经济原则具体包括配置原则和效率原则。其中,配置原则是指税收活动必须遵循有利于资源有效配置的原则,因为税收的征纳会引起资源的再分配或转移,即重新配置。效率原则是指国家征税要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体制的有效运行,提高税务行政的管理效率。
7.在西方税收理论中,可以被用来衡量个人支付能力的标准有( )。[南开大学2012研](A,B,C)
A. 以收入来衡量个人的支付能力
B. 以消费来衡量个人的支付能力
C. 以财产来衡量个人的支付能力
D. 以社会地位来衡量个人的支付能力
解析:在西方税收思想中,关于支付能力的测度,主要包括:①客观说主张以纳税人拥有财富的多少作为测度其纳税能力的标准。由于财富多用收入、财产和支出来表示,纳税人的纳税能力的测度也就可具体分为收入、财产和支出三种尺度。②主观说主张以纳税人因纳税而感受的牺牲程度大小作为测定其纳税能力的尺度。
8.亚当·斯密所提出的税收原则的内容包括( )。[中央财经大学2011研](A,B,C)
A. 平等
B. 确实
C. 便利
D. 稳定
E. 及时
解析:亚当·斯密在其著名的《国富论》中,提出了税制建立的四原则,即“平等、确实、便利、最少征收费用”四项原则。
9.下列关于税法原则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复试](A,B,C,D)
A. 新法优于旧法原则属于税法的适用原则
B. 税法主体的权利义务必须由法律加以规定,这体现了税收法定原则
C. 税法的原则反映税收活动的根本属性,它包括税法基本原则和税法使用原则
D. 税法适用原则中的法律优位原则明确了税收法律的效力高于税收行政法规的效力
E. 程序从新、实体从旧体现了实质课税的原则
解析:E项,程序从新、实体从旧属于税法适用原则,实质课税属于税法基本原则。
10.由于对公平的不同角度的认识,形成了对公平不同的理解和衡量标准,主要有( )。(A,B,C)
A. 机会标准
B. 效用标准
C. 均等标准
D. 结果标准
解析:目前衡量公平与否的标准主要有机会标准和效用标准。机会标准的内涵是机会均等标准。
11.讲求税收的社会公平,主要通过公平税负,来达到( )。(B,C,D)
A. 实现共同富裕
B. 实现收入的公平分配
C. 防止两极分化
D. 保证社会稳定
解析:公平税负的作用包括:①提高税收效率,保障财政收入;②保障公平竞争,促进经济发展;③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正。
12.根据受益原则( )。(A,B)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8682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